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7個字的詩句
草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火德燒百卉,瑤草不及榮。 -- 出自唐·僧皎然·雜曲歌辭·苦熱行
- 閟宮凌紫微,芳草閉閑扉。 -- 出自唐·崔曙·同諸公謁啟母祠
- 白云長滿目,芳草自知心。 -- 出自唐·皇甫冉·送廬山人歸林慮山
- 偶因麋鹿隨豐草,謬荷鴛鸞借末行。 -- 出自唐·皇甫冉·酬李補闕
- 白云知隱處,芳草迷行跡。 -- 出自唐·皇甫冉·屏風上各賦一物得攜琴客
- 折芳遠寄三春草,乘興閑看萬里流。 -- 出自唐·皇甫冉·酬張二倉曹揚子所居見寄兼呈韓郎中
- 舊書曾諫獵,遺草議登封。 -- 出自唐·皇甫冉·送魏六侍御葬
- 處處汀洲有芳草,王孫詎肯念歸期。 -- 出自唐·皇甫冉·江草歌送盧判官
- 客中何所有,春草漸看長。 -- 出自唐·皇甫冉·送王翁信還剡中舊居
- 水流絕澗終日,草長深山暮春。 -- 出自唐·皇甫冉·送鄭二之茅山
- 遠山隨擁傳,芳草引還家。 -- 出自唐·皇甫冉·徐州送丘侍御之越
- 遠山重疊見,芳草淺深生。 -- 出自唐·皇甫冉·酬裴補闕吳寺見尋(一作酬袁補闕中天寺見寄
- 日往月來何草草,今年又校三年老。 -- 出自唐·薛逢·醉春風
- 塞榆關水濕,邊草賊回春。 -- 出自唐·薛逢·禁火
- 懷鉛書瑞府,橫草事邊塵。 -- 出自唐·張說·送宋休遠之蜀任
- 朔風吹飛雁,芳草亦云歇。 -- 出自唐·張說·和尹懋秋夜游灉湖
- 黃陵浮汨渚,青草會湘川。 -- 出自唐·張說·伯奴邊見歸田賦因投趙侍御
- 見花便獨笑,看草即忘憂。 -- 出自唐·張說·喜度嶺
- 一日不為田,百草已有根。 -- 出自宋·王令·雜詩
- 焚山急賢出,拔草惡奸生。 -- 出自宋·王令·何處難忘酒十首
- 何以論報心,結草效鬼顆。 -- 出自宋·王令·答束孝先
- 人將豪杰視如草,天困英雄未與時。 -- 出自宋·王令·短謠
- 亭前行跡不破草,亭下野鳥常喧啾。 -- 出自宋·王令·寄題宣州太平縣眾樂亭為孫莘老作
- 美人逝云遠,青草疇與吟。 -- 出自宋·翁卷·登飛霞山作
- 蒼山雨中高,緣草溪上豐。 -- 出自宋·陳與義·貞牟書事
- 受命大執法,草草是行裝。 -- 出自唐·曹鄴·奉命齊州推事畢寄本府尚書
- 山前山后是青草,盡日出門還掩門。 -- 出自唐·曹鄴·北郭閑思
- 房櫳無行跡,庭草萋以綠。 -- 出自魏晉·張協·雜詩
- 青苔蕪石路,宿草塵蓬門。 -- 出自南北·謝莊·懷園引
- 落花入戶飛,細草當階積。 -- 出自隋·楊素·山齋獨坐贈薛內史
- 綠楊新過雨,芳草待君來。 -- 出自唐·崔峒·送薛仲方歸揚州
- 松門一徑仍生草,應是仙人向郭稀。 -- 出自唐·崔峒·武康郭外望許緯先生山居
- 遙望青青河畔草,幾多歸馬與休牛。 -- 出自唐·和凝·宮詞百首
- 花下貪忙尋百草,不知遺卻蹙金蟬。 -- 出自唐·和凝·宮詞百首
- 夕鴉共鳴舞,屈草接芳菲。 -- 出自唐·蘇味道·贈封御史入臺
- 編蓬還作室,績草更為裳。 -- 出自唐·王績·贈李征君大壽
- 來春擁邊騎,新草滿歸程。 -- 出自唐·雍陶·送于中丞使北蕃
- 春郊雨盡多新草,一路青青蹋雨歸。 -- 出自唐·雍陶·送友人棄官歸山居
- 堪惜流年謝芳草。 -- 出自宋·寇準·甘草子·春早
- 春鳩鳴古寺,煙草入平林。 -- 出自宋·寇準·野步
- 離懷休墮淚,春草正茫茫。 -- 出自宋·寇準·送人下第歸吳
- 多病未須求茗草,此詩渾欲愈頭風。 -- 出自宋·毛滂·子溫以詩將菊本見遺數日適病伏枕今少間戲作
- 玲瓏開瓊花,瑤草亦有苗。 -- 出自宋·毛滂·歲寒而春遲閏正月猶有雪三日乃消今日方晴快
- 鳳凰雨露生珍草,不比榛蕪亦漫春。 -- 出自宋·毛滂·德清五兄寄清茶
- 離人南浦多春草,越鳥棲枝有早梅。 -- 出自宋·錢惟演·句
- 嘉謀常啟沃,諫草旋焚如。 -- 出自宋·魏野·上知府趙侍郎二首
- 囊里幾般仙藥草,杖頭數卷道經書。 -- 出自宋·魏野·送賈注歸蜀
- 江南岸,淮南渡,草連空。 -- 出自宋·韓元吉·水調歌頭·澤國又秋晚
- 堂下秋來足萱草,定傾家釀飫黃雞。 -- 出自宋·韓元吉·赴信幕寄子云叔{喚口換日}及同寺
- 客來了不問,花草自紅紫。 -- 出自宋·韓元吉·寒巖分韻得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