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在第8個字的詩句
茅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素屏開白云,稱我茅檐陋。 -- 出自宋·蘇轍·畫學董生畫山水屏風
- 家在翠屏山下住,茅廬雖小可容身。 -- 出自宋·戴復古·次韻杜運使見贈
- 芋圃蔬畦接井湄,茅檐四面槿籬圍。 -- 出自宋·戴復古·次韻盧申之正字野興
- 墨雨淋漓天地黑,茅山十日飛霹靂。 -- 出自元·王冕·贈楊仲開畫圖引
- 小橋依約野色遠,茅廬隱映林影空。 -- 出自元·王冕·司馬氏藏唐子華山水扇畫
- 嘗嗟秋蓬轉,未有茅屋據。 -- 出自宋·曾鞏·南源莊
- 繼沂公勛業,東平茅土。 -- 出自元·元好問·喜遷鶯·清和時序
- 石林萬古不知暑,茅屋四鄰惟有云。 -- 出自元·元好問·石門
- 人力茍不至,不如茅與茨。 -- 出自明·劉基·感懷二十四首
- 今日路傍桑滿畦,茅屋苦寒中夜啼。 -- 出自明·劉基·畦桑詞
- 栗里何時歸白發,茅檐幾處起青煙。 -- 出自明·劉基·雪中有懷章三益葉景淵
- 茅亭客到多稱奇,茅亭之上難題詩。 -- 出自唐·杜荀鶴·題汪氏茅亭
- 少見修行得似師,茅堂佛像亦隨時。 -- 出自唐·杜荀鶴·題覺禪和
- 何事輕舟近臘回,茅家兄弟欲歸來。 -- 出自唐·陸龜蒙·送潤卿還華陽
- 蕙帶又聞寬沈約,茅齋猶自憶王微。 -- 出自唐·陸龜蒙·酬襲美夏首病愈見招次韻
- 是舍人才調,猶采茅、紫芝峰。 -- 出自宋·無名氏·八寶妝·是舍人才調
- 篙師力盡客破膽,茅屋老翁方醉眠。 -- 出自宋·無名氏·歸州竹枝詞
- 山木暮蒼蒼,風凄茅葉黃。 -- 出自宋·梅堯臣·猛虎行
- 目看瓜步云,心近茅家洞。 -- 出自宋·梅堯臣·高士王君歸建業
- 但能風雨蔽,何惜茅蓬苫。 -- 出自宋·梅堯臣·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一田廬
- 半滅竹林火,數聞茅屋雞。 -- 出自宋·梅堯臣·早至穎上縣
- 出門并轡至山店,茅屋揭盡余尺椽。 -- 出自宋·梅堯臣·送師厚歸南陽會天大風遂宿高陽山寺明日同至
- 蛇為鄰,虎為陬,丹茅苦竹深幽幽。 -- 出自宋·梅堯臣·送張太博通判袁州
- 何為空郊獨坐一茅屋,深如魚潛遠蛇伏。 -- 出自宋·晁補之·鄧御夫秀才為窟室戲題
- 橘棟兮梅宇,紛瓊茅兮被南榮。 -- 出自宋·晁補之·維夫君兮桂舟一首送梁正受歸汶陽
- 兩山合秀水流中,茅屋相忘松竹叢。 -- 出自宋·陳著·醉中示梅山弟二首
- 菊花數本竹邊路,茅屋幾閒溪外山。 -- 出自宋·陳著·題雪竇西麓庵
- 兩岡銜口水流唇,茅屋三間松四鄰。 -- 出自宋·陳著·梅山弟池邊醉吟
- 芹藻泛泛隨波濤,茅葦彌望誰其薅。 -- 出自宋·陳著·送陳笠峰路教之燕
- *外地偏塵遠,結茅小隱,事事俱休。 -- 出自元·姬翼·玉蝴蝶 村居
- 秋砧響落木,共坐茅君家。 -- 出自唐·顧況·題盧道士房
- 佳節妻兒具樽酒,茅齋斟酌慰愁翁。 -- 出自宋·張耒·至日有感二首
- 風嚴無聲掠樹過,茅檐飛霰鳴策策。 -- 出自宋·張耒·雪中狂言五首
- 豈知崎嶇黃土崗,茅屋蘆籬風雨折。 -- 出自宋·張耒·聞紅鶴有感
- 廬岳高僧留偈別,茅山道士寄書來。 -- 出自唐·皇甫冉·秋日東郊作
- 平生萬事過,所欠茅一把。 -- 出自宋·陳與義·歲華
- 雨蒙村落野梅黃,茅閣長吟水氣涼。 -- 出自宋·寇準·夏夜閑書
- 茜旆動驅千百騎,茅亭才著兩三人。 -- 出自宋·魏野·酬和知府李殿院見訪之什往來不休因成四首
- 未入柴扉即下車,茅齋揮塵緩論書。 -- 出自唐·朱長文·奉謝司封使君宴公臨顧園居
- 煙生竹町深,月出茅廬靜。 -- 出自宋·韓維·九日客散西軒
- 向瓊臺雙闕,結間茅屋,坐千峰頂。 -- 出自宋·葛長庚·水龍吟·層巒疊巘浮空
- 殘雪初清月正明,茅檐自雨竹窗晴。 -- 出自宋·方岳·春日雜興
- 屠蘇只對梅花飲,茅屋竹籬春意多。 -- 出自宋·方岳·元日
- 夢寒飛過江南岸,茅屋依然竹徑斜。 -- 出自宋·方岳·約黃成之觀瓊花予不及從以詩代簡
- 江鄉十月稻成熟,茅屋一燈山寂寥。 -- 出自宋·方岳·次韻山居
- 得非老龍公,憫念茅屋破。 -- 出自宋·方岳·雨望
- 三杯徑醉客歸去,茅檐曝背溫如春。 -- 出自宋·方岳·諭俗
- 山明水秀,清勝宜茅屋。 -- 出自元·劉秉忠·洞仙歌·倉陳五斗
- 塞上紅山映碧池,茅亭望斷柳絲絲;臨風莫問秋消息,雁不思歸花落遲! -- 出自·老舍·內蒙即景 九
- 通宵到晚不得寐,茅屋欲破愁嵯峨。 -- 出自明·李東陽·早朝遇雨道中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