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5個字的詩句
草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水頭宿兮草頭坐,在野只教心膽破。 -- 出自宋·王安石·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 浮煙暝綠草,泫露冷黃花。 -- 出自宋·王安石·秋夜二首
- 山川清明草木靜,天地不復屯云雷。 -- 出自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
- 塞上無花草,飄風急我歸。 -- 出自宋·王安石·寄純甫
- 壇廟千年草不生,幽真曾此蔭余清。 -- 出自宋·王安石·玉晨大檜鶴廟古松最為佳樹
- 春陰天氣草如煙,時有飛花舞道邊。 -- 出自宋·王安石·清明輦下懷金陵
- 綠稍還幽草,紅應動故林。 -- 出自宋·王安石·欲歸
- 百年風雨草苔昏,尚有當年墨法存。 -- 出自宋·王安石·中茅峰石上徐鍇篆字題名
- 結綺臨春草一丘,尚殘宮井戒千秋。 -- 出自宋·王安石·辱井
- 白石岡頭草木深,春風相與散衣襟。 -- 出自宋·王安石·出金陵
- 埋沒殘碑草自春,旋風時出地中塵。 -- 出自宋·王安石·破冢二首
- 少留班露草,遂往隔云林。 -- 出自宋·王安石·送張甥赴青州幕
- 六朝文物草連空,今古無端入望中。 -- 出自宋·王安石·江口
- 聊行弄芳草,獨坐隱團蒲。 -- 出自宋·王安石·聊行
- 馀濕猶沾草,殘流尚入溪。 -- 出自唐·孟浩然·途中遇晴
- 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煙。 -- 出自唐·張九齡·故刑部李尚書挽詞三首
- 纖纖良田草,靡靡唯從風。 -- 出自唐·張九齡·雜詩五首
- 歲晏無芳草,將何寄所思。 -- 出自唐·張九齡·道逢北使題贈京邑親知
- 邀歡逐芳草,結興選華池。 -- 出自唐·張九齡·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
- 唯馀幽徑草,尚待日光催。 -- 出自唐·張九齡·答太常靳博士見贈一絕
- 既起南宮草,復掌西掖制。 -- 出自唐·張九齡·呈耿廣州
- 煙波與春草,千里同一色。 -- 出自唐·劉禹錫·淮陰行五首
- 陰風獵白草,旗槊光參差。 -- 出自唐·劉禹錫·和董庶中古散調詞贈尹果毅
- 故苑多露草,隔城聞鶴鳴。 -- 出自唐·劉禹錫·酬樂天七月一日夜即事見寄
- 驛門臨白草,縣道入黃花。 -- 出自唐·劉禹錫·送趙中丞自司金郎轉官參山南令狐仆射幕府
- 窮巷唯秋草,高僧獨扣門。 -- 出自唐·劉禹錫·贈別君素上人詩
- 初日遍露草,野田荒悠悠。 -- 出自唐·劉禹錫·登陜州北樓卻憶京師親友
- 武皇思視草,誰許茂陵居。 -- 出自唐·劉禹錫·聞董評事疾因以書贈
- 風行能偃草,境靜不爭桑。 -- 出自唐·劉禹錫·酬鄭州權舍人見寄二十韻
- 春江千里草,暮雨一聲猿。 -- 出自唐·劉禹錫·武陵書懷五十韻
- 上國庭前草,移來漢水潯。 -- 出自唐·劉禹錫·令狐相公見示新栽蕙蘭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 里閭風偃草,鼓舞抃成雷。 -- 出自唐·劉禹錫·和楊侍郎初至郴州紀事書情題郡齋八韻
- 肯踏衡門草,唯應是友生。 -- 出自唐·劉禹錫·秋晚病中樂天以詩見問力疾奉酬
- 興發春塘草,魂交益部刀。 -- 出自唐·劉禹錫·浙西李大夫述夢四十韻,并浙東元相公酬和,
- 遠思見江草,歸心看塞鴻。 -- 出自唐·劉禹錫·令狐相公頻示新什,早春南望遐想漢中,因抒
-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 出自唐·劉禹錫·白鷺兒
- 小欄圍蕙草,高架引藤花。 -- 出自唐·劉禹錫·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 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 出自清·曹雪芹·好了歌
- 吾不如腐草,翻飛作螢火。 -- 出自唐·岑參·秋思
- 飲酒對春草,彈棋聞夜鐘。 -- 出自唐·岑參·北庭貽宗學士道別
- 發家見春草,卻去聞秋風。 -- 出自唐·岑參·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 罷起郎官草,初分刺史符。 -- 出自唐·岑參·送任郎中出守明州
- 谿水碧于草,潺潺花底流。 -- 出自唐·岑參·終南東谿中作
- 此事成蔓草,我來逢古丘。 -- 出自唐·岑參·驪姬墓下作(夷吾、重耳墓,隔河相去十三里
- 終日看本草,藥苗滿前階。 -- 出自唐·岑參·梁州對雨,懷麹二秀才,便呈麹大判官,時疾
- 出關見青草,春色正東來。 -- 出自唐·岑參·送杜佐下第歸陸渾別業
- 三月無青草,千家盡白榆。 -- 出自唐·岑參·輪臺即事
- 客舍見春草,忽聞思舊山。 -- 出自唐·岑參·送鄭堪歸東京汜水別業(得閑字)
- 知君解起草,早去入文昌。 -- 出自唐·岑參·送李司諫歸京(得長字)
- 碧砌紅萱草。 -- 出自宋·歐陽修·清平樂·小庭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