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在第2個字的詩句
茅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把茅為屋竹為城,柏子香銷道氣生。 -- 出自宋·葉茵·道院偶成
- 三茅在何許,天末聾髻鬟。 -- 出自宋·劉宰·和李果州同游茅山贈
- 結茅倚巖屋數間,塵埃辟易不用帚。 -- 出自宋·趙汝鐩·訪山中友
- 衡茅那識絲論美,尚擬升堂結社盟。 -- 出自宋·樂雷發·袁家渴泊舟
- 掀茅與揚沙,境境人號哀。 -- 出自宋·劉黻·風水
- 仙茅丹已熟,鄰秫味方和。 -- 出自宋·劉黻·壽胡編校
- 誅茅新佛屋,蓋竹半樵家。 -- 出自宋·劉黻·橫浦十詠·梅嶺
- 坐茅心渙儼不聽,從天飛下蒼蔥珩。 -- 出自宋·許月卿·除月二十三日夜夢
- 草茅學古期致君,以額扣閽九虎嗔。 -- 出自宋·林景熙·竭陸宣公祠
- 出茅廬生致了一個三分鼎,似這樣難得的王佐遠勝管蕭。 -- 出自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 營茅乘田隙,洽旬稱茍完。 -- 出自明·王守仁·龍岡新構(二首)
- 誅茅以為宮,閑曠絕閭里。 -- 出自明·張時徹·武陵莊雜詠二首
- 結茅依野樹,巷僻少來車。 -- 出自明·羅洪先·送女兄夫周龍岡
- 結茅風煙際,一悟世網窄。 -- 出自宋·蔡肇·題朱之純谷陽園
- 抱茅蓋得青山屋,多種桃花映酒樽。 -- 出自宋·陳某·秋興
- 編茅斲室大如斗,蒼雪絲絲翳窗牖。 -- 出自宋·陳士徽·廣陰亭詩
- 三茅高出七山巔,頓隔塵沙道路千。 -- 出自宋·陳塤·茅山
- 昔茅塞蹊徑,今道平如砥。 -- 出自宋·陳有聲·重修圣濟院
- 前茅出鎮萬貔貅,東南五湖天半壁。 -- 出自宋·方回·贈綦大將軍
- 檐茅聲乍滴,檻藥色微舒。 -- 出自宋·方回·久晴十月二十四日五日連雨程以忠來同飲
- 草茅起窮谷,拭目觀國光。 -- 出自宋·方回·憶我二首各三十韻
- 拔茅猶在盍歸休,何事清河日倚樓。 -- 出自宋·方回·五月二十三日懷歸二首
- 三茅觀頂燈猶在,六部橋南塔頓新。 -- 出自宋·方回·武林感舊又二首
- 山茅自高潔,得雪逾清修。 -- 出自宋·高斯得·題錢可則芡雪庵
- 草茅思雨露,天地漲氛埃。 -- 出自宋·郭印·次韻杜安行嘉陵春日書事十首
- 結茅覆短椽,仁風追太古。 -- 出自宋·郭印·追古亭
- 誅茅存晚計,好在西巖北。 -- 出自宋·郭印·少虛用前韻見貽仍答二首
- 草茅豈無人,耕雨釣寒漪。 -- 出自宋·郭印·再用南伯韻
- 草茅夕起朝為相,俾后從繩正如木。 -- 出自宋·胡宏·寄題向伯元敦止堂
- 結茅與君鄰,嘯傲終殘年。 -- 出自宋·黃榦·慶元已未冬至前二日訪林公度至栗山翌日同訪
- 編茅卜隱讀書林,門掩蒼苔一徑深。 -- 出自宋·黃庚·隱居
- 把茅蓋屋孤峰頂,片衲蒙頭萬竹邊。 -- 出自宋·黃庚·寄錢竹深
- 誅茅壘石結新亭,退食籌邊答圣明。 -- 出自宋·黃嗣·籌邊亭
- 結茅窮窈窱,細路下嵚崟。 -- 出自宋·李復·次韻君俞三詩時在山下
- 結茅構屋十數間,取次面勢分幾處。 -- 出自宋·李復·題步生所居
- 吾茅遙見隱暝靄,到門鄰舍雞亦棲。 -- 出自宋·李復·西洨晚歸
- 黃茅苦露宜加意,莫累吾君殺諫臣。 -- 出自宋·劉宏·句
- 三茅得夢全清瘦,頭發鬅鬙布襖寬。 -- 出自宋·劉誼·居茅山作
- 把茅約子歸云壑,品字柴頭坐說禪。 -- 出自宋·劉應時·義上人歸自武林戲作四偈
- 縛茅為屋倚山椒,名姓人傳太古樵。 -- 出自明·劉玉·謾興
- 分茅錫土傳家牒,鐘鼎還須為勒銘。 -- 出自宋·劉騭·舊將
- 三茅地有靈,出宰多才美。 -- 出自宋·陸文圭·別李宰
- 分茅裂土將軍志,問舍求田父老心。 -- 出自宋·聶守真·詔赦至感而有詩
- 結茅山頂得超然,莫也超然在外邊。 -- 出自宋·錢時·超然
- 衡茅蕭索泣寒蟲,獨自吟詩句未工。 -- 出自宋·丘葵·寓浯江識老魏秀才
- 草茅死未忘哀憤,豈但燕云恨白溝。 -- 出自宋·區仕衡·書事
- 苴茅動龔勝,屠書恐王蠋。 -- 出自宋·任希夷·遺安堂
- 編茅固作癡兒計,閉戶全勝俗客談。 -- 出自宋·釋寶曇·和吉祥孜老二詩
- 結茅臨水石,淡寂益閑吟。 -- 出自宋·釋秘演·山中
- 高茅座主赤雙腳,直向毗盧頂上行。 -- 出自宋·釋如珙·偈頌三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