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7個字的詩句
草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歸帆巡古岸,晴草守滄灣。 -- 出自宋·白玉蟾·江頭
- 鴉翻千點墨,雁草數(shù)行書。 -- 出自宋·白玉蟾·八月三日即事
- 生木必松楠,生草必薺葵,勿生鉤吻含毒斷人腸,勿生枳棘覃利傷人跡螟蝗害禾稼,必絕其蝝蚔。 -- 出自明·劉基·二鬼
- 漫將白發(fā)對芳草,目送去鴻天一涯。 -- 出自明·劉基·遣興
- 白楊號悲風(fēng),蔓草杳漠漠。 -- 出自明·劉基·過東昌有感
- 春花炫陽林,秋草馥陰畎。 -- 出自明·劉基·若耶溪杳郭深居精舍
- 雨收春日融,眾草豐且碧。 -- 出自明·劉基·春日書事
- 兒童四五人,蔓草相與鋤。 -- 出自明·劉基·遣興(二首)
- 雨砌蟬花粘碧草,風(fēng)檐螢火出蒼苔。 -- 出自明·劉基·夏日雜興(四首)
- 荒畦蔓草纏蒿草,落日青猿叫白猿。 -- 出自明·劉基·丙申歲十月還鄉(xiāng)作(五首)
- 空庭夕陰盡,露草白如雪。 -- 出自明·劉基·旅興(四十首)
- 佳期在何許,瑤草成枯蓬。 -- 出自明·劉基·旅興(四十首)
- 秦淮岸上青青草,想見繁霜未落時。 -- 出自明·劉基·秋日即事(八首)
- 殘碑在,獨憐野草,漸沒古祠堂。 -- 出自清·陳維崧·蜀山謁東坡書院
- 贏政關(guān)河空宿草,劉郎宮寢成荒壘。 -- 出自清·陳維崧·汴京懷古(博浪城)
- 風(fēng)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 -- 出自唐·戴叔倫·江鄉(xiāng)故人偶集客舍
- 邊[2]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 -- 出自唐·戴叔倫·調(diào)笑令·邊[2]草
- 有時出郭行芳草,長日臨池看落花。 -- 出自唐·戴叔倫·寄劉禹錫
- 多識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沒桑田。 -- 出自唐·戴叔倫·贈康老人洽
- 明河川上沒,芳草露中衰。 -- 出自唐·戴叔倫·早行寄朱山人放
- 雨馀古井生秋草,葉盡疏林見夕陽。 -- 出自唐·戴叔倫·過賈誼舊居
- 朔雪恐迷新冢草,秋風(fēng)愁老故山薇。 -- 出自唐·戴叔倫·吊暢當(dāng)
- 梅花堪比雪,芳草不知秋。 -- 出自唐·戴叔倫·送李明府之任
- 丹灶久閑荒宿草,碧潭深處有潛龍。 -- 出自唐·戴叔倫·游清溪蘭若(兼隱者舊居)
- 近臣誰獻(xiàn)登封草,五岳齊呼萬歲聲。 -- 出自唐·陳陶·朝元引四首
- 鐵馬臺空但荒草。 -- 出自宋·李綱·感皇恩·九日菊花遲
- 日落西山陰,眾草起寒色。 -- 出自唐·宋之問·題張老松樹
- 鳥旗翼翼留芳草,龍騎駸駸映晚花。 -- 出自唐·宋之問·龍門應(yīng)制
- 含沙緣澗聚,吻草依林植。 -- 出自唐·宋之問·早發(fā)大庾嶺
- 落花雙樹積,芳草一庭春。 -- 出自唐·宋之問·題鑒上人房二首
- 貝花明漢果,芝草入堯廚。 -- 出自唐·宋之問·扈從登封告成頌應(yīng)制
- 牧童向日眠春草,漁父隈巖避晚風(fēng)。 -- 出自唐·杜荀鶴·途中春
- 雜英被長坂,野草蔓幽蹊。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曉發(fā)武陽館即事書情
- 含毫歌白雪,藉草醉流霞。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奉和許閣老霽后慈恩寺杏園看花,同用花字口
- 相呼野飯依芳草,迭和山歌逗遠(yuǎn)林。 -- 出自唐·陸龜蒙·頃自桐江得一釣車以襲美樂煙波之思因出以為
- 蟠桃標(biāo)日域,珠草侍仙墀。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古杉三十韻
- 合歡能解恚,萱草信忘憂。 -- 出自唐·陸龜蒙·庭前
- 群樹遙相望,眾草不敢逼。 -- 出自唐·劉希夷·孤松篇
- 玉英時共飯,芝草為余拾。 -- 出自唐·王灣·奉使登終南山
- 繞階春色至,屈草待君芳。 -- 出自唐·錢起·津梁寺尋李侍御
- 故鄉(xiāng)多久別,春草不傷情。 -- 出自唐·錢起·送原公南游
- 不知行遠(yuǎn)近,芳草日青青。 -- 出自唐·錢起·賦得綿綿思遠(yuǎn)道,送岑判官入嶺
- 王孫莫久臥,春草欲萋萋。 -- 出自唐·錢起·崔十四宅問候
- 蝴蝶晴連池岸草,黃鸝晚出柳園花。 -- 出自唐·錢起·登劉賓客高齋(時公初退相,一作春題劉相公
- 所思青瑣客,瑤草寄幽心。 -- 出自唐·錢起·過山人所居因寄諸遺補(bǔ)
- 丹溪不可別,瓊草色芊芊。 -- 出自唐·錢起·過鳴皋隱者
- 歸舟同不系,纖草剩忘憂。 -- 出自唐·錢起·送李諫議歸荊州
- 亂來人不到,芳草上階生。 -- 出自唐·錢起·宿洞口館
- 傷心獨歸路,秋草更萋萋。 -- 出自唐·錢起·山下別杜少府
- 冰開不防虜,青草滿遼陽。 -- 出自唐·司空曙·塞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