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7個字的詩句
草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晝陰重,霜凋岸草,霧隱城堞。 -- 出自宋·周邦彥·浪濤沙/浪淘沙
- 晚休張莊聚,涇草蒙古驛。 -- 出自宋·周邦彥·楚村道中
- 戰馬散驅還逐草,肉牛齊散卻耕田。 -- 出自唐·王建·寄賀田侍中東平功成
- 舊綿衣不暖,新草屋多風。 -- 出自唐·王建·林居
- 誅榛養翹楚,鞭草理芳穗。 -- 出自唐·顏真卿·贈僧皎然
- 開門移遠竹,剪草出幽蘭。 -- 出自唐·張籍·和盧常侍寄華山鄭隱者
- 應共諸仙斗百草,獨來偷得一枝歸。 -- 出自唐·張籍·同嚴給事聞唐昌觀玉蕊近有仙過,因成絕句二
- 山城無別味,藥草兼魚果。 -- 出自唐·張籍·繡衣石榻
- 上山復下山,踏草成古蹤。 -- 出自唐·孟郊·古意
- 河梁暮相遇,草草不復言。 -- 出自唐·孟郊·感懷
- 峽青不可游,腥草生微微。 -- 出自唐·孟郊·峽哀
- 清霜一委地,萬草色不綠。 -- 出自唐·孟郊·贈農人
- 豈知鶗鴂鳴,瑤草不得春。 -- 出自唐·孟郊·下第東歸留別長安知己
- 離心在何處,芳草滿吳宮。 -- 出自唐·劉長卿·奉餞郎中四兄罷馀杭太守,承恩加侍御史充行
- 晴山卷幔出,秋草閉門深。 -- 出自唐·劉長卿·九日題蔡國公主樓
- 家人想何在,庭草為誰碧。 -- 出自唐·劉長卿·京口懷洛陽舊居,兼寄廣陵二三知己
- 河梁馬首隨春草,江路猿聲愁暮天。 -- 出自唐·劉長卿·送郭六侍從之武陵郡
- 夕陽山向背,春草水東西。 -- 出自唐·劉長卿·奉陪鄭中丞自宣州解印,與諸侄宴馀干后溪
- 寒笳發后殿,秋草送西歸。 -- 出自唐·劉長卿·同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
- 故林嗟滿歲,春草憶佳期。 -- 出自唐·劉長卿·送荀八過山陰舊縣,兼寄剡中諸官
- 舊業已應成茂草,馀生只是任飄蓬。 -- 出自唐·劉長卿·避地江東,留別淮南使院諸公
-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 -- 出自唐·劉長卿·喜鮑禪師自龍山至
- 蒼梧云里夕,青草嶂中春。 -- 出自唐·劉長卿·送獨孤判官赴嶺
- 白露空沾九原草,青山猶閉數株松。 -- 出自唐·劉長卿·雙峰下哭故人李宥
- 清山獨往路,芳草未歸時。 -- 出自唐·劉長卿·初貶南巴至鄱陽,題李嘉祐江亭
- 故關無去客,春草獨隨君。 -- 出自唐·劉長卿·淮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
- 君王不可見,芳草舊宮春。 -- 出自唐·劉長卿·春草宮懷古
- 故山長寂寂,春草過年年。 -- 出自唐·劉長卿·和中丞出使恩命過終南別業
- 晴江洲渚帶春草,古寺杉松深暮猿。 -- 出自唐·劉長卿·送臺州李使君,兼寄題國清寺
- 朔風蕭蕭動枯草,旌旗獵獵榆關道。 -- 出自唐·劉長卿·疲兵篇
- 遠山終日在,芳草傍人多。 -- 出自唐·劉長卿·同姜濬題裴式微馀干東齋
- 多時行徑空秋草,幾日浮生哭故人。 -- 出自唐·劉長卿·題靈祐和尚故居
- 笳隨晚吹吟邊草,箭沒寒云落塞鴻。 -- 出自唐·劉長卿·觀校獵,上淮西相公
- 暮山門獨掩,春草路難通。 -- 出自唐·劉長卿·送靈澈上人歸嵩陽蘭若
- 山云隨坐夏,江草伴頭陀。 -- 出自唐·劉長卿·贈普門上人
- 長沙千載后,春草獨萋萋。 -- 出自唐·劉長卿·長沙桓王墓下別李紓、張南史
- 白云將犬去,芳草任人歸。 -- 出自唐·劉長卿·湘中紀行十首·洞山陽(一作洞陽山)
- 黃金裝舊馬,青草換新袍。 -- 出自唐·劉長卿·奉餞元侍郎加豫章采訪兼賜章服(時初停節度
- 良苗免湮沒,蔓草生宿昔。 -- 出自唐·韋應物·使云陽寄府曹
- 春風日已暄,百草亦復生。 -- 出自唐·韋應物·四禪精舍登覽悲舊,寄朝宗、巨川兄弟
- 繁霜疑有雪,荒草似無人。 -- 出自唐·韋應物·冬夜宿司空曙野居,因寄酬贈
- 行車儼未轉,芳草空盈步。 -- 出自唐·韋應物·乘月過西郊渡
- 唯見荒丘原,野草涂朝露。 -- 出自唐·韋應物·悲故交
- 焉知坐上客,草草心所憂。 -- 出自唐·韋應物·貴游行
- 綠煙凝層城,豐 滿通衢。 -- 出自唐·韋應物·莊嚴精舍游集
- 衣服藏內篋,藥草曝前階。 -- 出自唐·韋應物·答裴丞說歸京所獻
- 眾鳥鳴茂林,綠草延高岡。 -- 出自唐·韋應物·西郊燕集
- 風雨飄茅屋,蒿草沒瓜園。 -- 出自唐·韋應物·答僴奴、重陽二甥(僴奴趙氏甥伉,重陽崔氏
- 喬木猶未芳,百草日已新。 -- 出自唐·韋應物·任洛陽丞請告一首
- 饑臥野人廬,藉草為針氈。 -- 出自宋·文天祥·高沙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