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在第4個字的詩句
茅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云間三茅峰,圜立儼相向。 -- 出自明·張以寧·游句容同林景和縣尹子尚規登僧伽塔賦
- 開士誅茅五老峰,手植匡山百萬松。 -- 出自清·康有為·夜宿海會寺贈至善上人
- 丘中有茅宇,賤子所自治。 -- 出自明·袁凱·茅宇
- 因君訪茅屋,相送到江城。 -- 出自明·唐順之·丹陽別王道思
- 地僻誅茅后,堂幽搆廈馀。 -- 出自宋·宋庠·次韻和北京太師丞相潞國公創作茅齋之什
- 矛本草茅士,世無鐘鼎榮。 -- 出自宋·宋庠·留別知郡職方楊員外
- 楚匭貢茅紛騎置,蜀艘移粟蔽江流。 -- 出自宋·宋庠·送職方張員外領荊湖北漕
- 君有誅茅地,重歸一畝宮。 -- 出自宋·宋庠·題李洗馬歸歟堂
- 初登黃茅嶺,稍入青箬霧。 -- 出自宋·項安世·二十日步上方廣寺觀蓮華峰云氣異甚
- 閹童裂茅土,儇子執魁柄。 -- 出自宋·宗澤·渭南道中逢二蜀兵出印本手詔司馬溫公范文
- 無人結茅茨,有客契心賞。 -- 出自宋·張嵲·渡溪水
- 野盡盡茅茨,山田多瘠鹵。 -- 出自宋·張嵲·和張簿韻
- 疏籬隱茅茨,置屋何幽深。 -- 出自宋·張嵲·題景溫筠居
- 但得誅茅臨澗水,長年飲酒詠離騷。 -- 出自宋·張嵲·夜坐讀離騷
- 野老誅茅寧有意,一生身在翠微中。 -- 出自宋·張嵲·竹山道中
- 牛臥黃茅岡底,鷺歸紅葉村邊。 -- 出自宋·朱槔·折山道中六言寄涌翠道人
- 籃輿過茅屋,無異同條生。 -- 出自宋·章甫·簡查仲明
- 一把香茅千個玉,不妨邂逅揖蘇仙。 -- 出自宋·張镃·綠筠軒舊在於潛寂照寺今移立縣治之東竹間鑿
- 數椽上茅茨,基結稱廣陋。 -- 出自宋·敖陶孫·寄題龔立道農隱堂
- 我屋方茅下,君家閩楚交。 -- 出自宋·劉宰·丁亥冬感懷寄趙章泉三首
- 昔朅三茅君,蹇步窮躋攀。 -- 出自宋·劉宰·懷茅山寄句容江大夫
- 慚愧三茅老兄弟,一生木石草為衣。 -- 出自宋·劉宰·贈凌山人二首
- 我家三茅峰,一室倚青峭。 -- 出自宋·劉宰·松風軒晚望
- 峨峨三茅峰,秀出云雨上。 -- 出自宋·劉宰·送友人歸茅山
- 君不見茅屋下,四壁床敷窄。 -- 出自宋·劉宰·用前五字韻趣劉圣與建第
- 見說誅茅地,江頭只數間。 -- 出自宋·趙汝鐩·送彥東還湘
- 三四間茅屋,回環水石清。 -- 出自宋·趙汝鐩·莊居
- 山中破茅屋,日日是秋風。 -- 出自宋·羅公升·七絕句
- 書生破茅屋,展轉長夜半。 -- 出自宋·連文鳳·秋雨嘆
- 便欲誅茅隱,何山有紫芝。 -- 出自宋·林景熙·雪后
- 虎嘯黃茅地,鴉屯白骨田。 -- 出自宋·艾可翁·兵火后野望
- 何當結茅室,長在水簾前。 -- 出自·王禹·谷簾泉
- 斜陽過茅屋,郎亦采樵歸。 -- 出自宋·孔武仲·關山五首
- 自我來茅山,春霧撥不開。 -- 出自明·沈周·移席茅山東頂徐永年避酒而去作歌嘲之
- 憶自分茅日,王田半郢疆。 -- 出自明·吳國倫·郢中雜歌四首
- 猗嗟三茅,得自初成。 -- 出自宋·蔡卞·詠茅山元符萬寧宮
- 此地有茅屋,我行尋白鷗。 -- 出自宋·蔡肇·慎思說家山之勝用其語得詩
- 收得三茅風雨樣,高堂六月是冰壺。 -- 出自宋·蔡肇·題三茅風雨圖
- 買山誅茅草,繞屋植桑柘。 -- 出自宋·晁公溯·聞范道卿將赴試成都作此勉之
- 紆軫衡茅過招邀,寘之學海滄海潏。 -- 出自宋·陳淳·用敖教所贈詩韻送行
- 亂草枯茅町疃場,寒風捲地日荒荒。 -- 出自宋·陳巖·劉世疏庵
- 至言啟茅塞,予方日孜孜。 -- 出自宋·程端蒙·送次卿兄還新安
- 多載事茅君,麻衣與葛巾。 -- 出自宋·鄧道樞·送林道士歸茅山
- 遷非拔茅進,愛豈揠苗為。 -- 出自宋·刁繹·雨后城上種蜀葵效轆轤體聯句
- 西園小茅屋,知復幾時歸。 -- 出自宋·范浚·避盜泊舟武康遠光亭下與同行分和杜工部詩傷
- 相鼠與茅鴟,宜鑒詩人刺。 -- 出自宋·范質·誡兒侄八百字
- 間或遇茅舍,呻吟遺稚老。 -- 出自宋·方回·路傍草
- 何如醉茅柴,霞外鼾鼻齁。 -- 出自宋·方回·七十五翁吟
- 玉堂亦茅舍,未易得疎親。 -- 出自宋·方蒙仲·以詩句詠梅·一樹橫斜獨可人
- 鑿石誅茅四十年,棱層寶構出諸天。 -- 出自宋·富臨·紫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