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第14個字的詩句
行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山城豈能淹滯,佩飛霞、終上紫霄行。 -- 出自元·王旭·木蘭花慢 壽泰安石監(jiān)州
- 一氣歸根,六門三用,到此全憑德行扶。 -- 出自元·李道純·沁園春 贈吳居士丹旨
- 彩躭底須愁蕩卻,文鴛偏自解成行。 -- 出自明·曹學佺·金陵社集詩
- 相看惟有西峰叟,凍手抄書日數(shù)行。 -- 出自明·曹學佺·林異卿客歸志感
- 夢存大事將誰待,天鑒孤衷復此行。 -- 出自近代·陳三立·次韻答伯夔送太夷北行
- 千巖作暝鴉群沒,一水涵空魚隊行。 -- 出自近代·陳三立·同閑止杜園晚步湖堤上用前韻
- 山庵似聽疏鐘鳴,野橋疑有行人行。 -- 出自明·張以寧·長江萬里圖為同年汪華玉賦
- 西陵渡口潮水平,十十五五發(fā)舟行。 -- 出自明·張以寧·戲作杭州歌(二首)
- 蜿蜒癡龍懷寶睡,蹣跚病馬踏砂行。 -- 出自清·范當世·過泰山下
- 九嬪參酌前朝禮,須戴金釵十二行。 -- 出自宋·宋白·宮詞
- 李白宮詞多好句,側書紅壁兩三行。 -- 出自宋·宋白·宮詞
- 徘徊忍離花邊去,彷佛如從月窟行。 -- 出自宋·趙希逢·和巖桂落英
- 受風蓬鬢三千丈,何日金釵十二行。 -- 出自宋·趙希逢·和南浦水閣
- 五湖風雪分頭去,千里淮山信腳行。 -- 出自宋·張弋·寄秋塘
- 野鶴忽來橋上立,山僧獨向水邊行。 -- 出自宋·張弋·舍州歲暮
- 青精作飯紫莼羹,飽后微吟水上行。 -- 出自明·沈明臣·武陵莊
- 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當行。 -- 出自近代·馬君武·哀沈陽
- 王澤流而有頌聲,因而拜手獻歌行。 -- 出自宋·田錫·進瑞雪歌
- 遠岸依依落日明,吳王醉處少人行。 -- 出自明·袁凱·題吳宮衰柳圖
- 東方日色苦未明,老夫閉門不敢行。 -- 出自明·袁凱·蚊
- 狐貍向人呼姓名,兩腳直立當前行。 -- 出自明·袁凱·老夫(五首)
- 清秋但覺曉猶清,起趁空明繞砌行。 -- 出自明·鐘惺·秋曉
- 長安樓閣互相望,戶戶珠簾十二行。 -- 出自明·徐禎卿·大道曲
- 梨花分月一枝明,吟著君詩繞樹行。 -- 出自明·徐禎卿·懷邢處士參
- 詔錫彤弓出禁城,良家六郡總從行。 -- 出自明·唐順之·南征歌六首
- 八鎮(zhèn)大臣承節(jié)制,六千君子備戎行。 -- 出自明·唐順之·贈督府張半洲兼柬周中丞石崖
- 只憐對酒成高會,無那挑燈是送行。 -- 出自明·李流芳·錫山夜別閑孟子薪彥逸及從子宜之兒子杭之二
- 十年分手梁溪路,但覺衰頹負此行。 -- 出自明·李流芳·錫山夜別閑孟子薪彥逸及從子宜之兒子杭之二
- 菊以隱逸稱,殆未得其似,志潔而行芳,靈均差可擬。 -- 出自近代·汪精衛(wèi)·菊
- 十年相約共燈光,一夜西風雁斷行。 -- 出自近代·汪精衛(wèi)·自都魯司赴馬賽歸國留別諸弟妹
- 我從滟滪堆邊至,君在蓬萊頂上行。 -- 出自·聶紺弩·贈王觀泉
- 稀古嫗翁相慰樂,非鰥非寡且偕行。 -- 出自·聶紺弩·驚聞海燕之變后又贈
- 誰道秋風專肅殺,依然四月雨中行。 -- 出自宋·陳藻·秋雨
- 連宵不寢聽微雨,錯喜檐花滴數(shù)行。 -- 出自宋·陳藻·聽雨
- 后人猶識前賢子,只是乃翁文字行。 -- 出自宋·陳藻·阿凡初冠覓詩
- 紫衫來去今無幾,恰似當年冠帶行。 -- 出自宋·陳藻·首正有感二首
- 南院觀溪心已清,縈紆更上閣中行。 -- 出自宋·陳藻·姚晉卿溪閣行
- 過淮不擬成僧去,掛紙誰能接跡行。 -- 出自宋·陳藻·辛巳歲晚上墳
- 望鄉(xiāng)不分千山隔,上趁金烏日里行。 -- 出自宋·陳藻·融州望鄉(xiāng)
- 今日開筵賀始生,來年今日辦西行。 -- 出自宋·陳藻·顏伯溫生日席上口占
- 我來場屋無聲字,也在神仙洞里行。 -- 出自宋·陳藻·過江山作
- 更禁貪官與豪吏,愍農(nóng)之道方始行。 -- 出自宋·張詠·愍農(nóng)
- 絕頂要歸終久住,此時無計伴師行。 -- 出自宋·張詠·送馬道人歸天臺
- 伊余志尚未著調(diào),秋風拔劍東門行。 -- 出自宋·張詠·東門行
- 別來音信無由寄,目斷遙天雁一行。 -- 出自宋·釋智圓·寄凈慈寺悟真師
- 一一似能遵禮教,等閑驚起便成行。 -- 出自宋·釋智圓·舟歸詠雁
- 惻惻相看復惻惻,行行送別重行行。 -- 出自宋·穆修·送毛得一秀才歸淮上
- 野水岸邊逢草歇,平林煙畔逐花行。 -- 出自宋·穆修·城南五題其一·郊步
- 相逢未盡斗酒醉,相送又速孤舟行。 -- 出自宋·穆修·江上送陳翹還無為
- 南歸晝繡恩偏厚,應有鄉(xiāng)人笑夜行。 -- 出自宋·宋庠·擢第南歸道中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