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5個字的詩句
草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 出自明·劉基·古戍
- 嘉谷委蔓草,良田養(yǎng)蒿藜。 -- 出自明·劉基·遣懷
- 釁積千里草,禍成一星黃。 -- 出自明·劉基·煌煌京洛行
- 羈心霜下草,生態(tài)水中萍。 -- 出自明·劉基·望孤山作
- 雞鳴朝暉,草露未晞,巢烏于飛。 -- 出自明·劉基·雞鳴一首贈宗文侄
- 雞鳴夕陰,草露淋淫,鳥歸于林。 -- 出自明·劉基·雞鳴一首贈宗文侄
- 嚴霜隕奧草,蛇虺去所依。 -- 出自明·劉基·感寓(六首)
- 天鸙巢蒿草,形軀纖且微。 -- 出自明·劉基·雜詩(三十三首)
- 譬彼原上草,自死還自生。 -- 出自明·劉基·感時述事(十首)
- 嵐翠濃于草鞋夾。 -- 出自清·陳維崧·顯德寺前看楓葉
- 縱非花非草,也來蝶鬧;和煙和雨,慣引蜂忙。 -- 出自清·陳維崧·詠菜花
- 澤雉窮野草。 -- 出自漢·嵇康·與阮德如詩
- 邊[2]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 -- 出自唐·戴叔倫·調笑令·邊[2]草
-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 -- 出自唐·戴叔倫·蘇溪亭
- 舊宅秋荒草,西風客薦蘋。 -- 出自唐·戴叔倫·過賈誼宅
- 藉芳憐岸草,聞笛怨江風。 -- 出自唐·戴叔倫·長沙送梁副端歸京
- 隴遂添新草,珠還滿舊籝。 -- 出自唐·陳陶·哭王贊府
- 晨行踏忍草,夜誦得靈花。 -- 出自唐·宋之問·游法華寺
- 冪冪澗畔草,青青山下木。 -- 出自唐·宋之問·溫泉莊臥病寄楊七炯
- 故人悲宿草,中使慘晨笳。 -- 出自唐·宋之問·魯忠王挽詞三首
- 空望山頭草,草露濕人衣。 -- 出自唐·宋之問·王子喬
- 野獸眠低草,池禽浴動荷。 -- 出自唐·杜荀鶴·和吳太守罷郡山村偶題二首
- 化成風偃草,道合鼎調梅。 -- 出自唐·權德輿·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書候傳點偶書所懷,奉呈
- 豈必限宿草,含凄灑衣裳。 -- 出自唐·權德輿·從事淮南府過亡友楊校書舊廳感念愀然
- 幽興惜瑤草,素懷寄鳴琴。 -- 出自唐·權德輿·月夜江行
- 春雨能膏草木肥,就中林野碧含滋。 -- 出自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
- 小徑才分草,斜扉劣辨荊。 -- 出自唐·陸龜蒙·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
- 風余撼朱草,云破生瑤榭。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上真觀
- 誰作河畔草,誰為洞中芝? -- 出自唐·陸龜蒙·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示榮唱
- 看君馳諫草,憐我臥衡茅。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新秋言懷三十韻次韻
- 天賦識靈草,自然鐘野姿。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茶具十詠·茶人
- 野鹿眠山草,山猿戲野花。 -- 出自元·張養(yǎng)浩·雙調·雁兒落兼得令
- 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 -- 出自唐·劉希夷·相和歌辭·江南曲八首
- 舊里多青草,新知盡白頭。 -- 出自唐·劉希夷·故園置酒
- 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 -- 出自唐·杜審言·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其三
- 白鹿顧瑞草,驪龍蟠玉泉。 -- 出自唐·錢起·過瑞龍觀道士
- 況復逢青草,何妨問此心。 -- 出自唐·錢起·酬盧十一過宿
- 心死池塘草,聲悲石徑松。 -- 出自唐·錢起·歸故山路逢鄰居隱者
- 一茲風靡草,再視露盈條。 -- 出自唐·錢起·和蜀縣段明府秋城望歸期
- 雖看北堂草,不望舊山薇。 -- 出自唐·錢起·新昌里言懷
- 王孫尋芳草,步步忘路遠。 -- 出自唐·錢起·仲春晚尋覆釜山
- 徒言樹萱草,何處慰離人。 -- 出自唐·錢起·送郎四補闕東歸
- 螢光起腐草,云翼騰沉鯤。 -- 出自唐·錢起·初黃綬赴藍田縣作
- 蛩響依莎草,螢飛透水煙。 -- 出自唐·錢起·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 古井碑橫草,陰廊畫雜苔。 -- 出自唐·司空曙·過慶寶寺(一作耿湋詩,題作廢寶光寺)
- 褰裳踏露草,理鬢回花面。 -- 出自唐·李端·雜曲歌辭·春游樂二首
- 笳聲悲塞草,馬首渡關云。 -- 出自唐·李端·奉送宋中丞使河源
- 落日見秋草,暮年逢故人。 -- 出自唐·李端·送友入關
- 解帶依芳草,支頤想故山。 -- 出自唐·李端·茂陵村行贈何兆
- 日暖臨芳草,天晴憶故鄉(xiāng)。 -- 出自唐·李端·與鄭錫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