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在第11個字的詩句
蓬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纖纖光潤態(tài)偏濃,曲曲花蓬暖自融。 -- 出自宋·趙文·海棠
- 帝子吹笙,洛妃起舞,應喜蓬宮仙誕。 -- 出自宋·陳深·齊天樂·秋濤欲漲西陵渡
- 水秀龜神,松清鶴健,人在蓬壺深處。 -- 出自宋·鐘辰翁·齊天樂·南墻槐竹風搖翠
- 中書考,愿年年此日,春滿蓬壺。 -- 出自宋·李團湖·沁園春·六桂傳家
- 露浥冰壺,風搖玉佩,縹緲蓬萊如畫。 -- 出自宋·賦梅·齊天樂·雕闌曲曲芙蓉水
- 問真宰,難留下土,攜而上蓬萊。 -- 出自唐·呂巖·沁園春·琳館清標
- 長亭不作馬蹄迂,一葉孤蓬入帝都。 -- 出自宋·華岳·呈沿漕宰
- 金釵珠履,鳳簫龜鼓,疑是蓬萊島。 -- 出自宋·談元范·青玉案·蝦須簾上銀鉤小
- 游人西去客三巴,身逐孤蓬不定家。 -- 出自唐·武元衡·送溫況游蜀
- 天長地闊多岐路,身即飛蓬共水萍。 -- 出自宋·歐陽詹·泉州赴上都留別舍弟及故人
- 入河殘日雕西盡,卷雪驚蓬馬上來。 -- 出自唐·姚鵠·送友人出塞
- 空勞兩地望明月,多感斷蓬千里身。 -- 出自唐·劉滄·懷江南友人
- 年華蒲柳雕衰鬢,身跡萍蓬滯別鄉(xiāng)。 -- 出自唐·李咸用·和人湘中作
- 閩江似鏡正堪戀,秦客如蓬難久留。 -- 出自唐·黃滔·辭相府時蒙堂帖追赴闕
- 平生湖海,可憐牢落新豐,蓬山回首煙霞隔。 -- 出自元·許有壬·石州慢 次張凝道韻
- 世上從教桑海,人間自有蓬萊。 -- 出自元·梁寅·木蘭花慢 桃源
- 紙帳綢衾,日高睡起,懶梳蓬鬢。 -- 出自元·景覃·鳳棲梧 以上三首見中州樂府
- 公如會得疾安腳,便做飄蓬。 -- 出自元·王哲·采桑子 道友問變化(原誤作巫山一段云,茲
- 恰似予家,仙景澄徹,瑩瑩蓬萊亭榭。 -- 出自元·王哲·望遠行·祥敷瑞布
- 成功行,前程路穩(wěn),同去宴蓬萊。 -- 出自元·王哲·滿庭芳 於京兆府學正來彥中處覓墨
- 云霞覆燾,鶴鸞前引,卻赴蓬萊島。 -- 出自元·王哲·探春令·美醪奇饌
- 瓊*推轉(zhuǎn),順風歸去,輥入蓬萊觀。 -- 出自元·王哲·青蓮池上客 上元看輥燈*
- 全家悟,頤神養(yǎng)浩,皆得到蓬莊。 -- 出自元·王處一·滿庭芳·心*真香
- 流霞泛飲,醉歸何處,宴息蓬萊館。 -- 出自元·王處一·謝師恩 請觀額度牒
- 降仙卿,漸風晴閬蒼,月冷蓬瀛。 -- 出自元·王丹桂·瑤臺第一層 吳大卿壽日
- 這逍遙活計誰傳,分付與、蓬萊伴侶。 -- 出自元·長筌子·玩瑤臺 本名耍三臺
- 好個皇朝盛事,毋忘紀石蓬瀛。 -- 出自元·胡祗*·木蘭花慢·狀驪歌慷慨
- 公無倦,長開壽域,四海一蓬壺。 -- 出自元·劉敏中·滿庭芳 壽何聰山平章
- 后夜相逢何處,清風明月蓬瀛。 -- 出自元·鄭禧·木蘭花慢 以上三首見春夢錄
- 算知音只有,中宵涼月,浸蓬萊影。 -- 出自元·張野·水龍吟 題湖山勝 亭
- 憑高望笑掣金鰲,人道是蓬萊頂上。 -- 出自元·張雨·望梅花 壽師道真人
- 這逍遙活計難傳,分付與蓬萊伴侶。 -- 出自元·馮尊師·玩瑤臺
- 拾遺門下曾沾賜,此日飄蓬也賦詩。 -- 出自明·袁凱·江上櫻桃甚盛而予寓所無有忽蘇城友人惠一大
- 山空秋月明,安期未可卜,蓬萊水清淺,褰裳同往復。 -- 出自宋·釋道璨·和梅邊汪提干
- 邯鄲一夢兩周星,霜壓孤蓬日始晴。 -- 出自宋·劉宰·舟過橫塘有感
- 辟書朝東來,海上便擬尋蓬萊,坐令斥鹵皆春臺。 -- 出自宋·劉宰·送趙玉甫赴穿山監(jiān)場
- 五更沉角驚殘夢,萬里飄蓬碎客心。 -- 出自近代·寧調(diào)元·秋興,再疊前韻
- 我亦韶華斷羈紲,何異飄蓬與翻葉。 -- 出自宋·曹仙家·贈鄒葆光道士
- 適來衰懶畏奔馳,忽見飛蓬平地起。 -- 出自宋·戴表元·孫使君飛蓬亭
- 空山浩浩朔風吹,蕭颯如蓬兩鬢垂。 -- 出自宋·方回·倚梅觀雪
- 形骸拄樹豈復好,心緒如蓬不能整。 -- 出自宋·柯芝·余發(fā)
- 我來石渠五十六,雙鬢如蓬腰未曲。 -- 出自宋·林光朝·石渠行送別福建參議李著作器之
- 如何向日緣褒姒,無事蓬蓬火又燃。 -- 出自宋·馬之純·烽火臺
- 釣魚要擲金麟餌,撥轉(zhuǎn)蘆蓬向月明。 -- 出自宋·釋明辯·頌古三十二首
- 山僧構(gòu)亭山之麓,旋結(jié)茅蓬架園竹。 -- 出自宋·蘇頌·清暉茅亭
- 當時高岸尚微茫,零落萍蓬入誰手。 -- 出自宋·蘇籀·黃筌畫金盆鴿孟蜀屏風者也一首
- 飄零何處是通津,陸有飛蓬水有蘋。 -- 出自宋·王洋·次蘋字韻即事
- 吾將欲訪三島登九嶷,上蓬萊道山之壁,絕泰華終南之嵋。 -- 出自宋·袁說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仙境際云霓,名藩獨會稽,蓬萊住山小,星宿落簷低。 -- 出自宋·張宗益·送程給事知越州
- 寸心遙遙顏色改,只似秋蓬與夏蓮。 -- 出自元·周砥·放歌行贈宋君(仲溫。辛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