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6個字的詩句
草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霜落小園瑤草短,瘦葉和風,惆悵芳時換。 -- 出自唐·馮延巳·鵲踏枝·霜落小園瑤草短
- 風柔聲自和,草縟陰可藉。 -- 出自宋·曾鞏·青青間青青
- 秋光已逼花草歇,寒氣況乘巖谷深。 -- 出自宋·曾鞏·游麻姑山
- 良材未成種,草樹亦已稠。 -- 出自宋·曾鞏·舍弟南源刈稻
- 風露氣嚴花草腓,天色漻漻初雁飛。 -- 出自宋·曾鞏·送人移知賀州
- 巧兔獰雞失草木,勇鷙一下崩其毛。 -- 出自宋·曾鞏·一鶚
- 望斷天涯芳草。 -- 出自宋·朱敦儒·西江月·正月天饒陰雨
- 樓外夕陽芳草路。 -- 出自宋·朱敦儒·清平樂·相留不住
- 無路踏青斗草。 -- 出自宋·朱敦儒·杏花天·殘春庭院東風曉
- 木名有連理,草名有宜男。 -- 出自明·王微·有人以斷腸草寄怨予偶見戲反之
- 風云變態,花草精神;海之波瀾,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塵。 -- 出自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 悠悠干祿利,草草廢漁樵。 -- 出自唐·司空圖·寄懷元秀上人
- 帶病深山猶草檄,昭陵應識老臣心。 -- 出自唐·司空圖·與都統參謀書有感
- 坐久不思眠,草間微露浥。 -- 出自宋·司馬光·夏夜
- 燕初飛玉殿,草不染香輪。 -- 出自宋·司馬光·清明日興宗飲趙道士東軒
- 煙云長帶雨,草樹不在春。 -- 出自宋·司馬光·延安道中作
- 日永一堂靜,草生三徑深。 -- 出自宋·司馬光·寄題李水部產水別業
- 悅目寧將惡草殊,扶危或比兼金重。 -- 出自宋·司馬光·酬安之謝藥栽二章
- 經時掩戶庭草深,永書無人澗花落。 -- 出自宋·司馬光·緱山引
- 誰憐從窶卒,草際犯寒歸。 -- 出自宋·司馬光·和次道西都元日懷不疑見寄
- 西風連夜雨,草樹已蕭條。 -- 出自宋·司馬光·秋日登觀信亭
- 石下泉聲蔓草深,石上露濃蒼蘚遍。 -- 出自宋·司馬光·壽安雜詩十首·壽安雜詩十首·神林從二首
- 柳侯還作牧,草樹轉清輝。 -- 出自宋·司馬光·送草伯鎮知湖州
- 乃知就陽意,草木皆有情。 -- 出自宋·司馬光·種竹
- 妝樣巧將花草競。 -- 出自宋·張先·定風波令/定風波
- 巴子城頭青草暮,巴山重疊相逢處。 -- 出自宋·張先·漁家傲 和程公辟贈
- 丞相高齋半草萊,舊時風月滿亭臺。 -- 出自宋·張先·潤州甘露寺
- 離情盡寄芳草。 -- 出自宋·張先·熙州慢·武林鄉
- 為愛暮云芳草句,一杯聊聽新聲。 -- 出自元·元好問·臨江仙·連日湖亭風色好
- 著意酬春還草草。 -- 出自元·元好問·蝶戀花·春到桃源人不到
- 古殿吳時花草,奚琴塞外風沙。 -- 出自元·元好問·朝中措·蘆溝河上度旃車
- 山中一花一草,也留教、老子婆娑。 -- 出自元·元好問·聲聲慢 內鄉淅江上作 以上強村叢書校明弘治
- 渭北清光搖草樹,故人對酒相應識。 -- 出自元·元好問·滿江紅 方城商帥國器軍中寄同年李欽用,時
- 倒插一枝萱草鳳釵 -- 出自元·元好問·虞美人 題蘇小小圖
- 沙岸縈回入草泥。 -- 出自元·元好問·鷓鴣天 山陽七圣堂
- 江山埋玉氣,草木動威靈。 -- 出自元·元好問·三奠子 同國器帥良佐仲澤置酒南陽故城
- 恨夕陽遲,芳草遠,落紅多。 -- 出自元·元好問·行香子 時在淅江
- 人言無僧久,草滿不復鏟。 -- 出自元·元好問·龍門雜詩
- 腸斷入城芳草路,淡紅香白一群群。 -- 出自唐·韋莊·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 遇物旋添芳草句,逢春寧滯碧云才。 -- 出自唐·韋莊·含香
- 牧豎遠當煙草立,饑禽閑傍渚田飛。 -- 出自唐·韋莊·途中望雨懷歸
- 滿目墻匡春草深,傷時傷事更傷心車輪馬跡今何在,十二玉樓無處尋。 -- 出自唐·韋莊·長安舊里
- 秋到長門秋草黃,畫梁雙燕去,出宮墻。 -- 出自唐·韋莊·小重山(二)
- 檇李亭荒蔓草存,金陀坊冷寺鐘昏。 -- 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之六
- 斷腸歸路,秋草真娘墓。 -- 出自清·朱彝尊·點絳唇·萬里將行
- 蘇小門前芳草渡。 -- 出自清·朱彝尊·青玉案·灣頭分手盈盈步
- 蘇小墓前秋草平,蘇小墓上秋瓜生。 -- 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之四十九
- 茜草葉交萱草葉,桃花枝映李花枝。 -- 出自宋·白玉蟾·春興七首
- 我欲楊村結草廬,不知蹤跡又江湖。 -- 出自宋·白玉蟾·送江子恭三首
- 有客放船芳草渡,何人吹笛夕陽樓。 -- 出自宋·白玉蟾·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