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6個字的詩句
草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花光隨雨薄,草色共煙深。 -- 出自宋·劉鎮·春暮
- 日暮白云迷草莽,岸平春水浸莓苔。 -- 出自宋·田錫·登郡樓望嚴陵釣臺
- 漳川地闊霜草平,合圍會獵布天兵。 -- 出自宋·田錫·圣主平戎歌
- 著物先饒芳草濕,盈空旋翳碧山微。 -- 出自宋·田錫·春雨
- 賴此晉夷吾,草草正神器。 -- 出自明·袁凱·題葛洪移家圖
- 一壑陰晴生草樹,六時喧寂在鶯花。 -- 出自明·鐘惺·宿浦口周生池館
- 高士幾回亭草綠? -- 出自清·彭孫遹·秋日登滕王閣
- 秦皇按劍搜草澤,豎子來為下邳客。 -- 出自明·徐禎卿·將進酒·將進酒
- 步出西閶里,草繁路如縷。 -- 出自明·徐禎卿·步出西閶吟
- 未返王孫猶草色,初來戍卒是瓜期。 -- 出自明·唐順之·曉發喜峰
- 九月罡風吹草死,三山鱉背與天連。 -- 出自·聶紺弩·背草贈李澤傳王海宸
- 千里青青百草齊,牛官草上替牛饑。 -- 出自·聶紺弩·放牛之二
- 大野人稀空草媚,江山客老幸牛騎。 -- 出自·聶紺弩·放牛之二
- 風雷潛助勢,草木豈知恩。 -- 出自宋·張詠·喜雨
- 人游曲江少,草入未央深。 -- 出自宋·釋惠崇·句
- 沖門連竹石,草屋帶林塘。 -- 出自宋·釋智圓·湖居感傷
- 今年春之暮,草堂花飄零。 -- 出自宋·釋智圓·送惟鳳師歸四明
- 社客盡卿相,草堂云樹間。 -- 出自宋·釋智圓·贈白蓮社主圓凈大師
- 況當文明時,草澤羅賢人。 -- 出自宋·釋智圓·勉隱者
- 臺上墓邊芳草綠,游人心事立徘徊。 -- 出自宋·穆修·城南五題其四·朱亥墓
- 花陰連絡春草岸,柳色掩映紅欄橋。 -- 出自宋·穆修·江南寒食
- 野水岸邊逢草歇,平林煙畔逐花行。 -- 出自宋·穆修·城南五題其一·郊步
- 千嶂遠圍芳草國,一江晴浸斷霞天。 -- 出自宋·穆修·江南春
- 此為群物祖,草木莫鋤芟。 -- 出自宋·石介·泰山
- 塵穴夏蛙宿,草盛秋蟲吟。 -- 出自宋·黃庶·賦古碑
- 乘閒具酒席草岸,呼網一舉常百尾。 -- 出自宋·黃庶·游石池潭
- 九月嚴霜殺草根,獨開黃菊伴金樽。 -- 出自宋·陶弼·菊
- 商飆結新寒,草木起余怨。 -- 出自宋·孔文仲·次錢穆父新涼可喜
- 湖通晉代溝,草入吳時圃。 -- 出自宋·項安世·次韻金陵掾屬登賞心亭十六韻
- 喚起西堂春草思,吟成小雅杖華篇。 -- 出自宋·項安世·十六弟生日
- 長短亭前芳草滿,醉中歸去路應迷。 -- 出自宋·項安世·安園送春三首
- 葛,巾以當幘,草屩以當靴。 -- 出自宋·項安世·題張藥局退巖四十韻四十韻
- 柳條君莫折,草色我思眠。 -- 出自宋·項安世·還憩方橋
- 柳色未全綠,草根猶半黃。 -- 出自宋·項安世·春日即事二首
- 檐蔔花頭萱草樹,只應常在野人家。 -- 出自宋·項安世·水仙二首
- 何人化南裔,草木有仁心。 -- 出自宋·項安世·二十六日慈竹二首
- 鉦鼓已通南草市,腥膻欲涴大江波。 -- 出自宋·項安世·過陽羅洑
- 夢寐涵碧亭,草間得遺記。 -- 出自宋·王铚·游東陽涵碧亭劉夢得所賦詩也明日過中興寺游
- 僧言此芳根,草木獨靈異。 -- 出自宋·王铚·游東陽涵碧亭劉夢得所賦詩也明日過中興寺游
- 何況東溪漫草寒,學世猶嗤顏謝拙。 -- 出自宋·王铚·明師見和梅詩再用韻兼奉送還福唐
- 牛羊隨野色,草樹帶秋陰。 -- 出自宋·王铚·望秋
- 舊陰交蓋處,草草遂離群。 -- 出自宋·張嵲·范覺民挽詞四首
- 高峰吹成冰,草樹葉盡縞。 -- 出自宋·張嵲·上分水嶺
- 秋風來萬里,草木日夜凋。 -- 出自宋·張嵲·送馮貫道之東川轉而之行在
- 微月破幽樹,草露生夕涼。 -- 出自宋·張嵲·初夏晚興
- 天涯一尊酒,草草堂上設。 -- 出自宋·張嵲·次韻王倅大梵寺山亭夜雨
- 事去節闌春草積,乘高一望獨遲回。 -- 出自宋·張嵲·寄題清孝庵
- 稻深群蛤吠,草暗一螢流。 -- 出自宋·朱槔·夏夜極涼
- 何如淡嚼蠟,草莽曾誰混。 -- 出自宋·薛季宣·種蘭
- 只道馬行荒草地,不知身已陷重圍。 -- 出自宋·釋道璨·偈頌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