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第11個字的詩句
行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深尊明燭意何窮,漸喜南行背朔風(fēng)。 -- 出自明·湯顯祖·別謝耳伯
- 大*高牙三授鉞,凜凜威行南國。 -- 出自元·元好問·念奴嬌·嚴(yán)陵臺畔
- 面目堪憎,語言無味,五鬼行來此病同。 -- 出自元·元好問·沁園春·再見新正
- 明日大雨三日,轅轍不可行,行此寄之。 -- 出自元·元好問·滿江紅 郝仲純使君守坊州,枉道過予於登封
- 前諸剎,因過少姨祠,遂周行廊廡,得古仙人詞於壁間。 -- 出自元·元好問·水調(diào)歌頭 庚辰六月,游玉華谷,回過少姨廟
- 群鶯主管園林事,一雨巡行桃李花。 -- 出自宋·白玉蟾·行春辭九首
- 說一句痛處針便住,教我行持片餉間骨毛寒。 -- 出自宋·白玉蟾·云游歌
- 空留寶墨落人間,字句成行秋雁序。 -- 出自宋·白玉蟾·懷仙吟
- 閑名落世收不回,而今心行尤其乘。 -- 出自宋·白玉蟾·大道歌
- 丹楓偷落風(fēng)無覺,白鷺微行魚不知。 -- 出自宋·白玉蟾·江口有懷二首
-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將我行兮向天涯。 -- 出自魏晉·蔡琰·胡笳十八拍
- 對此景,動高歌一曲,何妨行樂。 -- 出自宋·蔣捷·喜遷鶯·游絲纖弱
- 風(fēng)濤如此,被閑鷗誚我,君行良苦。 -- 出自宋·蔣捷·喜遷鶯·風(fēng)濤如此
- 竹幾一燈人做夢,嘶馬誰行古道。 -- 出自宋·蔣捷·賀新郎 秋曉
- 軍門頻納受降書,一劍橫行萬里馀。 -- 出自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 鏖戰(zhàn)皋蘭,犁庭龍磧,飲至行勛爵。 -- 出自宋·李綱·念奴嬌·茂陵仙客
- 時將舊衲添新線,披坐披行過一生。 -- 出自唐·杜荀鶴·贈老僧
- 此去青云莫更疑,出人才行足人知。 -- 出自唐·杜荀鶴·送友人入關(guān)
- 此時顧恩寧顧身,為君一行摧萬人。 -- 出自唐·王翰·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
- 當(dāng)昔秦王按劍起,諸侯膝行不敢視。 -- 出自唐·王翰·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
- 高僧無跡本難尋,更得禪行去轉(zhuǎn)深。 -- 出自唐·李端·寄廬山真上人
- 終朝賣卜無人識,敝服徒行入市中。 -- 出自唐·李端·贈道士
- 宜春花夜雪千枝,妃子偷行上密隨。 -- 出自唐·張祜·耍娘歌
- 溪橋晚下玄龜出,草露朝行白鹿眠。 -- 出自唐·張祜·寄王尊師
- 秀長孫枝,輝聯(lián)子舍,蟾桂行攀折。 -- 出自宋·無名氏·念奴嬌·先秋四日
- 良宵永,為民廣洽,龐褫奏、行漏昭庭燎,鐃吹鼓曾颸。 -- 出自宋·無名氏·六州
- 好看斑戲庭前,芬芳雙桂,行作蟾宮客。 -- 出自宋·無名氏·酹江月/念奴嬌
- 飲了蒲觴,才經(jīng)半月,昴宿行初度。 -- 出自宋·無名氏·壺中天/念奴嬌
- 長是賴你,作個陸地仙客,行樂蓬壺。 -- 出自宋·無名氏·望遠(yuǎn)行·青錢流地
- 庾嶺寒馀,漢宮妝曉,飛堆行雨。 -- 出自宋·無名氏·鼓笛慢/水龍吟
- 繞巡門,散喏好降心,與修行方便。 -- 出自宋·無名氏·玉交梭 梭疑枝之誤
- 毘陵舊寺苦欲到,索我贈行無人淹。 -- 出自宋·梅堯臣·冬日送暹上人
- 郊麟作瑞唯逢趾,天馬能行不辨毛。 -- 出自宋·梅堯臣·太師杜相公篇章真草過人遠(yuǎn)甚而特獎後進(jìn)流於
- 書中不說王平甫,應(yīng)又先行君在後。 -- 出自宋·梅堯臣·至靈壁鎮(zhèn)於許供奉處得杜挺之書及詩
- 昭亭山下送君時,不畏西行劍棧危。 -- 出自宋·梅堯臣·送馬行之都官
- 并州自古近胡地,牛酒常行十萬兵。 -- 出自宋·梅堯臣·送薛十水部通判并州
- 卞和無足定抱寶,乘驥走行天下老。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答吳安勖太祝
- 向聞乖龍池底藏,驅(qū)逐肯行須霹靂。 -- 出自宋·梅堯臣·三月二十五日喜雨
- 三年謫宦供廚菜,數(shù)月朝行賃宅錢。 -- 出自宋·王禹偁·偶置小園因題
- 貳車謾道貂冠貴,從此徒行奉一麾。 -- 出自宋·王禹偁·弊帷詩
- 西垣衰病無憀客,空羨此行歌袴襦。 -- 出自宋·王禹偁·送譚殿院之任南陽
- 便休祿仕饑寒累,強(qiáng)逐班行面目慚。 -- 出自宋·王禹偁·再授小諫偶書所懷
- 謝公留滯蒼苔院,潘岳征行落葉天。 -- 出自宋·王禹偁·和屯田楊郎中同年留別之什
- 天人焉有兩般義,道不虛行只在人。 -- 出自宋·邵雍·觀易吟
- 長安道上何沾巾,古時道行今時人。 -- 出自宋·邵雍·長安道路作
- 樓觀深云里,山川暮靄中,行人漫來往,此意有誰同。 -- 出自宋·邵雍·天宮小閣
- 一程相去雖不遠(yuǎn),兩次講行終未成。 -- 出自宋·邵雍·負(fù)河陽河清濟(jì)源三處之約以詩愧謝之
- 功名時事人休問,只有兩行清淚揩。 -- 出自宋·邵雍·還鞠十二著作見示共城詩卷
- 花行竹逕緊想挨,每日須行四五回。 -- 出自宋·邵雍·南園花竹
- 白頭為郡清秋別,山水南行豈覺賒。 -- 出自唐·朱慶馀·送饒州張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