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第13個字的詩句
行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臧谷雖殊竟兩亡,倚闌終日念行藏。 -- 出自宋·姚孝錫·題佛光寺
- 驂鸞駕鶴下瑤闕,羽衣森列飛行空。 -- 出自宋·于石·對雪
- 無愧我心何毀辱,休將世事論行藏。 -- 出自宋·余力齋·謝石守留度歲
- 鹢首千行攀別淚,牛腰幾軸送行詩。 -- 出自宋·喻良能·送交代李丞元舉
- 靜聽喔咿雞唱曉,明分疏落雁行斜。 -- 出自宋·袁說友·霞山葉學諭家梅下飲二首
- 世間萬事一笑里,輕帆送我催行舟。 -- 出自宋·袁說友·揚州堡寨
- 曉入山陽古渡頭,輕帆獵獵送行舟。 -- 出自宋·袁說友·發山陽得順風二首
- 回首齊云舊游處,西山端欲送行舟。 -- 出自宋·袁說友·泊姑蘇館
- 君不見秭歸城上今啼不,多少行人滿江口。 -- 出自宋·袁說友·峽中聞杜鵑
- 未盡胸中懷舊意,又吟江上送行詩。 -- 出自宋·袁說友·送誠齋二首
- 告老未能三閱月,趣歸已奉十行書。 -- 出自宋·袁燮·送樓尚書赴詔
- 何心更惜乾障泥,病夫醉???span id="3qeaxli" class="hong">行枝。 -- 出自宋·曾原·題瘦馬歌
- 翩翩鶴雙云冥冥,空薇湖山訪行跡。 -- 出自宋·曾原·作歌詠蘇云卿
- 惟有門前舊溪水,秋風幽咽送行人。 -- 出自宋·張伯玉·游叔虞祠
- 玉京蓬島置勿問,人間今是地行仙。 -- 出自宋·張九成·讀東坡疊嶂圖有感因次其韻
- 堂下青衿日就文,帳中絲竹遏行云。 -- 出自宋·張玉孃·詠史·馬融
- 不用乘槎歷東海,一江星漢擁行舟。 -- 出自宋·張載·江上夜行
- 霧裹峰頭薄似巾,路逢水后誤行人。 -- 出自宋·張至龍·題白沙驛
- 舊隱已荒三徑草,仙人忽授數行書。 -- 出自宋·張自明·棲霞洞
- 蓋棺只著深衣去,疑是堯夫輩行人。 -- 出自宋·趙必象·挽李自玉
- 仆折松枝通夾溜,兒編竹葉學行舟。 -- 出自宋·趙崇森·漏屋雨
- 剛被名韁挽歸去,久居應作地行仙。 -- 出自宋·趙彥齡·題南峰精舍藍光軒
- 誰寫湘西清絕景,巧移林壑慰行人。 -- 出自宋·折彥質·跋湘西清絕圖
- 龍團佳制自往昔,我今未酌神行懌。 -- 出自宋·鄭樵·采茶行
- 北鄰白幘南烏巾,暮鴉共集無行人。 -- 出自宋·周端朝·草堂
- 祗堪棐幾旁邊看,頗與文房輩行宜。 -- 出自宋·朱復之·送碼碯石屏
- 竹影近窗砧杵急,夢隨南客問行舟。 -- 出自元·馬祖?!し詈蛫W屯都事秋懷
- 萬里捧書催入幕,一朝撾鼓發行舟。 -- 出自元·成廷珪·送謝芝甫赴山南憲
- 五松小姑龍帝女,綽綽飛珰夜行雨。 -- 出自元·方行·和馬貫五松小龍女歌
- 酒杯如海和云吸,簫鼓聲喧令行急。 -- 出自明·卞榮·錦云軒為何揮使賦
- 未換征衣逢入夏,一年春事在行舟。 -- 出自明·蔡汝楠·將出峽立夏前作
- 杳杳盤云似不通,雨苔分綠斷行蹤。 -- 出自明·陳繼·賦得山路送友人
- 人生良會難再遇,常將骨肉等行路。 -- 出自明·程嘉燧·江上送超宗弟游海門
- 西掖東曹疏幾封,秣陵回首寄行蹤。 -- 出自明·儲巏·送馬侍郎歸故城
- 湖雨吹風洗莫煙,渚禽驚浪逗行船。 -- 出自明·儲巏·七日寶應有懷
- 鬼妻悲號鬼為舞,淚血如珠濺行路。 -- 出自明·杜寅·白頭母吟次楊孟載韻
- 野鳥不知驚候吏,垂楊空自送行人。 -- 出自明·高棅·賦得吳航渡送趙少府之京
- 此地故人應念我,逢人昨有數行題。 -- 出自明·高叔嗣·東原晚望答李鴻漸
- 紅袖舞殘歌緩緩,錦箏彈罷雁行行。 -- 出自明·貢悅·重過姑蘇有感
- 滿樹枇杷鶯竊盡,一階芳草蟻行多。 -- 出自明·顧德輝·堯文文學過訪賦別兼簡鶴齋薛真人(名毅夫)
- 主上動色念溝壑,何況司馬諸行臺。 -- 出自明·顧璘·夜雨嘆
- 蕭蕭酒肆誰當壚,武清西來斷行旅。 -- 出自明·顧夢圭·漷縣行
- 多情只照綺羅筵,莫照天涯遠行客。 -- 出自明·郭登·送岳季方還京
- 迢迢千里還歲窮,大同才得到行宮。 -- 出自明·韓邦靖·長安宮女行
- 錦衣敦迫難久俟,薄俸那能具行李。 -- 出自明·何白·哀江頭
- 三日得環三百余,空城大小隨行車。 -- 出自明·何白·哀江頭
- 聞郎買船下湘渚,日日門前望行旅。 -- 出自明·胡儼·遠將歸
- 皞阇今已羨如云,夙夜誰當畏行露。 -- 出自明·皇甫汸·長安十六夜歌
- 城頭日出照高樓,銀箏翠管喧行舟。 -- 出自明·皇甫涍·西湖歌寄方思道
- 猿聲鳥道有如此,一為長歌《行路難》。 -- 出自明·黃玄·題周進士古木清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