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在第13個字的詩句
蓬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疊疊流云步步苔,九霄紫氣限蓬萊。 -- 出自宋·董嗣杲·慈云嶺
- 三更月滿十二城,夢超弱水登蓬瀛。 -- 出自宋·董嗣杲·九江驛紀夢歌
- 別有雷峰峰下圃,一泓埋沒在蓬蒿。 -- 出自宋·董嗣杲·真珠泉
- 翠竹蒼松貼屋牢,屋前徑狹長蓬蒿。 -- 出自宋·董嗣杲·訪三橋步隱者
- 闌檻謾爾寄清足,石階半落埋蓬蒿。 -- 出自宋·董嗣杲·午陰坐清足軒
- 擬向廬山招五老,詣道山、同獻蓬萊賦。 -- 出自宋·梁明夫·賀新郎·萬里朝天去
- 玉燕當年儲瑞氣,記垂弧、共醉蓬萊酒。 -- 出自宋·詠槐·賀新郎·綠長階蓂九
- 聽檀板輕敲,歌珠一串,依約似蓬島。 -- 出自宋·歐陽朝陽·摸魚兒·正當紱麟時候
- 見說玉堂飛詔,已許金閨通籍,蓬島伴神仙。 -- 出自宋·翠微翁·水調歌頭·蓂莢繞開六
- 今日與君無吝惜,功成只此是蓬瀛。 -- 出自唐·呂巖·七言
- 云鬢雙明骨更輕,自言尋鶴到蓬瀛。 -- 出自唐·呂巖·七言
- 見說玉堂飛詔,已許金閨通籍,蓬島伴神仙。 -- 出自宋·華岳·水調歌頭·英莢才開六
- 急辦藤床并竹枕,要隨蝴蝶到蓬萊。 -- 出自宋·華岳·午枕
- 凈掃庭階襯落英,西風吹恨入蓬瀛。 -- 出自宋·華岳·巖桂落英
- 飄灑風流酥滿盞,渾疑醉,月影蓬萊。 -- 出自宋·徐去非·滿庭芳·鳳歷書元
- 日暮華軒卷長箔,太清云上對蓬壺。 -- 出自宋·歐陽詹·晚泊漳州營頭亭
- 新識幾人知杞梓,故園何歲長蓬蒿。 -- 出自唐·呂溫·道州敬酬何處士書情見贈
- 秋月照人光耿耿,秋風脫木聲蓬蓬。 -- 出自宋·王炎·用元韻答徐尉
- 自謂能生千里翼,黃昏依舊委蓬蒿。 -- 出自唐·吳武陵·題路左佛堂
- 南內宮人悲帳殿,東溟方士問蓬萊。 -- 出自宋·李遠·過馬嵬山
- 曾忝木雞夸羽翼,又陪金馬入蓬瀛。 -- 出自唐·周墀·賀王仆射放榜
- 鬼樹夜分千炬火,漁舟朝卷一蓬霜。 -- 出自唐·李咸用·湘浦有懷
- 一葉閑飛斜照里,江南仲蔚在蓬蒿。 -- 出自唐·李咸用·陳正字山居
- 何事明廷有徐庶,總教三徑臥蓬蒿。 -- 出自唐·翁洮·贈進士王雄
- 銀蟾半墜恨流咽,六鰲披月撼蓬闕。 -- 出自唐·李沇·夢仙謠
- 游子不緣貪獻賦,永依棠樹托蓬根。 -- 出自唐·黃滔·鄜李相公
- 待得至公搜草澤,如從平陸到蓬壺。 -- 出自唐·黃滔·成名后呈同年
- 自謂能生千里足,黃昏依舊委蓬蒿。 -- 出自唐·于鄴·下第不勝其忿題路左佛廟
- 花綻花開事可驚,暫來浮世返蓬瀛。 -- 出自·李中·悼懷王喪妃
- 每許相親應計分,琴余常見話蓬瀛。 -- 出自·李中·贈重安寂道者
- 亂點乍滋承露處,碎聲因想滴蓬時。 -- 出自唐·徐鉉·秋日雨中與蕭贊善訪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
- 亂點乍滋承露處,碎聲因想滴蓬時。 -- 出自唐·徐鉉·秋日雨中與蕭贊善訪殷舍人於翰林座中作
- 古殿煙霞簇畫屏,直疑蹤跡到蓬瀛。 -- 出自唐·成彥雄·游紫陽宮
- 迸出班犀數十株,更添幽景向蓬壺。 -- 出自唐·徐光溥·同劉侍郎詠筍
- 麻衣右衽皆漢民,不省胡法暫蓬勃。 -- 出自唐·劉景復·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
- 神仙初無不死藥,方士浪說尋蓬萊。 -- 出自元·謝應芳·和顧仲瑛金粟冢燕集
- 世慮不關心似洗,此身只覺在蓬瀛。 -- 出自元·陶宗儀·夜坐
- 造化陽魂離體變,恣縱橫、觸處蓬瀛。 -- 出自元·王吉昌·風入松·煉神入道混融成
- 擺脫浮生并世事,這回前路赴蓬洲。 -- 出自元·王哲·望蓬萊·詞意悟
- 玉洞門開深淺,寶樹花分香篆,蓬萊仙島是吾鄉。 -- 出自元·王哲·金鼎一溪云
- 守無為清凈,真功滿,離塵世,赴蓬萊。 -- 出自元·王處一·軟翻鞋 謝人助緣
- 待他年、真行真功滿,超塵世,赴蓬萊。 -- 出自元·王丹桂·步云鞋 本名軟翻鞋 贈玄真觀單姑等獻履鞋
- 平生事,天已許,道青云有路上蓬瀛。 -- 出自元·劉敏中·木蘭花慢 八月二十五日為仲敬壽
- 不信弱流三萬里,此身今夕到蓬瀛。 -- 出自元·楊載·宗陽宮望月分韻得聲字
- 降紫詔傳報玉皇宣,駕祥云,歸蓬島 -- 出自元·楊真人·輥金丸 嗚鶴余音卷六
- 我寄悲懷東海若,要回胥種蕩蓬瀛。 -- 出自清·沈曾植·西湖雜詩 之十一
- 誰解吟詩追李杜,何須涉海訪蓬壺。 -- 出自宋·陳藻·山中有感
- 莫道安邦是高致,此身終約到蓬瀛。 -- 出自宋·張詠·登黃鶴樓
- 一笑團欒今在目,細挑燈火話蓬萊。 -- 出自宋·項安世·二十九日出暗門循城至北關登舟
- 解后一涯俱潦倒,摩挲雙鬢各蓬忪。 -- 出自宋·項安世·同年董知縣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