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6個(gè)字的詩句
草在第六個(gè)字的詩句
- 雪卷牙旗朝草檄,月高鈴閣夜談兵。 -- 出自明·鄭琰·半生行
- 一半交知埋草根,幾家池館余衰柳。 -- 出自明·鄭琰·半生行
- 柳藏初活眼,草沒未灰心。 -- 出自明·止庵法師·春雪有懷湛然禪師
- 新筑西園小草堂,熟時(shí)無處可乘涼。 -- 出自明·止庵法師·夏日西園
- 多少黃陵莎草恨,盡情歌在《竹枝》中。 -- 出自明·止庵法師·萬竿煙雨圖
- 浮云有時(shí)卷,草色幾時(shí)結(jié)。 -- 出自明·周復(fù)俊·有所思酉水舟次作
- 歌亭寂寞荒草寒,舞榭蕭條殘葉暮。 -- 出自明·周是修·長安古意
- 峰巒看似繡,草木訝聞香。 -- 出自明·周玄·小李將軍金碧山水圖
- 泉宮暗蟲寒草根,土燈燃露絓黃昏。 -- 出自明·周玄·揭天謠(九首)
- 澤國雁來芳草歇,海天人去碧波遙。 -- 出自明·周玄·賦秋江離思
- 樵徑遠(yuǎn)縈芳草岸,漁舟閑傍夕陽汀。 -- 出自明·朱有燉·登城有懷
- 老樹枯藤蔓草纏,蕭蕭獨(dú)立傲風(fēng)煙。 -- 出自明·竺隱道公·天竺雜詠
- 木撐危殿角,草出斷碑腰。 -- 出自明·祝允明·昆福寺
- 東風(fēng)動(dòng)百物,草木盡欲言。 -- 出自唐·李白·長歌行
- 江湖發(fā)秀色,草木含榮滋。 -- 出自唐·李白·涇川送族弟□ 【金享】
- 所至如君子,草木有嘉聲。 -- 出自宋·蘇軾·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繞城觀荷花登峴山亭晚入
- 澤中草木長,草長病牛羊。 -- 出自宋·蘇軾·書晁說之考牧圖後
- 詩人雕刻閑草木,搜抉肝腎神應(yīng)哭。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孔毅父集古人句見贈(zèng)五首
- 入仗魂驚愧草萊,一聲清蹕九門開。 -- 出自宋·蘇軾·次韻會(huì)子開從駕二首
- 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燒蒼苔。 -- 出自宋·蘇軾·武昌西山(并敘)
- 春到長門春草青。 -- 出自宋·李清照·小重山·春到長門春草青
-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 出自唐·杜甫·狂夫
- 天畔群山孤草亭,江中風(fēng)浪雨冥冥。 -- 出自唐·杜甫·即事(一作天畔)
- 春在城南芳草路。 -- 出自宋·辛棄疾·玉樓春
-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yuǎn)還生。 -- 出自唐·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 陋巷無心長草萊,柴門偶自不曾開。 -- 出自宋·陸游·雜興又此身漂蕩等流槎,
-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出自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 其三
- 秋風(fēng)吹地百草干,華容碧影生晚寒。 -- 出自唐·李賀·開愁歌
-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 出自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殘雪未融青草死,苦無麋鹿過姑蘇。 -- 出自宋·姜夔·除放自石湖歸苕溪
- 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 -- 出自唐·王建·雜曲歌辭·宮中調(diào)笑
- 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 出自唐·韋應(yīng)物·雜曲歌辭·宮中調(diào)笑
- 猿聲湘水靜,草色洞庭寬。 -- 出自唐·賈島·赴南巴留別蘇臺(tái)知己
-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 出自宋·蘇轍·記歲首鄉(xiāng)俗寄子瞻二首其一踏青
- 諸峰宿露收,草木朝陽絢。 -- 出自宋·蘇轍·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 閑燕亭
- 地迥鷹犬疾,草深狐兔肥。 -- 出自唐·崔顥·古游俠呈軍中諸將
-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mèng)鳥空啼。 -- 出自唐·韋莊·金陵圖
-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 出自唐·杜荀鶴·小松
- 風(fēng)吹城上樹,草沒城邊路。 -- 出自唐·李端·蕪城(一作蕪城懷古)
- 顏?zhàn)酉锷钋?span id="fprkujz" class="hong">草遍,庾君樓迥碧山多。 -- 出自唐·許渾·聞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簡邢群評(píng)事
- 新水亂侵青草路,殘煙猶傍綠楊村。 -- 出自唐·雍陶·晴詩
- 客里看春多草草。 -- 出自宋·張炎·清平樂·采芳人杳
- 東望嵩高分草木,回瞻原隰涌波瀾。 -- 出自宋·并敘·熙寧壬子八月於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
-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 -- 出自唐·歐陽炯·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 自君之出矣,草青復(fù)草黃。 -- 出自元·楊維楨·自君之出矣(二首)
- 柳柔搖不定,草短綠應(yīng)難。 -- 出自清·張惠言·風(fēng)流子 出關(guān)見桃花
- 水軟櫓聲柔,草綠芳洲,碧桃?guī)讟潆[紅樓。 -- 出自清·左輔·浪淘沙·水軟櫓聲柔
- 馬饑跑雪銜草根,人渴敲冰飲流水。 -- 出自唐·劉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七拍
- 日暮東風(fēng)春草綠,鷓鴣飛上越王臺(tái)。 -- 出自唐·竇鞏·南游感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