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在第3個字的詩句
茅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石田茅屋老生涯。 -- 出自元·元好問·浣溪沙
- 秋風茅屋浮云*。 -- 出自元·元好問·玉樓春·流光不受長繩系
- 眼中茅屋興,稚子已迎門。 -- 出自元·元好問·臨江仙 西山同欽叔送溪南詩老辛敬之歸女兒
- 清霜茅屋耿無眠,坐憶分攜一慨然。 -- 出自元·元好問·寄劉繼先
- 偎傍茅檐待天明,村翁不許檐頭住。 -- 出自宋·白玉蟾·云游歌
- 如彼茅圊蠅,不知天池翔大鵬。 -- 出自宋·白玉蟾·聞鶴嘆
- 兩行茅舍蒼煙淚,滴破浣花溪上詩。 -- 出自宋·白玉蟾·杜鵑行
- 半蝸茅屋歸吹影,數螺苔石壓波光。 -- 出自宋·蔣捷·晝錦堂·染柳煙消
- 兔食茅草根,鳳食梧桐子。 -- 出自明·劉基·雜詩(三十三首)
- 閉門茅底偶為鄰,北阮那憐南阮貧。 -- 出自唐·戴叔倫·旅次寄湖南張郎中
- 數家茅屋清溪上,千樹蟬聲落日中。 -- 出自唐·戴叔倫·題友人山居
- 竹門茅屋帶村居,數畝生涯自有余。 -- 出自唐·杜荀鶴·閑居書事
- 一間茅屋住不穩,剛出為人平不平。 -- 出自唐·杜荀鶴·送李鐔游新安
- 晚歸茅檐下,左右陳壺觴。 -- 出自唐·權德輿·浩歌
- 已甘茅洞三君食,欠買桐江一朵山。 -- 出自唐·陸龜蒙·閑居雜題五首·飲巖泉
- 屋小茅干雨聲大,自疑身著蓑衣臥。 -- 出自唐·陸龜蒙·五歌·雨夜
- 五柳茅茨楚國賢,桔槔蔬圃水涓涓。 -- 出自唐·司空曙·過盧秦卿舊居
- 慰我茅堂清瘦。 -- 出自宋·無名氏·西江月·北嶺天饒瑞雪
- 竹籬茅舍,斜倚為誰愁,應有恨,負幽情,惟恐風姨妒。 -- 出自宋·無名氏·驀山溪·素苞淡注
- 獨坐茅齊齋看古傳。 -- 出自宋·無名氏·喝馬一枝花·雨過山花綻
- 一團茅草亂蓬蓬,驀地燒天驀地空。 -- 出自宋·無名氏·題峻極中院法堂壁
- 燕立茅屋脊,燕銜芹岸泥。 -- 出自宋·梅堯臣·雜詩絕句十七首
- 楚舊茅為貢,燕來雁報秋。 -- 出自宋·梅堯臣·送閔郎中知池州
- 既將茅覆檐,復有松為蓋。 -- 出自宋·梅堯臣·和曇穎師四明十題·偃蓋亭
- 君家茅屋并城樓,不出山行不記秋。 -- 出自宋·晁補之·富春行贈范振
- 未許茅齋并,終期蠟屐陪。 -- 出自宋·晁補之·聞慎思說豪塘居
- 愧爾茅檐炙背人,仰目青天搔白首。 -- 出自宋·陳師道·舟中二首
- 炊煙茅舍濕,噪雀暮枝深。 -- 出自宋·陳師道·元日雪二首
- 千年茅竹蔽幽奇,一日堂成四海知。 -- 出自宋·陳師道·拱翠亭
- 竹籬茅舍,凄涼風雨。 -- 出自宋·趙長卿·探春令·溪橋山路
- 尚能茅屋下,剩把巳公傳。 -- 出自宋·陳著·答天寧寺僧宗芑用前韻來見
- 慣吟茅屋下,時打葛藤前。 -- 出自宋·陳著·到西峰寺見弟蒙所與僧屋詩因次韻
- 趁溪茅舍竹籬陰,石徑如蛇屈曲深。 -- 出自宋·陳著·十月二十四日過弟觀寓所出萊菔相款
- 安居茅茨即臺閣,雋永藜藿勝膏粱。 -- 出自宋·陳著·送黃少孺遠游
- 臥病茅窗下,驚聞兩月過。 -- 出自唐·殷堯藩·酬雍秀才二首
- 蔬圃茅齊三畝余,溪光山影動浮虛。 -- 出自宋·張耒·夏日雜興四首
- 荻籬茅屋柯山下,賣餅歸來也作冬。 -- 出自宋·張耒·冬至贈潘郎二首
- 新插茅檐紅槿籬,秋深黃葉已飛飛。 -- 出自宋·張耒·田家二首
- 蕭蕭茅屋映絕壁,門外汩汩清泉注。 -- 出自宋·張耒·九月十二日入南山憩一民舍冒雨炙衣久之
- 蕭蕭茅屋土山前,翁媼關門去獲田。 -- 出自宋·張耒·柯山雜詩四首
- 帶郭茅草詩興饒,回看一曲倚危橋。 -- 出自唐·馬戴·題章野人山居 [一作秦系詩]
- 東別茅峰北去秦,梅仙書里說真人。 -- 出自唐·許渾·贈何處士
- 及觀茅閣成,始覺形勝殊。 -- 出自唐·元結·題孟中丞茅閣
- 大封茅土鎮褒中,醉出都門殺氣雄。 -- 出自唐·薛逢·送封尚書節制興元
-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跡稀。 -- 出自宋·陳與義·得張正字詩
- 穴去茅山近,江連巫峽長。 -- 出自南北·陰鏗·渡青草湖
- 暖過茅檐霜日曉。 -- 出自宋·毛滂·漁家傲·年少莫尋潛玉老
- 故山茅屋良幽深,清泉瀏瀏石鑿鑿。 -- 出自宋·毛滂·出都寄二蘇
- 憶我茅廬欹枕處,當君驄馬著鞭時。 -- 出自宋·魏野·薛端公寄示嘉川道中作次韻和酬
- 滿園茅草,冷煙城郭。 -- 出自宋·劉辰翁·憶秦娥·春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