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在第6個字的詩句
茅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一株乃肯臨茅舍。 -- 出自宋·祝穆·賀新郎·此木生林野
- 蔬園依水石,茅屋帶煙霞。 -- 出自宋·留元崇·茶園
- 寒林無剩葉,茅舍各成村。 -- 出自宋·王柏·舟中和葉圣予三首
- 俯仰天地間,茅甲盡摧折。 -- 出自宋·王柏·和易巖春雪韻
- 松磴規模古,茅檐日月新。 -- 出自宋·王柏·題適莊茅亭
- 疊巘云煙表,茅檐竹樹中。 -- 出自宋·王柏·題潘氏山水壁
- 欲揀青巒問茅舍,秋山一樣白云封。 -- 出自宋·周弼·寄云泉僧永頤
- 待向山椒結茅屋,更添偉觀占江湖。 -- 出自宋·姚勉·再題小西湖
- 沽酒聊牽睡,茅柴醉不成。 -- 出自宋·姚勉·山市
- 蓋頭不思戀茅屋,負笈無拜夫子宮。 -- 出自宋·王奕·贄見五峰燕先生
- 荒縣民無廬,茅竹畢繕事。 -- 出自宋·蒲壽宬·七愛詩贈程鄉令趙君·漢堂邑令鐘離意
- 乃歌曰:不編茅兮住白云,不脫蓑兮臥黃犢。 -- 出自宋·柴元彪·擊壤歌
- 每恨微官縛,茅山負夙盟。 -- 出自宋·仇遠·正月二十四日送廉使出郊
- 一灣新綠護茅廬,草細泥忪已可鋤。 -- 出自宋·仇遠·春日田園雜興
- 風英掩映枯茅把,勾引行人覓酒流。 -- 出自宋·董嗣杲·槿花
- 是時涼云閣,茅屋雞互鳴。 -- 出自宋·董嗣杲·曉出西門問程廬山回懷云翁
- 香火崇雙廟,茅茨入半川。 -- 出自宋·張埴·解舟下石櫃
- 行看裂土分茅,朱顏青鬢,好稱腰橫玉。 -- 出自宋·鄭達可·念奴嬌·嫩涼如水
- 暝煙有客投茅舍,春水無人渡板橋。 -- 出自宋·王炎·雨中山行
- 昔聞羊叔子,茅屋在東渠。 -- 出自唐·李德裕·憶平泉山居,贈沈吏部一首
- 我公用諧,苴茅杖節。 -- 出自唐·盧肇·漢堤詩
- 白云深處葺茅廬,退隱衡門與俗疏。 -- 出自唐·劉滄·題桃源處士山居留寄
- 石澗新蟬脫,茅檐舊燕窠。 -- 出自唐·李山甫·酬劉書記見贈
- 歌樂聽常稀,茅亭靜掩扉。 -- 出自唐·李洞·遷村居二首
- 亂云堆里結茅廬,已共紅塵跡漸疏。 -- 出自唐·李九齡·山中寄友人
- 忽因風月思茅嶺,便挈琴樽上葉舟。 -- 出自·李中·送致仕沈彬郎中游茅山
- 垂楊界官道,茅屋倚高坡。 -- 出自唐·徐鉉·寒食宿陳公塘上
- 羨子清吟處,茅齋面碧流。 -- 出自唐·徐鉉·送荻栽與秀才朱觀
- 羨子清吟處,茅齋面碧清。 -- 出自唐·徐鉉·送荻柴與秀才朱觀
- 他日飚輪謁茅許,愿同雞犬去相隨。 -- 出自唐·徐鉉·贈奚道士
- 他日飆輪謁茅許,愿同雞犬去相隨。 -- 出自唐·徐鉉·贈奚道士(含象)
- 當年巧匠制茅亭,臺館翚飛匝郡城。 -- 出自唐·詹敦仁·余遷泉山城,留侯招游郡圃作此
- 劍佩已深扃,茅為岳面亭。 -- 出自唐·尚顏·寄華陰司空侍郎
- 竹籬疏見浦,茅屋漏通星。 -- 出自唐·陳蓬·句
- 我為異物蓬茅下,君已乘軺氣勢豪。 -- 出自唐·李微·無題
- 菖杏春風后,茅茨野水頭。 -- 出自元·李齊賢·巫山一段云 白岳晴云
- 縛數椽、低低茅舍,也勝華屋。 -- 出自元·沈禧·滿江紅 詠全溪清隱
- 中有隱居人,茅屋數間而已。 -- 出自元·王容溪·如夢令 朱存理鐵網珊瑚卷四
- 誰來為我借茅廬。 -- 出自元·謝應芳·西江月 題畫
- 待霜橋梅破,茅堂酒暖,放船速客延□暉。 -- 出自元·邵亨貞·紅林檎近 冬雨晚晴,次謝士英韻
- 甲第多荒址,茅茨獨老翁。 -- 出自元·陶宗儀·南村雜賦(六首)
- 被風扇作荒茅聚。 -- 出自元·梵琦·漁家傲·聽說娑婆無量苦
- 墟落依林莽,茅廬出短墻。 -- 出自元·高士談·村行
- 榆柳清陰下,茅亭近水湄。 -- 出自元·馮子翼·小輔茅亭新成
- 桑柘周圍,菅茅低架,且喜水親山近。 -- 出自元·景覃·鳳棲梧 以上三首見中州樂府
- 故山歸去有茅廬,任束置 -- 出自元·王惲·鵲橋仙·金鑾視草
- 愛村居、數間茅屋。 -- 出自元·劉因·風中柳 飲山亭留宿
- 啁喳嬌燕語茅茨。 -- 出自元·張可久·風入松 三月三西郊即事
- 莫忘圖中破茅屋,卻灰飛盡待歸耕。 -- 出自近代·陳三立·題秉三先人熊翁所畫卷
- 驚羅晚雀同茅宇,爭席春農伴茗杯。 -- 出自宋·宋庠·和子京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