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第14個字的詩句
行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風期家世非一朝,於我今為丈人行。 -- 出自宋·黃庭堅·送蘇太祝歸石城
- 一段風煙且千里,解如明月逐人行。 -- 出自宋·黃庭堅·題郭熙山水扇
- 阿兄兩持慶州節,十年騏驎地上行。 -- 出自宋·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 未栽姑熟桃李徑,卻入江西鴻雁行。 -- 出自宋·黃庭堅·罷姑熟寄元明用觴字韻
- 何處胡椒八百斛,誰家金釵十二行。 -- 出自宋·黃庭堅·夢中和觴字韻
- 千林風雨鶯求友,萬里云天雁斷行。 -- 出自宋·黃庭堅·宜陽別元明用觴字韻
- 相倚鴛鴦得偎暎,一川風雨斷人行。 -- 出自宋·黃庭堅·題王晉卿平遠溪山幅
- 揮毫不作小池塘,蘆荻江村落雁行。 -- 出自宋·黃庭堅·戲題大年防御蘆雁
- 兩火一刀罹亂后,會須乘興雪中行。 -- 出自唐·羅隱·往年進士趙能卿嘗話金庭勝事,見示敘
- 如今縱有驊騮在,不得長鞭不肯行。 -- 出自唐·羅隱·八駿圖
- 碧幢未作朝廷計,白梃猶驅婦女行。 -- 出自唐·羅隱·塞外
- 秋涼霧露侵燈下,夜靜魚龍逼岸行。 -- 出自唐·羅隱·中元夜泊淮口
- 稂莠參天剪未平,且乘孤棹且行行。 -- 出自唐·羅隱·貴池曉望
- 不關雨露偏垂意,自是鴛鸞合著行。 -- 出自唐·羅隱·送陸郎中赴闕
- 九原自此無因見,反覆遺蹤淚萬行。 -- 出自唐·羅隱·篋中得故王郎中書
- 宦途不復更經營,歸去東南任意行。 -- 出自唐·羅隱·送楊煉師卻歸貞浩巖
- 倚風荇藻先開路,迎旆鳧鷖盡著行。 -- 出自唐·羅隱·姑蘇城南湖陪曹使君游
- 桃須曼倩催方熟,橘待洪崖遣始行。 -- 出自唐·羅隱·出試后投所知
- 蓮塘館東初日明,蓮塘館西行人行。 -- 出自唐·羅隱·蓮塘驛
- 會待與君開秫甕,滿船般載鏡中行。 -- 出自唐·羅隱·寄楊秘書
- 不知何處是前程,合眼騰騰信馬行。 -- 出自唐·羅隱·途中寄懷
- 華蓋峰前擬卜耕,主人無奈又閑行。 -- 出自唐·羅隱·送程尊師東游有寄
- 會應得見神仙在,休下真珠十二行。 -- 出自唐·羅隱·簾二首
- 海槎閑暇閬風輕,不是安流不肯行。 -- 出自唐·羅隱·鄭州獻盧舍人(時本官王令公收復兩京后)
- 怪我辭官免入商,才疏深畏忝周行。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聞不赴商幕三首
- 南轅初喜去龍庭,入塞猶須閱月行。 -- 出自宋·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十日南歸馬上口占呈同事
- 梁山泊里逢花發,忽憶吳興十里行。 -- 出自宋·蘇轍·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 梁山泊見荷
- 霜須顧我十年兄,朔漠陪公萬里行。 -- 出自宋·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贈右番趙侍郎
- 城下寶坊聊寄榻,朝中振鷺舊成行。 -- 出自宋·蘇轍·次韻廣州陳繹諫議和陳薦宋敏求二龍圖二首
- 宿雨初干試火城,端居無計伴游行。 -- 出自宋·蘇轍·次韻王適上元夜二首
- 遍入僧房花照眼,細尋芳徑蝶隨行。 -- 出自宋·蘇轍·次韻王適一百五日太平寺看花二絕
- 宿雨初乾試火城,端居無計伴游行。 -- 出自宋·蘇轍·次韻王適上元夜二首
-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 出自宋·蘇轍·踏青
- 漫傳鉛鼎八百歲,未比金釵十二行。 -- 出自宋·蘇轍·過毛國鎮夜飲
- 山川蟠跨偶成形,威鳳低回久未行。 -- 出自宋·蘇轍·和毛君州宅八詠 鳳凰山
- 腐儒最喜南遷后,仍見西雍白鷺行。 -- 出自宋·蘇轍·簡學中諸生
- 溪上浮花片片輕,溯流登岸得山行。 -- 出自宋·蘇轍·又次韻游小云居
- 西還過此須終日,為問使君行未行。 -- 出自宋·蘇轍·興州新開古東池
- 身浮一葉返湓城,凌犯風濤日夜行。 -- 出自宋·蘇轍·自黃州還江州
- 輦回原廟初移蹕,鷺集西雝已著行。 -- 出自宋·蘇轍·次韻門下呂相公車駕視學
- 截竹為杖瘦且輕,石壑竹破誤汝行。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鐵拄杖
- 談笑定先降虜使,詩書仍得靖戎行。 -- 出自宋·蘇轍·送梁交供知莫州
- 截竹為杖瘦且輕,石堅竹破誤汝行。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鐵柱杖
- 十年江海興不淺,滿帆風雨通宵行。 -- 出自宋·蘇轍·書郭熙橫卷
- 山川蟠踞偶成形,威鳳低回久未行。 -- 出自宋·蘇轍·和毛君州宅八詠其一鳳凰山
- 帝臺銀闕距金塘,中間鹓鷺已成行。 -- 出自唐·盧照鄰·失群雁
- 志士失涂為鬼笑,佳人泣血送君行。 -- 出自宋·戴復古·一相識無辜獲罪
- 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后行。 -- 出自宋·戴復古·昭武太守王子文日舉李賈嚴羽共觀前輩一兩家
- 獨鶴遠從天際下,老夫如在畫中行。 -- 出自元·王冕·偶成 其七
- 逋仙祠前塵土清,老鶴彳亍如人行。 -- 出自元·王冕·題畫蘭卷兼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