行在第14個字的詩句
行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天臺晚帳含香別,棧閣秋霜叱馭行。 -- 出自宋·余靖·送張屯田通判益州
- 君為儒者豈知兵,何事欣隨壁馬行。 -- 出自宋·石介·寄元均
- 誰人得似秋光巧,畫出山齋杖屨行。 -- 出自宋·項安世·秋懷
- 十年一覺荊州夢,通濟江頭沌里行。 -- 出自宋·項安世·春日途中五首
- 書來雍府不相忘,中有清詩小作行。 -- 出自宋·項安世·送襄陽馮主簿
- 飲闌可怕留連久,滿地香紅忍得行。 -- 出自宋·項安世·任至道招飲香海棠下
- 江西太史吟詩處,洛下先生載道行。 -- 出自宋·項安世·送李公衡從其弟赴州教授
- 五官置屬蓮成匯,七校屯兵柳作行。 -- 出自宋·項安世·送任壽朋赴襄陽令
- 誠齋四海一先生,詩滿江湖以字行。 -- 出自宋·項安世·送楊主簿
- 黃霧漫天作曉霜,征人相顧失顏行。 -- 出自宋·項安世·自武義入松陽道中三首
- 我纓卻要滄浪情,我足但可云門行。 -- 出自宋·項安世·次韻周子問相勉求官詩
- 冬弟春兄同此日,天教鴻雁自成行。 -- 出自宋·項安世·十七弟生日用其韻
- 我生三十有六歲,今年始別父母行。 -- 出自宋·項安世·舟中閣親舊書
- 白碑南路翻堪意,不恨沖泥踏水行。 -- 出自宋·項安世·二十二日入荊門界
- 帆過生綃多少幅,書成斜雁兩三行。 -- 出自宋·項安世·社木灣
- 不記歸來多少歲,兒童三見令君行。 -- 出自宋·項安世·送醇甫
- 些子中間私意處,此身方在客中行。 -- 出自宋·項安世·天陰欲雪
- 飯已抄經臨小楷,興馀揮句落斜行。 -- 出自宋·項安世·次韻張部門
- 牽繩直上高崖去,相見瞿塘百丈行。 -- 出自宋·項安世·富陽道中二首
- 去年群玉題詩處,獨倚欄桿淚幾行。 -- 出自宋·項安世·車賀還內大雪
- 曾草摩空殿前賦,卻來晚飯越中行。 -- 出自宋·項安世·紹興孫察推席上
- 義山仙去飛卿死,今代劉郎以字行。 -- 出自宋·項安世·又贈劉正將
- 但知斬馬憑孤劍,豈為摧車避太行! -- 出自宋·孔平仲·和經父寄張繢二首
- 老來讀碑淚橫臆,公詩與碑當共行。 -- 出自宋·潘大臨·浯溪
- 窗間常作三獨坐,琴上時彈一再行。 -- 出自宋·吳濤·句
- 神游眇邈海邊城,捧詔躬祠盛此行。 -- 出自宋·王铚·送謝景思假太常少卿奉祀溫州太廟先至三街省
- 濤江君往觀秋注,萬頃漲溟無淺行。 -- 出自宋·王铚·八月十四日送葉子謙自會稽游江觀湖歸閩
- 第一花中拈實相,談禪說法大修行。 -- 出自宋·王铚·臨海僧珂公出梅花詩和其韻
- 鏡似冰壺表裹清,我來閒伴白云行。 -- 出自宋·王铚·秀遠亭
- 有道致君三任喜,無心貪龍一麾行。 -- 出自宋·張嵲·代王侍郎送程尚書赴信州三首
- 皇恩力本勸農耕,老稚爭隨刺史行。 -- 出自宋·張嵲·勸農六首
- 一舸乘風汎渺茫,來依芳杜雪鷗行。 -- 出自宋·張嵲·呈湖州趙再可舍人二首
- 亂離何處托浮生,羨子今為劍外行。 -- 出自宋·張嵲·送趙郎二首
- 九十日春晴幾日,得堪行處便須行。 -- 出自宋·張嵲·周參謀以詩催再游末章戲賦二首
- 競說楊枝傾上國,樂天題品付歌行。 -- 出自宋·張嵲·周參謀以詩催再游末章戲賦二首
- 銜杯不用嗟羈寓,未必乘槎勝此行。 -- 出自宋·張嵲·泛舟觀雨
- 平日垂堂猶自戒,年來輕作二江行。 -- 出自宋·張嵲·自悼
- 麥秀漸漸桑葉暗,怳然如在故園行。 -- 出自宋·張嵲·自鉛山如鵝湖
- 曉尋山寺出重城,壞壁誰題蘭草行。 -- 出自宋·張嵲·春日郊行
- 平野春來堪細履,何時與子杖藜行。 -- 出自宋·張嵲·新春偶書寄致宏
- 庭院無人過夜半,自攜團扇繞階行。 -- 出自宋·釋道璨·秋思
- 擇棲未定鳥離立,避礙已通魚并行。 -- 出自宋·陳傅良·村居二首
- 借問塞翁誰得失,諸無一語到留行。 -- 出自宋·陳傅良·和樓大防尚書送行韻
- 有酒何須身后名,高軒未必如徒行。 -- 出自宋·章甫·次沈商卿見懷韻
- 蕭然日月岸綸巾,春滿幽園肯倦行。 -- 出自宋·張镃·玉照堂觀梅二十首
- 每登屺岵數鴻雁,老淚風前必數行。 -- 出自宋·張镃·夜坐因觀楊伯虎和春字韻詩偶成五絕再寄
- 病起一天云意好,淺波閒讓鹿先行。 -- 出自宋·張镃·園步雜興
- 不拖藜杖高橋去,那得金龍背上行。 -- 出自宋·張镃·記雪三首
- 秋入馮夷碧殿涼,仙游十萬不分行。 -- 出自宋·張镃·七夕池上泛舟四首
- 寒驢休愛鴿毛青,指日驊騮輦路行。 -- 出自宋·張镃·從張子立覓驢二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