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3個(gè)字的詩句
草在第三個(gè)字的詩句
- 人言草沒孤山冢,從此梅花不要詩。 -- 出自宋·方岳·逢梅
- 莫計(jì)草間狐兔盡,關(guān)河久已失耕桑。 -- 出自宋·方岳·觀諸北子射石孫七齡亦能二十四步四十的
- 緬懷草堂云,春風(fēng)動(dòng)芹藻。 -- 出自宋·方岳·寄題朱塘晦翁亭
- 中間草屋眠者誰。 -- 出自宋·方岳·扣角
- 沙場(chǎng)草青胡運(yùn)衰,軍書抵急飛塵埃。 -- 出自宋·方岳·排門夫
- 祁山草木皆精神,祁山人材方氣魄。 -- 出自宋·方岳·題義約
- 蝌蚪草泥文字古,蝸涎蘇壁篆書精。 -- 出自宋·方岳·效演雅
- 人倚草亭今夜月,天開山市晚晴圖。 -- 出自宋·方岳·次韻貽侄
- 鷗沙草長連江暗,蟹舍潮回帶雨腥。 -- 出自宋·方岳·簡季桐廬
- 庭綠草纖纖,邊州白露沾。 -- 出自唐·項(xiàng)斯·龍州與韓將軍夜會(huì)
- 不知草木承何異,但見江山長帶春。 -- 出自宋·伍喬·觀山水障子
- 生慧草。 -- 出自元·馬鈺·金蓮出玉花 拆木字起
- 看青草、紅芳斗春。 -- 出自元·劉秉忠·太常引·青山憔悴鎖寒云
- 忘憂草,含笑花,勸君聞早冠宜掛。 -- 出自元·白樸·【雙調(diào)】慶東原
- 豈惟草堂詩止瘧,妙句亦可蘇痿淋。 -- 出自明·宋濂·次劉經(jīng)歷韻
- 平原草色著霜初,試閱天閑萬乘余。 -- 出自清·乾隆·閱馬
- 取譬草木。 -- 出自魏晉·曹攄·贈(zèng)韓德真詩
- 江上草亭新卜筑,已聞?chuàng)P子著書成。 -- 出自明·李東陽·九峰書屋和曹時(shí)和韻
- 西湖草木雖同土,北寺煙霞自一家。 -- 出自宋·白珽·題如鏡凈講師房
- 雷塘草綠人安在,曾見黃奴坐井時(shí)。 -- 出自宋·鮑壽孫·維揚(yáng)懷古
- 閒尋草藥防醫(yī)病,廣施仙方為濟(jì)人。 -- 出自宋·貝守一·適意
- 陰陽草昧風(fēng)氣閉,蒼梧日落天鴻蒙。 -- 出自宋·陳普·夜臺(tái)
- 幸隨草木酣秋色,晚節(jié)黃花別立根。 -- 出自宋·陳普·謝巖上張伯春伯齊兄弟子侄惠生日詩
- 廓清草萊辟,櫛沐瘡痍愈。 -- 出自宋·陳普·朱文公
- 禹甸草荒昏霧遍,漢宮花夢(mèng)晝?cè)坪ā? -- 出自宋·諶祜·句
- 頭戴草鞋重漏泄,知恩者少負(fù)恩多。 -- 出自宋·釋安永·頌古三十一首
- 唯言草異生巖谷,更說天涯泛海津。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山間草木即靈餌,含英茹實(shí)資長年。 -- 出自宋·楊時(shí)·假山
- 客來草草治杯盤,道與家人勿憚煩。 -- 出自宋·曾豐·中都之嘉會(huì)門陳亦顏為堂日城南書院取韓文公
- 春隨草木高低到,氣并乾坤里外通。 -- 出自宋·曾豐·觸目
- 花縣草池漪且淥,疑自鑒湖分一曲。 -- 出自宋·曾豐·鏡香
- 形容草木魚蟲意,雖妙猶為墮于藝。 -- 出自宋·曾豐·前高涼推官陳漢臣惠佳什索俚編不可虛辱授之
- 芒芒草色木方枯,泱泱乾坤氣又噓。 -- 出自宋·曾豐·庚戌長至稚子杓覓詩賦一篇警之
- 羞隨草木腐,樂與汗漫游。 -- 出自宋·曾豐·飛蓬自解
- 千山草木收元?dú)猓f里乾坤入太陰。 -- 出自宋·曾豐·十一月六日雨至次月一日始霽
- 帝圖草創(chuàng),皇業(yè)初開。 -- 出自隋··郊廟歌辭·武后享清廟樂章十首·第六送文舞
- 江南草長鶯飛日,游子離邦去里情。 -- 出自清·黃景仁·將之京師雜別
- 涼哉草木腓,白露沾人衣。 -- 出自唐·孫逖·葛山潭
- 日斜草遠(yuǎn)牛行遲,牛勞牛饑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歸還向牛邊臥。 -- 出自明·高啟·牧牛詞
- 牛羊草漫野,大帳天山下。 -- 出自明·高啟·呵那瑰
- 江南草長蝴蝶飛,白馬新自燕山歸。 -- 出自明·高啟·吳中逢王才南歸
- 客愁草草不易除,世事茫茫本難料。 -- 出自明·高啟·次韻答朱冠軍游西城之作
- 沅湘草木共憔悴,幽蘭何足九畹滋。 -- 出自宋·晁說之·題鄜州牡丹
- 王孫草向荒城短,驛使梅因戰(zhàn)陣回。 -- 出自宋·晁說之·痛心
- 詎惜草草別,但嗟言負(fù)意。 -- 出自宋·晁說之·送斯立入京
- 詩多草木名,箋疏欲諄諄。 -- 出自宋·謝枋得·謝劉純父惠木綿布
- 休草草,認(rèn)題錯(cuò)。 -- 出自宋·劉克莊·賀新郎·淺把宮黃約
- 門外草,欲迷路。 -- 出自宋·劉克莊·賀新郎·身畔無絲縷
- 小小草庵無寶貝,何必神呵鬼守。 -- 出自宋·劉克莊·念奴嬌·戲衫拋了
- 閉了草廬長嘯。 -- 出自宋·劉克莊·水龍吟·先生放逐方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