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在第2個字的詩句
茅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衡茅隱翠層,聊以盡殘形。 -- 出自宋·釋文珦·衡茅
- 結茅初不為孤峰,祗愛登臨眼底空。 -- 出自宋·釋智愚·小吳軒
- 土茅路遠催先貢,霜稻天晴趁早收。 -- 出自宋·四錫·秋懷
- 葺茅棲碧巖,梯路上云危。 -- 出自宋·宋無·題許山人居
- 結茅作禪菴,不卑亦不廣。 -- 出自宋·孫甫·和運司園亭·茅菴
- 結茅規數椽,討勝事幽屏。 -- 出自宋·五邁·題洪和觀靜齋
- 誅茅無地結庵遲,借得人家近翠微。 -- 出自宋·薛嵎·獨宿山中
- 結茅林麓久,老大鬢絲多。 -- 出自宋·楊公遠·次黃山中山居韻二首
- 緝茅如蝸廬,容膝才一丈。 -- 出自宋·楊怡·成都運司園亭十首·茅庵
- 傾茅柴酒和馀粕,彈接{上四下離}巾去薄塺。 -- 出自宋·易士達·和宦叔送往臨川
- 塞茅心撤猶芟草,翻水文成若決渠。 -- 出自宋·易士達·題云石耕夫道院
- 把茅從此成開山,法華妙果僧中賢。 -- 出自宋·袁說友·題天衣寺
- 把茅便可傳宗旨,一缽由來是祖風。 -- 出自宋·袁說友·堅老住廣福
- 把茅蕭蕭環四壁,此身不原人間識。 -- 出自宋·曾原·作歌詠蘇云卿
- 把茅吹卷后,矮柱兀搖中。 -- 出自宋·張煒·辛丑長至后九日其夕大風
- 三茅若問今消息,為報逍遙天地間。 -- 出自宋·趙璩·送張達道還山
- 縮茅以獻,潔秬惟聲。 -- 出自宋·真宗·上明達皇后冊寶五首
- 編茅何事傍云根,川觀巖居天固予。 -- 出自宋·鄭若沖·紀夢
- 黃茅郁蒸之烈氣,重嵐固結之濃毒。 -- 出自宋·鄭俠·紀連守植道傍木
- 編茅為屋荻為簾,老小團欒苦樂兼。 -- 出自宋·朱繼芳·和顏長官百詠·農桑
- 草茅豈合掩崇業,竹帛終能紀茂庸。 -- 出自宋·祖無擇·石傘峰書堂
- 要茅檐臥看閑云,梅影轉幽窗雅處。 -- 出自·馮子振·鸚鵡曲 南城贈丹砂道伴
- 結茅竹里似巖棲,面面窗開翠色迷。 -- 出自明·陳顥·題姜舜民竹深處次蘇雪溪韻
- 茹茅京氏《易》,松柏楚元詩。 -- 出自明·多炡·上益王
- 白茅亦何須,傾根俟卑宮。 -- 出自明·傅汝舟·道路古事(三首)
- 結茅曾住白云間,游宦多年客未還。 -- 出自明·高遜志·題盧元佐所藏江山圖
- 半茅半瓦屋不漏,一詠一觴心自閑。 -- 出自明·顧辰·石帆別業(海寧縣)
- 短茅存露井,疊劍引霜碪。 -- 出自明·黃輝·襄陽隆中四十四韻
- 結茅野田外,猶自苦逢迎。 -- 出自明·秋潭舷公·過天放庵
- 薄茅藉處非無地,老樹陰中合有堂。 -- 出自明·邵寶·膠山忠定祠次施克和韻
- 誅茅結屋弄流水,溪云與我長潺湲。 -- 出自明·沈一貫·四明山歌
- 編茅茹木實,聊以御饑寒。 -- 出自明·唐時升·和擬古九首從京師歸以篇籍自娛有感輒賦(錄
- 菁茅葺成宇,白云擁為戶。 -- 出自明·陶琛·禪窩(師子林十二詠)
- 白茅授冊侯五利,青鳥銜書作前使。 -- 出自明·屠應埈·太乙壇歌
- 黃茅綠樹千重嶺,瘴雨蠻云幾處關。 -- 出自明·王璲·送翰林王孟旸參將安南
- 苫茅蔽風雨,斬荊揉為樞。 -- 出自明·王問·抱一廬繹志
- 草茅徑昃須扶杖,霧雨堂昏要續燈。 -- 出自明·雪江秀公·賓山駐錫云居
- 筌茅無涯形有涯,巖深草深雙結跏。 -- 出自明·雪山法師·十拍歌示彬沙彌
- 衡茅晚計卜溪南,水石幽奇得縱探。 -- 出自明·張率·答周檢校
- 誅茅擬傍朋山主,且遂茅茨話拾荊。 -- 出自明·張宇初·訪朋山如愚尊師榆原真館
- 結茅窮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士盧。 -- 出自宋·蘇軾·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 燎茅烘濕衣,客有見留者。 -- 出自宋·姜夔·昔游詩 其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