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在第13個字的詩句
茅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漢家名臣楊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 -- 出自唐·李頎·雜曲歌辭·行路難
- 須看月明風勁夜,寒聲薄影滿茅居。 -- 出自宋·王令·洗竹
- 可憐郎罷窮一生,只今有汝照茅屋。 -- 出自宋·陳與義·贈黃家阿莘
- 棠樹陰中無訟聽,閑騎寶馬到茅廬。 -- 出自宋·魏野·謝知府寇相公降訪
- 何必披云尋樂廣,真成避雨識茅容。 -- 出自宋·劉過·姑蘇送王武岡不值訪汪仲冕席上口占
- 不為篋中書未獻,便來茲地結茅庵。 -- 出自唐·胡曾·自嶺下泛鹢到清遠峽作
- 更待人間了塵事,別尋云外結茅庵。 -- 出自唐·朱長文·華亭吳江道中偶作十絕
- 百尺巖前清絕處,道人先我著茅庵。 -- 出自宋·方信孺·慶遠龍隱洞
- 詹梁長驅行秣駕,賤子終其老茅屋。 -- 出自宋·蘇泂·春日懷詹梁
- 自有詩來幾許詩,玉堂吹徹又茅茨。 -- 出自宋·方岳·梅花十絕
- 咄嗟已辦四山壁,正對桃李開茅庵。 -- 出自宋·方岳·掃蜜
- 春風到手眼生寒,煙水村深有茅蕝。 -- 出自宋·方岳·書璨相公梅卷
- 不妨細雨看梅花,且喜春風到茅屋。 -- 出自宋·方岳·春盤
- 喚起江南歸夢遠,竹村煙水有茅茨。 -- 出自宋·方岳·書維揚張君梅卷
- 望盡孤云入杳冥,翠微深處一茅亭。 -- 出自明·李東陽·西山(三首)
- 三十六灣灣對灣,人家多住白茅間。 -- 出自明·李東陽·長沙竹枝歌(十首)
- 天上風云慶會時,廟謨爭遣草茅知。 -- 出自明·陳憲章·元旦試筆(二首)
- 茲復何時霖未休,萬牛高木同茅刈。 -- 出自宋·晁說之·趙君年十六作雨詩極奇驗可畏說之輒次韻和之
- 散盡朝來湯餅客,且烹雞、要飯茅容母。 -- 出自宋·劉克莊·賀新郎·鬢雪今千縷
- 明日相思,山重水復,古道人稀茅店雞。 -- 出自宋·劉克莊·沁園春·我羨君歸
- 朝領諸儒上木天,夕同野老話茅椽。 -- 出自宋·劉克莊·丁未春五首
- 逐客門庭斷履綦,時迂小隊訪茅茨。 -- 出自宋·劉克莊·送張守秘丞二首
- 耕不逢年仕背時,蕭然井臼掩茅茨。 -- 出自宋·劉克莊·耕仕一首
- 家在吳中處處移,的于何地結茅茨。 -- 出自宋·劉克莊·送孫季蕃
- 天畀村翁一段奇,發函虹氣貫茅茨。 -- 出自宋·劉克莊·信庵丞相為余作墨梅二軸謝以小詩
- 天將少訥愈我病,次第為取蹊茅拔。 -- 出自宋·文同·奉送少訥還青神
- 樵子徑隨蘿薜上,道人屋借竹茅封。 -- 出自宋·洪咨夔·至節前一日游汪茫田
- 今日凈開方丈室,一飛白足到茅亭。 -- 出自唐·李群玉·規公業在凈名得甚深義,仆近獲顧長康月宮真
- 石井晴垂青葛葉,竹籬荒映白茅花。 -- 出自唐·羅鄴·送張逸人
- 身欲逃名名自隨,鳳銜丹詔降茅茨。 -- 出自唐·戎昱·贈韋況征君
- 梁苑勝游思霰雪,潯陽舊隱廢茅茨。 -- 出自宋·楊億·次韻和盛博士寄許州任從事之什
- 水犀萬弩填震澤,河丁萬鐘輸茅津,神愁鬼憤哭萬民。 -- 出自元·楊維楨·銅將軍
- 憶昔讀書融水陽,青山影里開茅堂。 -- 出自明·林鴻·寄陳八參軍
- 今年看花來杜曲,一樹寒香照茅屋。 -- 出自明·楊基·宜秋軒梅
- 遠舸沖開一路萍,岸傍偷上小茅亭。 -- 出自唐·薛能·戲舸
- 日晚河邊訪煢獨,衰柳寒蕪繞茅屋。 -- 出自唐·劉商·吊從甥
- 賀公吳語慎莫嫌,渠自山陰一茅屋。 -- 出自宋·吳則禮·續百憂集行
- 萬花織籬凡幾曲,繡屏處處圍茅屋。 -- 出自宋·李新·廣都道中作
- 退處相關,幽棲林藪,舍宇第須茅蓋。 -- 出自宋·江緯·向湖邊·退處相關
- 多病只思田舍樂,夜歸煙火望茅檐。 -- 出自宋·韓駒·次韻館中上元游葆真宮觀燈
- 五侯同日拜新恩,七貴分封列茅土。 -- 出自宋·曹勛·陽春歌二首
- 蕭條南國閟春愁,章臺瑤室今茅屋。 -- 出自宋·曹勛·京口有歸燕
- 掃盡鵝溪匹練霜,未知三尺映茅堂。 -- 出自宋·胡寅·楊秀才書屋有墨竹一枝為其添補數葉五絕
- 佳人得意矜絕代,陋彼牽蘿補茅屋。 -- 出自宋·胡寅·和叔夏海棠次東坡韻
- 豈惟出幕看旌麾,會是封侯裂茅土。 -- 出自宋·王之望·送賈可封隨郭帥還西城三十韻
- 九陌黃塵涴客裾,隨人亦恐到茅廬。 -- 出自宋·李流謙·井上即事
- 枕藉無嗔雜蓑笠,跧藏不異庇茅茨。 -- 出自宋·趙蕃·三月初二日雨人以為風止之祥
- 只恨十分朝日美,可能身獨負茅檐。 -- 出自宋·趙蕃·發豫章后二首
- 我裾未洗閩山土,君駕柴車過茅宇。 -- 出自宋·趙蕃·公擇客于玉山簿尉之館忽有挽為宜黃之行者公
- 只道窮年上湖海,那知今日會茅茨。 -- 出自宋·趙蕃·喜俞玉汝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