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3個字的詩句
草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柰芳草萋萋怨王孫,看江北江南,幾回青遍。 -- 出自元·吳景奎·洞仙歌 漫興
- 西池草,和夢泛晴暉。 -- 出自元·吳景奎·最高樓 寄謝國芳
- 鄉年草創供玉堂,玉堂仙人云錦裳。 -- 出自元·謝應芳·贈制筆王世超
- 江上草堂塵不到,老子心閑。 -- 出自元·邵亨貞·浪淘沙 擬遺山 浙江秋興
- 林下草堂塵不到,親枕簟,懶衣裳。 -- 出自元·邵亨貞·江城子 癸丑歲季夏下浣,信步至漁溪潘氏莊
- 陰陰草閣開尊坐,細細山云卷幔看。 -- 出自元·郯韶·龍門山中即事
- 驪山草暗墟周業,郿塢花繁失漢陵。 -- 出自元·王逢·錢塘春感六首
- 驪山草暗墟周業,郿塢花繁失漢陵。 -- 出自元·王逢·錢塘春感(六首)
- 身膏草野身土苴,語孫耰鋤莫輕把東坡楚頌存虛名,止烏作亭殊有情。 -- 出自元·王逢·寄桃浦諸故知即事(五首)
- 莊蘺草變鯨波落,苜蓿花開雁塞寒。 -- 出自元·王逢·簡林叔大都事
- 茹?草染榴紅紙,好剪凌波十幅裙。 -- 出自元·王逢·江邊竹枝詞(七首)
- 光浮草屋松窗靜。 -- 出自元·王吉昌·金盞子·翠嵐時
- 巷陌草深人住少,湖田水沒雁來遲。 -- 出自元·韓奕·秋日
- 離觴草草同傾。 -- 出自元·趙可·望海潮 發高麗作
- 綠楊草下,不記掛金魚。 -- 出自元·山主·臨江仙·漢魏周秦文武輩
- 閑水草,難免一刀憂。 -- 出自元·王哲·小重山·堪嘆環中這只牛
- 冷即草衣慵即睡。 -- 出自元·王哲·夜游宮·身向深出寄寄
- 石枕草衣偃仰,極目觀臨。 -- 出自元·王哲·夏云峰·守株林
- 認水草、便風流。 -- 出自元·王哲·雙雁兒
- 貪香草。 -- 出自元·王哲·小重山 喻牛子
- 占斷草堂風月,恬然欲對誰夸。 -- 出自元·王丹桂·朝中措 和孫圓明先生韻
- 辨百草、功顯神農,播稼穡、德布華夷。 -- 出自元·長筌子·拋球樂·細開根基妙道
- 日邊草賦。 -- 出自元·王惲·鵲橋仙·沉酣往古
- 憶昔草廬人去,郁郁風云英氣,千載到君還。 -- 出自元·王惲·水調歌頭 送王子初之太原
- 兩淮草木,一門忠孝,先聲遠暢。 -- 出自元·王惲·水龍吟 壽都督史侯,時為東平總管
- 杯盤草草樂年華。 -- 出自元·王惲·西江月 清明拜?;?,值田家野飲,有頒白者
- 春風草木變蕭森。 -- 出自元·王惲·木蘭花慢 和國范郎中見贈嚴韻
- 誰知草堂深處,清賞興尤長。 -- 出自元·王惲·水調歌頭 為仲方東園賦
- 對草草杯盤,昏昏燈火,客里京師。 -- 出自元·王惲·木蘭花慢 至元七年京師除夜,燈下與兒子孺
- 對芳草晴煙,海棠細雨,不盡離情。 -- 出自元·魏初·木蘭花慢 送張夢符治書赴召
- 寄謝草堂猿鶴,移山未要山靈。 -- 出自元·魏初·木蘭花慢 送張夢符治書赴召
- 西溪草書風雨會飲之句,柳溪復出燕脂井闌之制,遵晦恕齊道古今之事,頤軒歌樂府之章,某雖不才亦嘗浮鐘舉白,鼓噪其旁,一談一笑,不覺竟 -- 出自元·張之翰·沁園春 不肖掾內臺,時西溪王公為侍御史,
- 天然草軟平勻。 -- 出自元·劉敏中·清平樂 大德癸卯,奉使宣撫山北遠東道,五
- 風煙草*,滿意一川平綠。 -- 出自元·劉因·風中柳 飲山亭留宿
- 裙腰草。 -- 出自元·張雨·憶秦娥·蘭舟小
- 問瑤草、應憐短發。 -- 出自元·張雨·東風第一枝 玉簪
- 東風草堂飛燕子。 -- 出自元·張可久·清江引
- 碧云草就關心句,信到吟詩解嘆 -- 出自元·謝醉庵·鷓鴣天·睡思才消賴有茶
- 深入草木皆佛性,斷續溪聲初引睡。 -- 出自近代·陳三立·琴初貞長劍丞過湖居偕往看桂花滿覺隴遂至理
- 平泉草木風煙外,杜曲桑麻雨露中。 -- 出自明·張以寧·太平太傅致仕(即賀相也)
- 辛苦草《太玄》,徒為廉藺嗤。 -- 出自明·貝瓊·送潘時雍歸錢塘
- 六陵草沒迷東西,冬青花落陵上泥。 -- 出自明·貝瓊·穆陵行(并序)
- 風吹草低牛羊見,更有誰能敕勒歌。 -- 出自清·方文·都下竹枝詞
- 郊園草已遍,雜卉駐余春。 -- 出自明·袁凱·京師歸別業
- 江上草堂風物幽,江花紅白滿汀洲。 -- 出自明·袁凱·寄題馬氏草堂兼柬黃二秀才
- ”惻惻草野中,行哭聲正悲。 -- 出自明·徐禎卿·猛虎行
- 空傳草草一行書,誰寄遙遙千里嘆。 -- 出自明·徐禎卿·榆塞嘆
- 雨過草木好,夜來池館清。 -- 出自明·唐順之·宿游塘書懷
- 唯勁草,仍無悔。 -- 出自近代·汪精衛·走意一章
- 嵩云草草失前期,佐主無才鬢有絲。 -- 出自宋·張詠·峽路阻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