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第13個字的詩句
行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綠橘梢頭幾點春,似留香蕊送行人。 -- 出自宋·晏幾道·鷓鴣天·綠橘梢頭幾點春
- 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 出自宋·周邦彥·少年游·并刀如水
- 宮女月中更替立,黃金梯滑并行難。 -- 出自唐·王建·舞曲歌辭·霓裳辭十首
- 紛紛醉舞踏衣裳,把酒路旁勸行客。 -- 出自唐·王建·賽神曲
- 五陵年少不敢射,空來林下看行跡。 -- 出自唐·張籍·猛虎行
- 君家大宅鳳城隅,年年道上隨行車。 -- 出自唐·張籍·雜曲歌辭·車遙遙
- 幾時斷得城南陌,勿使居人有行役。 -- 出自唐·張籍·雜曲歌辭·遠別離
- 中外兼權社稷臣,千官齊出拜行塵。 -- 出自唐·張籍·送李司空赴鎮襄陽
- 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問行由。 -- 出自唐·張籍·寒食內宴二首
- 欲得定知身上事,憑君為算小行年。 -- 出自唐·張籍·贈任道人
- 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 -- 出自唐·孟郊·洛橋晚望
- 黃鸝欲棲白日暮,天香未散經行處。 -- 出自唐·劉長卿·戲贈干越尼子歌
- 江上初收戰馬塵,鶯聲柳色待行春。 -- 出自唐·劉長卿·奉送賀若郎中賊退后之杭州
- 紫閣西邊第幾峰,茅齋夜雪虎行蹤。 -- 出自唐·韋應物·答東林道士
- 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 -- 出自宋·文天祥·平安
- 其父官湖北,榛往省,迷失道,歸行府。 -- 出自宋·文天祥·徐榛第一百三十四
- 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 -- 出自宋·文天祥·無錫
- 一水樓臺繞,半空圖畫開,蝸涎行薜荔,雀影上莓苔。 -- 出自宋·文天祥·皂蓋樓
- 寒雨颯颯枯樹濕,坐臥只多少行立。 -- 出自宋·文天祥·十五拍
- 中夜想應發深省,故人南北地行仙。 -- 出自宋·文天祥·懷則堂實堂
- 別時九月桑葉疏,出門千里無行車。 -- 出自唐·高適·贈別晉三處士
- 澗底紅光奪火燃,搖風扇毒愁行客。 -- 出自唐·李紳·南梁行
- 金鼎對筵調野膳,玉鞭齊騎引行軒。 -- 出自唐·盧綸·送李尚書郎君昆季侍從歸覲滑州
- 塞口云生火候遲,煙中鶴唳軍行早。 -- 出自唐·盧綸·送張郎中還蜀歌
- 調角寒城邊色動,下霜秋磧雁行疏。 -- 出自唐·賈島·送于中丞使回紇冊立
- 青氈帳高雪不濕,擊鼓傳觴令行急。 -- 出自宋·黃庭堅·塞上曲
- 封侯半屬妄校尉,射虎猛將猶行間。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晁補之廖正一贈答詩
- 城頭歸烏尾畢逋,春寒啄雪送行車。 -- 出自宋·黃庭堅·送薛樂道知鄖鄉
- 登臨一笑雙白發,宜城凍筍供行廚。 -- 出自宋·黃庭堅·送薛樂道知鄖鄉
- 三級定知魚尾進,一鳴已作雁行連。 -- 出自宋·黃庭堅·王圣美三子補中廣文生
- 亭東亭西渺煙水,稻田衲子交行李。 -- 出自宋·黃庭堅·題杜盤澗叟冥鴻亭
- 稂莠參天剪未平,且乘孤棹且行行。 -- 出自唐·羅隱·貴池曉望
- 亂后幾回鄉夢隔,別來何處路行難。 -- 出自唐·羅隱·酬章處士見寄
- 只待淮妖剪除后,別傾卮酒賀行臺。 -- 出自唐·羅隱·尚父偶建小樓,特摛麗藻絕句不敢稱揚三首
- 只見風師長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 -- 出自唐·羅隱·自湘川東下立春泊夏口阻風登孫權城
- 謾向山頭高舉手,何曾招得路行人。 -- 出自唐·羅隱·仙掌
- 一慟旁人莫相笑,知音衰盡路行難。 -- 出自唐·羅隱·重過三衢哭孫員外
- 太守況兼鄉曲舊,會須投轄止行車。 -- 出自宋·蘇轍·試院唱酬十一首 次前韻三首
- 虜帳冬住沙陀中,索羊織葦稱行宮。 -- 出自宋·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虜帳
- 我將西歸老故丘,長江欲濟無行舟。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見寄
- 疏傳思歸不待時,孟軻出書苦行遲。 -- 出自宋·蘇轍·次韻毛君將歸
- 疏傅思歸不待時,孟軻出晝苦行遲。 -- 出自宋·蘇轍·次韻毛君將歸
- 舉目汀洲都未改,忽添清興滿行舟。 -- 出自宋·蘇轍·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 桃園阻淺將
- 萬里忽驚非故國,一樽聊復對行人。 -- 出自宋·蘇轍·寄題密州新作快哉亭二首
- 得失従來似偶然,因師聊復問行年。 -- 出自宋·蘇轍·贈三局能師二絕
- 此身南北付天工,竹杖芒鞋即行李。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獨覺
- 得失從來似偶然,因師聊復問行年。 -- 出自宋·蘇轍·贈三局能師二絕
- 山高身在心不移,慰爾行人遠行役。 -- 出自宋·蘇轍·望夫臺
- 久恐交親還往絕,床頭猶喜數行書。 -- 出自宋·蘇轍·次韻吳厚秀才見寄
- 賴有故人憐遠適,殷勤屢勸酒行周。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壽州城東龍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