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在第3個字的詩句
茅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托宿茅屋下,偃仰徒自論。 -- 出自明·盧柟·寓譙郡宿魏武臺下贈羅汝龍
- 數(shù)間茅屋隱平沙,隔岸微聞喚酒家。 -- 出自明·陸完·武城道中夜聞作吳語而歌者仿佛竹枝遺響因為
- 一個茅亭修竹里,幾聲茶臼夕陽邊。 -- 出自明·馬愈·次韻沈陶庵題有竹莊詩
- 石田茅屋瀼西莊,修竹高梧六月涼。 -- 出自明·茅大方·五月廿六日行營白海溽暑如內(nèi)地悠然起林泉之
- 數(shù)椽茅屋閉寒煙,奄有緹緗聚碧箋。 -- 出自明·潘一桂·冬日二首
- 江上茅堂晝掩扉,知是先生讀書屋。 -- 出自明·蒲庵禪師·題廬陵王子嘉古城讀書處
- 一村茅屋鎖寒煙,瘠鹵原非負(fù)郭田。 -- 出自明·錢明相·村居二首
- 竹外茅齋橡下亭,半池蓮葉半池菱。 -- 出自明·全室宗泐·偶作
- 幾家茅屋春多酒,千壑桃花晝掩扉。 -- 出自明·阮自華·晚步宣氏莊山麓
- 鈞天茅椒內(nèi),閬苑土室中。 -- 出自明·桑悅·感懷詩(四十首。有序)
- 自喜茅齋僻,經(jīng)時草木深。 -- 出自明·施漸·白白氏別業(yè)歸齋中
- 歸臥茅檐下,讀書發(fā)愛貧。 -- 出自明·孫一元·幽居雜興(二首)
- 卻羨茅茨下,父子得晏如。 -- 出自明·唐時升·和歸田園居六首幽居鮮人事日涉舍后池上有作
- 數(shù)椽茅屋寒江上,一樹梅花細(xì)雨中。 -- 出自明·田藝蘅·雨中感懷寄諸故人
- 聞道茅家開夕宴,上元親授太霄書。 -- 出自明·屠瑤瑟·游仙曲(三首)
- 且盡茅堂一樽酒,梅花柳眼不勝春。 -- 出自明·完璞琦公·冬日羅居仁見過婁東寓所
- 龍門茅屋澗之隈,亂后山花只自開。 -- 出自明·完璞琦公·次韻答見心和尚
- 數(shù)椽茅屋傍山開,橫麓平檐雪滿堆。 -- 出自明·汪應(yīng)軫·望田家
- 搗藥茅檐下,空林日又低。 -- 出自明·王醇·花谿春暮
- 長日茅茨下,擊缶歌烏烏。 -- 出自明·王問·南莊觀獲作
- 君家茅屋山之幽,仿佛天邊十二樓。 -- 出自明·王問·書似樓卷呈古沖太宰
- 云遮茅屋不知處,舟過柳橋方見人。 -- 出自明·王肄·題沈孟淵江鄉(xiāng)深處(二首)
- 桃花茅屋長洲苑,閉門枕席生浮云。 -- 出自明·王稚登·夢君篇贈黃丈淳父
- 書燈茅屋靜,山月夜窗寒。 -- 出自·王中·夜坐
- 更愛茅齋夜,泠泠風(fēng)月清。 -- 出自·王中·閑居述興
- 山深茅舍靜,春暮雨聲寒。 -- 出自·王中·山中滯雨
- 昨夜茅檐雷過雨,階前添鸝籜龍孫。 -- 出自明·先竹深府·初夏書懷
- 一席茅庵百衲身,山高無日照窗塵。 -- 出自明·朽庵林公·補(bǔ)瓢(二首)
- 君家茅屋去村西,地接湖渠水上畦。 -- 出自明·徐賁·次韻金子肅卜居
- 病起茅齋已浹旬,案書狼籍任埋塵。 -- 出自明·徐篤·病起
- 相對茅檐下,燈火吐清光。 -- 出自明·許筠·送盧判官
- 負(fù)郭茅堂小,臨溪竹圃斜。 -- 出自明·薛蕙·負(fù)郭
- 隔水茅堂塵靜,臨溪松戶時開。 -- 出自明·姚道衍·張山人適見訪暮歸口號
- 蕭然茅宇內(nèi),不盡白云屯。 -- 出自明·姚汝循·晚歸田廬
- 他年茅土應(yīng)藩漢,此日圭璋早頌周。 -- 出自明·于慎行·丙戌秋月以皇次子生賜萬喜金字彩花金幣等物
- 蓐食茅茨下,鳴雞尚蕭蕭。 -- 出自明·張名由·夏日田家四首
- 浣花茅屋小,別思夢紛紛。 -- 出自明·張宇初·望吳山
- 亦有茅檐下,飯牛人未眠。 -- 出自明·張正蒙·秣陵館夜對張山人
- 自識茅茨趣,風(fēng)光合在茲。 -- 出自明·張正蒙·溪上
- 結(jié)構(gòu)茅堂低小,地偏夏日亦涼。 -- 出自明·趙南星·堂成漫興四首
- 朝雨茅茨濕,披圖嘆禹功。 -- 出自明·趙滂·觀輿圖有感(五首)
- 溪邊茅屋兩三椽,寬窄其如一釣船。 -- 出自明·止庵法師·聽雨篷
- 幾椽茅屋生春色,無數(shù)桃花燒野村。 -- 出自明·朱琉·舟曉
- 漁家茅屋住汀洲,罷釣歸來穩(wěn)系舟。 -- 出自明·朱瞻基·瀟湘八景畫·漁村夕照
- 歷亂茅堂草樹深,隱居蹤跡杳難尋。 -- 出自明·祝允明·雜題畫景(四首)
- 竹籬茅舍出青黃。 -- 出自宋·蘇軾·殘句竹籬茅舍出青黃
- 遙想茅軒照水開,兩翁相對清如鵠。 -- 出自宋·蘇軾·別子由三首(兼別遲)
-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 出自唐·杜甫·漫興九首
-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 出自宋·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 王幽茅土削,秋放故鄉(xiāng)歸。 -- 出自唐·杜牧·杜秋娘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