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在第4個字的詩句
茅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除地編茅作小亭,一川風露對青冥。 -- 出自宋·陸游·小亭
- 疏疏屋茅漏,獵獵窗紙破。 -- 出自宋·陸游·短景
- 嘆息黃茅擁故丘。 -- 出自宋·陸游·行飯至湖桑堰東小市
- 養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 出自魏晉·陶淵明·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
- 篁竹荒茅五畝余,生涯山蕨與泉魚。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酬吳彥珍見寄二首
- 竹里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 -- 出自宋·王安石·竹里
- 呼兒取茅竹,不借鄉人力。 -- 出自宋·王安石·和圣俞農具詩十五首其一田廬
- 楓樹隱茅屋,橘林系漁舟。 -- 出自唐·岑參·送許拾遺恩歸江寧拜親
- 村墟翳茅竹,孤煙起晨烹。 -- 出自宋·秦觀·和孫莘老題召伯斗野亭
- 此時蓬茅下,去心劇於癢。 -- 出自宋·秦觀·山陽阻淺
- 乍結香茅祈福壽,更纏金縷貢芳新。 -- 出自宋·晏殊·端午詞·御閣
- 野客思茅宇,山人愛竹林。 -- 出自唐·王勃·贈李十四四首
- 他年一茅屋,公肯訪荒涼? -- 出自宋·楊萬里·送傅安道郎中將漕七閩二首
- 臘月黃茅猶爾許,不知八月卻何如。 -- 出自宋·楊萬里·瘴霧
- 夾路黃茅與樹齊,人行茅里似山雞。 -- 出自宋·楊萬里·憩楹塘驛二首
- 只個新茅店,分明是水亭。 -- 出自宋·楊萬里·過獺橋湖
- 炊煙戀茅店,飛出卻飛還。 -- 出自宋·楊萬里·早炊楊家塘
- 風黖秋茅葉,煙埋曉月輪。 -- 出自唐·元稹·和樂天送客游嶺南二十韻
- 紅樹黃茅野老家,日高山犬吠籬笆。 -- 出自明·唐寅·山居客至圖
- 稽首中茅司命君,四葉秉符調玉燭。 -- 出自宋·周邦彥·宿靈仙觀
- 夜鹿伴茅屋,秋猿守栗林。 -- 出自唐·張籍·寄紫閣隱者
- 暗中拽茅鞭,??倮足朱行戚戚。 -- 出自唐·孟郊·弦歌行
- 方思結茅地,歸息期暮年。 -- 出自唐·韋應物·經少林精舍,寄都邑親友
- 披衣出茅屋,盥漱臨清渠。 -- 出自唐·韋應物·寄馮著
- 日出照茅屋,園林養愚蒙。 -- 出自唐·韋應物·答暢校書當
- 借地結茅棟,橫竹掛朝衣。 -- 出自唐·韋應物·題鄭拾遺草堂
- 風雨飄茅屋,蒿草沒瓜園。 -- 出自唐·韋應物·答僴奴、重陽二甥(僴奴趙氏甥伉,重陽崔氏
- 請題在茅棟,留坐于石榻。 -- 出自唐·皮日休·二游詩·任詩
- 舍前架茅茨,爐香坐僧禪。 -- 出自宋·黃庭堅·過致政屯田劉公隱廬
- 顧惟蓬茅陋,豈能屈東床。 -- 出自宋·黃庭堅·寄傅君倚同年
- 泰來拔茅連,井收寒泉冽。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斌老冬至書懷示子舟篇末見及之作因以贈
- 墻東破茅屋,排去收遺址。 -- 出自宋·蘇轍·葺居五首
- 真能訪茅屋,屣履試將迎。 -- 出自宋·蘇轍·贈史文通奉議二首
- 西山有茅屋,鋤櫌本吾事。 -- 出自宋·蘇轍·登南城有感示文務光王遹秀才
- 逝將老茅屋,何幸繼前軌。 -- 出自宋·蘇轍·送交代劉莘老
- 歸去守茅屋,道成要有年。 -- 出自宋·蘇轍·送楊騰山人
- 歸來理茅屋,對客食藜蒸。 -- 出自宋·蘇轍·再次前韻示元老
- 吾家老茅屋,破漏尚可住。 -- 出自宋·戴復古·大熱五首 其四
- 身在草茅憂社稷,恨無毫發補乾坤。 -- 出自宋·戴復古·思歸
- 一生賦茅屋,幾度換桃符。 -- 出自宋·戴復古·歲暮書懷寄林玉溪
- 依山結茅廣,摘草當園蔬。 -- 出自宋·戴復古·歸舟已具李憲樓倉有約盜賊梗道見避亂者可憐
- 連歲修茅屋,三秋繞菊籬。 -- 出自宋·戴復古·沈莊可號菊花山人即其所言
- 君家破茅屋,飄搖河水濱。 -- 出自宋·戴復古·題陳毅甫家壁
- 欲吐草茅憂國志,誰能喚起贊皇公。 -- 出自宋·戴復古·袁州化成巖李衛公謫居之地
- 竹徑入茅屋,松坡連菜畦。 -- 出自宋·戴復古·常寧縣訪許介之途中即景
- 擇日修茅屋,當春覓柳栽。 -- 出自宋·戴復古·癸卯歲旦
- 石屏有茅屋,朝夕望歸來。 -- 出自宋·戴復古·淮上回九江
- 都拋破茅屋,移住小山村。 -- 出自宋·戴復古·江漲見移居者
- 傍水編茅屋,移花近藥畦。 -- 出自元·王冕·山中雜興 其一
- 瀟灑衡茅下,歲寒同此君。 -- 出自元·王冕·次古詩韻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