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5個字的詩句
草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山北山南草木青,杜鵑入夜不堪聽。 -- 出自宋·釋行海·送靈江住金華講院
- 方丈山中草亦靈,參差小朵結菁英。 -- 出自宋·釋行海·太后永壽寺方丈紫芝
- 長思石色草堂前,更有梅花曲水邊。 -- 出自宋·釋行海·懷希晉此山二友
- 望望東西草色新,杖藜曾逐少年身。 -- 出自宋·釋行海·經舊游
- 門逕斜斜草色深,傷春蝴蝶亦傷心。 -- 出自宋·釋行海·書野店壁
- 又見春風草色肥,鳳樓塵鎖燕飛飛。 -- 出自宋·釋行海·有所思
- □愛王家草圣蹤,獨於小篆苦留功。 -- 出自宋·釋玄寶·贈英公大師
- 言談諷詠,草木皆鮮。 -- 出自宋·釋印肅·偈頌三十首
- 石頭和尚草庵歌,試問參方會世麼。 -- 出自宋·釋印肅·頌石頭和尚草庵歌
- 南泉中水草,古錐更老倒。 -- 出自宋·釋印肅·金剛隨機無盡頌·無得無說分第七
- 佳乘兩口草標頭,共見同看水牯牛。 -- 出自宋·釋印肅·四字書窗以印實相
- 長者車來草舍榮。 -- 出自宋·釋云岫·謝天童和尚相訪
- 山月初明草樹涼,客情無奈宿巖房。 -- 出自宋·釋云岫·聞杜鵑
- 巖壑之間,草木之陽春;江湖之上,風煙之精神。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霧變豹而草木光,雷趁蛟而山石裂。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風煙濡膩,草木光舒。 -- 出自宋·釋正覺·張監(jiān)稅寫真求贊
- 吉祥長者草茸茸,香軟登機棱路通。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發(fā)心丐席求頌
- 六載將身草里埋,當時有眼幾時開。 -- 出自宋·釋智朋·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 著腳處寸草不生,著眼時佛祖掃地。 -- 出自宋·釋智朋·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 東風原上草,不覺又生春。 -- 出自宋·釋智愚·春日對鏡
- 云骨深埋草莽中,竟傳秦王試靈鋒。 -- 出自宋·釋智愚·度劍石
- 不餐欄外草,知是幾春風。 -- 出自宋·釋智愚·老融牛圖
- 煙暖溪頭草正肥,盡教牛臥晴曦。 -- 出自宋·釋智愚·牧童
- 離離雙岸草,變兮且兼綠。 -- 出自宋·釋重顯·送別陳秘丞古意
- 蕭縈茅庵草亂埋,柴扉日午尚慵開。 -- 出自宋·釋子淳·偈二十二首
- 趙州禮拜,草賊大敗。 -- 出自宋·釋宗杲·偈頌一百六十首
- 萬里無寸草,出門便是草,各自有公據。 -- 出自宋·釋宗杲·偈頌一百六十首
- 驀然識,百草頭邊露消息。 -- 出自宋·釋宗杲·偈頌一百六十首
- 泣露千般草,吟風一樣松。 -- 出自宋·釋宗杲·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 后園驢吃草,一老一不老。 -- 出自宋·釋宗杲·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 一按牛喫草,一與賊過梯。 -- 出自宋·釋宗演·頌古十七首
- 如今輥出草窠里,一個閑人天地間。 -- 出自宋·釋祖珠·題出山相
- 玉露垂青草,金鳳動白蘋。 -- 出自宋·釋祖珠·偈三首
- 豈嚼不死草,夙陪無生儔。 -- 出自宋·釋遵式·五峰合澗詩·稽留峰
- 神農乏藥草,黃帝無醫(yī)書。 -- 出自宋·舒岳祥·放言
- 歲來沙上草頭迎,歲去梅邊雪中送。 -- 出自宋·舒岳祥·餞歲行
- 書空因學草,品水為知茶。 -- 出自宋·舒岳祥·再次韻酬正仲
- 寒風偃枯草,掉尾來山巔。 -- 出自宋·宋伯仁·梅花喜神譜·小蕊一十六枝
- 青青輦路草,盡屬牧羊兒。 -- 出自宋·宋無·玉津園
- 茂陵迷亂草,禁苑暗流螢。 -- 出自宋·宋無·海上自之罘至成山覽秦皇漢武遺跡
- 元氣淋漓草木活,太陰菌蠢蟲蛇蟄。 -- 出自宋·宋無·僧見觀盡薄萄
- 故宅間多草,空船獨采菽。 -- 出自宋·宋無·憶舊寄金陵憑壽之
- 內庭才視草,同列便棲毫。 -- 出自宋·蘇頌·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賢述夢詩其間敘衛(wèi)公事
- 君無吟秋草,螢飛而露濕。 -- 出自宋·蘇籀·次韻李次仲赴巨山張舍人招贈之什
- 天臺山里草堂低,一到都城識面稀。 -- 出自宋·孫沖·送張無夢歸天臺
- 極目天涯草,凄凄奈爾何。 -- 出自宋·孫嵩·春夏之交四首
- 愿為池上草,永懷君子風。 -- 出自宋·孫素·故文定墨池分得風字
- 清霜屢降草莽衰,相與即禽真汝時,跳坡驀澗殊未已,扶桑東面推紅曦。 -- 出自宋·孫巖·繞行遇獵
- 城郭依荒草,風云帶極邊。 -- 出自宋·孫應時·海陵歲暮
- 寒蟲吟露草,此意合憐渠。 -- 出自宋·孫應時·又寄潼川漕仲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