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草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獨客年年如旅雁,行人草草似驚鴻。 -- 出自元·郯韶·虞山道中有懷
- 日宴炊煙分井臼,春前草色上階除。 -- 出自元·郯韶·次玉山分題韻(二首)
- 文化有余戎事略,銅駝草露不勝情。 -- 出自元·王逢·錢塘春感六首
- 王當(dāng)是時戢武功,指顧草樹生春風(fēng)。 -- 出自元·王逢·淮安忠武王箭歌題垂虹橋亭
- 吳甸土寒黃耳魄,秦山草歇白蛇腥。 -- 出自元·王逢·同誼書記游查山留題凈無染西南林壑
- 夜深鮫宮屏機杼,風(fēng)吹草寒髑髏語。 -- 出自元·王逢·趙氏雙珠辭
- 待鋒車趣召,玉堂揮翰,草金鑾制。 -- 出自元·馬需庵·水龍吟 贈人二首 以上三首見永樂大典三千零
- 隱隱迢迢,霏霏拂拂,蔓草寒煙秋色。 -- 出自元·凌云翰·蘇武慢·身在云間
- 莫夸有如神句,鳴禽春草。 -- 出自元·楊弘道·六國朝 以上四庫珍本小亨集卷五
- 曉日繁臺古寺,春風(fēng)碧草宮墻。 -- 出自元·王惲·木蘭花慢 至元十七年上巳日,同西溪公飲鎮(zhèn)
- *馬長安清貴,留連春草池塘。 -- 出自元·王惲·木蘭花慢 憲臺諸公九日登高墅遠風(fēng)臺,侍御
- 未見山中歷日,夢中池草先青。 -- 出自元·袁易·風(fēng)入松 和張玉田閏元夕(趙本調(diào)誤作醉花陰
- 人爭羨,青鬢未饒,恩袍草色光凝。 -- 出自元·朱唏顏·書錦堂 壽孔竹所
- 玉殿傳宣,金鑾陪宴,屢草九重丹詔。 -- 出自元·虞集·蘇武慢 鳴鶴馀音全真馮尊師,本燕趙書生,
- 潴為潭水清且深,苔痕草色浸蒼翠。 -- 出自近代·陳三立·王家坡觀瀑
- 魔舞奪閑地,猶留玩芳草。 -- 出自近代·陳三立·暮春抵滬同大武伯夔子言游半淞園泛舟小溪作
- 深藏陵墓聳危塔,分晴草樹猶離披。 -- 出自近代·陳三立·七月十三日偕寬仲宗武登倉園新樓憑眺至月上
- 發(fā)興攜為玲瓏游,魂迎草樹初旭朗。 -- 出自近代·陳三立·庸庵尚書至自滬三月八日攜猶子子式命汽車招
- 有地甌脫海之角,蒙籠草樹雜花藥。 -- 出自近代·陳三立·為甘翰臣題非園圖
- 千年融結(jié)豈易得,峨眉草木今猶枯。 -- 出自明·張以寧·題饒良卿所藏界畫黃樓圖
- 退之作傳聊為戲,子云草《玄》真好奇。 -- 出自明·貝瓊·苕溪陸文寶挾筆過云間持卷求余言而一時縉紳
- 過寒梅樹白全少,入臘草牙青漸生。 -- 出自宋·張弋·舍州歲暮
- 寄言主人道,結(jié)客毋草草。 -- 出自明·袁凱·門有車馬行
- 駕出東南正好春,山中草木更精神。 -- 出自明·袁凱·南京口號(五首)
- 鳴鸝欲亂花發(fā)齊,江南草長綠葉萋。 -- 出自明·徐禎卿·擬蕭子顯春別曲(四首。以下迪功五集)
- 吾愛陶彭澤,出處皆草草。 -- 出自明·李流芳·南歸詩十八首
- 千里青青百草齊,牛官草上替牛饑。 -- 出自·聶紺弩·放牛之二
- 紗窗掛戶明月空,階前草深鳴細蟲。 -- 出自宋·張詠·緝書齋
- 洛宅均中景,涂山采舊草。 -- 出自宋·宋庠·冬至觀兩宮盛禮憂奏御
- 天涯遙相望,離思何草草。 -- 出自宋·宋庠·歲暮北亭懷子京宛丘二首
- 手裹璆琳枝,不換徑寸草。 -- 出自宋·石介·送張革從道謁千乘縣田秘丞京
- 我聞張侯者,其人非草草。 -- 出自宋·石介·送李生謁張侯
- 見說昆侖關(guān)北畔,曾將草木作人形。 -- 出自宋·陶弼·順應(yīng)廟
- 月殿轉(zhuǎn)香風(fēng),云根長瑤草。 -- 出自宋·項安世·大人生朝代諸兒五首以春風(fēng)花草香為韻
- 空桑視湯幣,不博一介草。 -- 出自宋·項安世·隆中次吳襄陽韻二首
- 昔訪廬山惠遠家,尋春草木未萌芽。 -- 出自宋·王铚·頃在廬山與故友可師為詩社嘗次韻和予詩云中
- 雨昏山遠行人恨,日暮草長幽鳥聲。 -- 出自宋·王铚·送郭壽翁還廬陵
- 風(fēng)清月到床,露白蟲鳴草。 -- 出自宋·張嵲·宿歸仁寺三首
- 江頭醉罷日將落,芊眠草色生長煙。 -- 出自宋·張嵲·閩中早春
- 今年梅花開,勸君休草草。 -- 出自宋·張嵲·覺道同玩梅
- 庾翼神明還舊觀,蕺山草樹見揮毫。 -- 出自宋·張嵲·有感二首
- 但酒勝如水,但花勝如草。 -- 出自宋·陳傅良·止齋曲廊初成
- 今年上溪船,濡露金華草。 -- 出自宋·陳傅良·哭呂伯恭郎中舟行寄諸友
- 更有何人吹笛,空余春草關(guān)愁。 -- 出自宋·章甫·太湖秋晚
- 朝有宣力賢,愛惜莫草草。 -- 出自宋·張镃·雜興
- 驅(qū)鶴松門去卻回,似知草際有香來。 -- 出自宋·張镃·梅
- 煨芋室中殊可憐,半碗草茶不直錢。 -- 出自宋·張镃·張郎中尤少卿相繼過訪未果往謝先成古詩寄呈
- 風(fēng)乎野水濱,夕陽轉(zhuǎn)芳草。 -- 出自宋·葉茵·春詠
- 肯向席門尋孺子,更能草具重茅容。 -- 出自宋·裘萬頃·用前韻謝伯量過訪山中
- 升堂忽起敬,先正事超草。 -- 出自宋·劉宰·東禪百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