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5個字的詩句
草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亡國生春草。 -- 出自唐·李白·金陵其二
- 深宮翳綠草,萬事傷人情。 -- 出自唐·李白·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
- 殯宮已秋草。 -- 出自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二
- 良圖委蔓草,古貌成枯桑。 -- 出自唐·李白·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
- 冀餐圓丘草,欲以還頹年。 -- 出自唐·李白·秋獵孟諸夜歸置酒單父東樓觀妓
- 六帝沒幽草,深宮冥綠苔。 -- 出自唐·李白·金陵鳳凰臺置酒
- 書帶留青草,琴堂冪素塵。 -- 出自唐·李白·題江夏修靜寺
- 忘憂或假草,滿院羅叢萱。 -- 出自唐·李白·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 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一
- 古殿吳花草。 -- 出自唐·李白·金陵其三
- 白日照綠草,落花散且飛。 -- 出自唐·李白·春日獨酌其一
- 靈跡成蔓草。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四十三
- 秦地見碧草,楚謠對清樽。 -- 出自唐·李白·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其一(一作同王昌齡
- 相思若煙草,歷亂無冬春。 -- 出自唐·李白·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
- 星離一門,草擲二孩。 -- 出自唐·李白·上崔相百憂章(時在潯陽獄)
- 行人腸斷草凄迷。 -- 出自宋·蘇軾·浣溪沙
- 相逢雖草草。 -- 出自宋·蘇軾·菩薩蠻·風回仙馭云開扇
- 家僮燒枯草,走報暗井出。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
- 歌鼓驚山草木動,簞瓢散野烏鳶馴。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踏青
- 千花與百草,共盡無妍鄙。 -- 出自宋·蘇軾·雨中看牡丹三首
- 沙泉半涸草堂在,破窗無紙風飔飔。 -- 出自宋·蘇軾·渚宮
- 沙泉半涸草堂在,破窗無紙風颸颸。 -- 出自宋·蘇軾·渚宮
- 聞道黃精草,叢生綠玉篸。 -- 出自宋·蘇軾·入峽
- 舂炊勿草草,此客未易媮。 -- 出自宋·蘇軾·貧家凈掃地
- 歸來四壁草蟲鳴,不如王江長飲酒。 -- 出自宋·蘇軾·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懷子由并崔度賢良
- 荒城古塹草露寒,碧葉叢低紅菽粟。 -- 出自宋·蘇軾·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詩贈錄呈廣倅蕭大夫
- 祝君如此草,為民已恫瘝。 -- 出自宋·蘇軾·送張天覺得山字
- 白露下眾草,碧空卷微云。 -- 出自宋·蘇軾·九月十五日觀月聽琴西湖一首示坐客
- 戰骨淪秋草,危樓倚斷霞。 -- 出自宋·蘇軾·荊州十首
- 客心何草草,里巷自嬉嬉。 -- 出自宋·蘇軾·荊州十首
- 野火燒枯草,東風動綠芒。 -- 出自宋·蘇軾·荊州十首
- 靈苗與毒草,疑似在毫發。 -- 出自宋·蘇軾·與正輔游香積寺
- 相逢衣盡草,環坐髻應髽。 -- 出自宋·蘇軾·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詩既為留三絕句于
- 淋漓十幅草兼真,玉立如山老健身。 -- 出自宋·蘇軾·附米黻所作挽詩五首
- 歲既宴兮草木腓,歸來歸來兮,黃泥不可以久嬉。 -- 出自宋·蘇軾·黃泥坂詞
- (或為予言:草木之長常在昧明間,早作而伺之,乃見其枝起數寸,竹筍尤甚。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次月中梳頭韻
- 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後風流陌上花。 -- 出自宋·蘇軾·陌上花三首
- 三徑縈回草樹蒙,忽驚初日上千峰。 -- 出自宋·蘇軾·溪堂留題
- 太玄吾懶草。 -- 出自宋·蘇軾·橫池
- 馬困嘶青草,僧留薦晚飧。 -- 出自宋·蘇軾·是日自磻溪將往陽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
- 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后風流陌上花。 -- 出自宋·蘇軾·陌上花三首(并引)
- 家童燒枯草,走報暗井出。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并敘)
- 露宿泥行草棘中,十年春雨養髯龍。 -- 出自宋·蘇軾·予少年頗知種松手植數萬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
- 如彼歲旱,草不潰茂,如彼棲苴。 -- 出自先秦·詩經·召旻
- 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里每相違。 -- 出自·毛澤東·七律·吊羅榮桓同志
-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 -- 出自唐·杜甫·飲中八仙歌
-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關道。 -- 出自唐·杜甫·潼關吏
- 野鶻翻窺草,村船逆上溪。 -- 出自唐·杜甫·復愁十二首
- 大軍載草草,凋瘵滿膏肓。 -- 出自唐·杜甫·壯游
- 鴒原荒宿草,鳳沼接亨衢。 -- 出自唐·杜甫·贈韋左丞丈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