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在第7個(gè)字的詩(shī)句
蔓在第七個(gè)字的詩(shī)句
- 骨肉清成瘦,萵蔓老覺(jué)膻。 -- 出自唐·盧仝·自詠三首
- 藥苗繁似結(jié),蘿蔓猛如編。 -- 出自唐·孫魴·題梅嶺泉
- 樅風(fēng)高枝樛,藤蔓青陰幕。 -- 出自宋·尤袤·張公洞
- 石棱妨錯(cuò)足,藤蔓每鉤衣。 -- 出自宋·陳造·山居十首
- 芟除失豫備,滋蔓久盤結(jié)。 -- 出自宋·鄭剛中·學(xué)山野燒異常登高泮宮如在火池中間泮師率諸
- 微官浪自縛,相蔓縈寒瓜。 -- 出自宋·李彌遜·與同館晝會(huì)王公衡家分韻得瓜字
- 叩門探繁香,翠蔓花尚少。 -- 出自宋·李彌遜·春日奉陪子安諸公游石門
- 散花步危壇,引蔓探幽穴。 -- 出自宋·李彌遜·春日同伯氏游問(wèn)政山門意似表弟舊題用其韻先
- 引苗上扶疏,須蔓競(jìng)纏掛。 -- 出自宋·曹勛·山居雜詩(shī)九十首
- 修篁君子性,枝蔓謾相妨。 -- 出自宋·姜特立·洗竹
- 古藤幾百年,枝蔓兩山及。 -- 出自宋·樓鑰·求仲抑招游山歸途遇雨
- 晴多須灌溉,草蔓合耘治。 -- 出自宋·趙蕃·示逸二首
- 清霜且零落,縱蔓那得保。 -- 出自宋·趙蕃·除草
- 郊行竟何之,野蔓徒侵裾。 -- 出自宋·趙蕃·子肅以古風(fēng)見(jiàn)還詩(shī)軸頗述歸田之樂(lè)次韻答之
- 緬懷載酒人,蘿蔓記遐躅。 -- 出自宋·謝直·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掃松靈石晚步松下愴然有懷
- 十?dāng)?shù)小峰纏古蔓,兩三老木長(zhǎng)盤根。 -- 出自宋·李曾伯·偶得希真巖壑舊隱正在小圃因賦
- 為蕭易成叢,滋蔓或布地。 -- 出自宋·衛(wèi)宗武·和野渡家園雜興
- 山館老松褰綠蔓,石壇芳桂落蒼苔。 -- 出自宋·陳允平·暮秋游虎丘
- 合沓斷岡如引蔓,盤陀大石不生苔。 -- 出自宋·仇遠(yuǎn)·寓舍在青安門外由是出郊不數(shù)里群山獻(xiàn)狀如游
- 冠簪宛如刻,蘚蔓不敢封。 -- 出自宋·王易簡(jiǎn)·九鎖山十詠
- 松筠掃日月,藤蔓懸春秋。 -- 出自宋·華岳·再繼前韻
- 羅生密葉交綠蔓,欲布清陰垂紫蕤。 -- 出自唐·崔元翰·雜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見(jiàn)自生藤,感其得地因
- 滄桑今已變,蘿蔓尚堪攀。 -- 出自唐·夏方慶·謝真人仙駕還舊山
- 竹萌茁鳳尾,瓜蔓纏龍須。 -- 出自宋·王炎·新晴出溪上因訪王伯明詹望之
- 藤生南海濱,引蔓青且長(zhǎng)。 -- 出自唐·朱晝·賦得花藤藥合寄潁陰故人
- 藕花熏浦溆,菱蔓匿鳧鹥。 -- 出自唐·喻鳧·夏日因懷陽(yáng)羨舊游寄裴書記
- 筍竿抽玉管,花蔓綴金鈿。 -- 出自唐·元晦·句
- 瀑流垂石室,蘿蔓蓋銅梁。 -- 出自唐·張蠙·送南海僧游蜀
- 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 出自元·張可久·人月圓 山中書事 北曲聊樂(lè)府前集今
- 瓜生葛薪下,緣蔓義相因。 -- 出自明·徐禎卿·送友
- 綱羅疏黨禁,誅蔓掃朋奸。 -- 出自宋·高荷·上黃太史
- 女蘿依青松,蘞蔓相綿延。 -- 出自宋·張嵲·贈(zèng)別
- 薅耘非敢后,滋蔓恐難除。 -- 出自宋·章甫·除草
- 陰墻想露溥,夕蔓粘青螢。 -- 出自宋·張镃·夜興
- 山薊已苗瓜已蔓,適安生計(jì)未全疎。 -- 出自宋·武衍·夏日書事
- 乳禽穿薄靄,弱蔓上頹墻。 -- 出自宋·吳錫疇·藍(lán)溪道中
- 蕭蕭檐外竹,抱蔓替予吟。 -- 出自宋·葛天民·收白匾豆因得二首
- 依依五絲瓜,引蔓墻籬出。 -- 出自宋·方鳳·寄柳道傳黃晉卿兩生
- 喬松委樵蘇,野蔓號(hào)狐貍。 -- 出自宋·陳舜俞·毛公壇
- 莓苔生丹堊,蘿蔓延門堂。 -- 出自宋·董天吉·項(xiàng)王廟
- 開(kāi)闢幾歲月,蘿蔓疑篆隸。 -- 出自宋·葛紹體·飯溪石
- 沙飛桐鵲隱,草蔓石鯨殘。 -- 出自宋·顧禧·偶作
- 石蒲抽水上,樹(shù)蔓與云垂。 -- 出自宋·江朝卿·喜逢靈江赟禪師
- 犖確礙微徑,藤蔓絆行色。 -- 出自宋·金履祥·游三峰
- 離離牽牛花,縈蔓繞業(yè)棘。 -- 出自·李謙·秋懷五首
- 遺文傳竹素,野蔓侵苔壁。 -- 出自宋·梅詢·武林山十詠·翻經(jīng)臺(tái)
- 土花生石縫,野蔓上林梢。 -- 出自宋·丘葵·秘藏院
- 鄰翁種瓜時(shí),翠蔓不忍觸。 -- 出自宋·釋寶曇·和史子由主簿食瓜
- 陰崖聳圭壁,古蔓引龍蛇。 -- 出自宋·孫邁·齊山僧舍
- 陰崖聳珪壁,古蔓引龍蛇。 -- 出自宋·王鞏·齊山僧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