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6個字的詩句
草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君向星江結草廬,我來抵掌笑相於。 -- 出自宋·白玉蟾·別李仁甫
- 枝頭驚鳥鵲,草根鳴蟋蟀。 -- 出自宋·白玉蟾·戴月游西林
- 詩魂混雁鶩,草圣驚魚龍。 -- 出自宋·白玉蟾·疎山舟中聯句
- 明旦乘驢芳 路,綠楊深處聽啼鶯。 -- 出自宋·白玉蟾·書懷二首
- 西風一長嘯,草木正凄涼。 -- 出自宋·白玉蟾·有懷
- 先生何日結草廬,讀書丹臺紫府書。 -- 出自宋·白玉蟾·道過成蹊菴偶成舊風一篇
- 川急回斜岸,草枯凋薄霜。 -- 出自宋·白玉蟾·夜船與盤云聯句回文
- 初從螺江問草屧,已判此身輕似葉。 -- 出自宋·白玉蟾·贈方壺高士
- 柳芽黃未全,草根青已有。 -- 出自明·劉基·新春
- 陰壑煙霞輝草木,古祠風雨出蛟龍。 -- 出自明·劉基·會稽
- 霜飛動地燕草凋,沙飛石走天蕭條。 -- 出自明·劉基·燕歌行
- 宿麥已隨江草爛,新泉休共井泥渾。 -- 出自明·劉基·二月七日夜泊許村遇雨
- 白發應同春草莖,風吹一夜滿頭生。 -- 出自明·劉基·白發
- 凱風扇朱夏,草木生清涼。 -- 出自明·劉基·詠史(二十一首)
- 風來竹陰動,草暗螢光發。 -- 出自明·劉基·感寓(六首)
- 兒童驚指示,草木見毫發。 -- 出自明·劉基·雜詩(三十三首)
- 多雨損萬物,草爛麥生耳。 -- 出自明·劉基·雨中雜詩(四首)
- 吳波不盡芳草外,楚岫半入長煙里。 -- 出自明·劉基·為啟初門和尚題山水圖
- 前朝美人斗草處,猶有當時數株樹。 -- 出自明·劉基·題趙學士松圖(白塔)
- 坐見風霜百草疏,卻憐光景漸消除。 -- 出自明·劉基·重用韻答嚴上人(二首)
- 西風吹碩果,草茅思索穀。 -- 出自明·劉基·旅興(四十首)
- 日中市聲遠,草綠空庭幽。 -- 出自明·劉基·旅興(四十首)
- 今晨視郊原,草木皆發榮。 -- 出自明·劉基·旅興(四十首)
- 今日淡煙芳草里,暮蟬猶作管弦聲。 -- 出自明·劉基·過蘇州(九首)
- 翩然上,掠綠草,拂蒼苔。 -- 出自清·陳維崧·詠美人秋千
- 嘆今朝寒食草青青,人何有? -- 出自清·陳維崧·陳郎以扇索書為賦一闋
- 入溪復登嶺,草淺寒流速。 -- 出自唐·常建·白湖寺后溪宿云門
- 楚僧懷素工草書,古法盡能新有馀。 -- 出自唐·戴叔倫·懷素上人草書歌
-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共老。 -- 出自唐·戴叔倫·雜曲歌辭·轉應詞
- 麻衣逢雪暖,草履躡云輕。 -- 出自唐·戴叔倫·送嵩律師頭陀寺
- 隴戍三看塞草青,樓煩新替護羌兵。 -- 出自唐·陳陶·隴西行四首
- 賤子感一言,草茅發光輝。 -- 出自唐·陳陶·將歸鐘陵留贈南海李尚書
- 蟬聲將月短,草色與秋長。 -- 出自唐·陳陶·句
- 原隰經霜蕙草黃,塞鴻消息怨流芳。 -- 出自唐·陳陶·鐘陵道中作
- 空望山頭草,草露濕人衣。 -- 出自唐·宋之問·王子喬
- 家山一離別,草樹匝春暄。 -- 出自唐·杜荀鶴·冬末投長沙裴侍郎
- 園廬含曉霽,草木發華姿。 -- 出自唐·權德輿·南亭曉坐因以示璩
- 曉露吸殘青草岸,晚風吹出綠楊煙。 -- 出自唐·王翰·和黃體方伴讀新蟬韻
- 山蘚幾重生草履,澗泉長自滿銅瓶。 -- 出自唐·陸龜蒙·山僧二首
- 山連翠羽屏,草接煙華席。 -- 出自唐·陸龜蒙·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四首·春歌
- 鳥聲渾欲轉,草邑固應知。 -- 出自唐·陸龜蒙·江南冬至和人懷洛下
-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 出自唐·崔護·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長沙東湖
- 風光滿長陌,草色傍征輪。 -- 出自唐·錢起·送嚴士良侍奉詹事南游
- 降士林沾蕙草寒,弦驚翰苑失鴛鸞。 -- 出自唐·錢起·晚歸嚴明府題門
- 蛩馀窗下月,草濕階前露。 -- 出自唐·司空曙·晚思
- 路長人反顧,草斷燕回飛。 -- 出自唐·李端·送義興元少府
- 風吹城上樹,草沒城邊路。 -- 出自唐·李端·蕪城
- 襄陽堤路長,草碧楊柳黃。 -- 出自唐·李端·相和歌辭·襄陽曲
- 竹里行廚草草,花邊系馬匆匆。 -- 出自宋·無名氏·臨江仙·竹里行廚草草
- 盡日貪花斗草忙,不信有閑煩惱。 -- 出自宋·無名氏·卜算子·垂螺近額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