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在第11個字的詩句
茅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平章了,待十分佳處,著個茅亭。 -- 出自宋·辛棄疾·沁園春 再到期思卜筑
- 有飯那思肉味,安居敢厭茅茨。 -- 出自宋·陸游·感事六言
- 藜羹麤足余何事,鐘動三茅又歛昏。 -- 出自宋·陸游·暇日
- 何時遂買潁東田,歸去結(jié)茅臨野水。 -- 出自宋·歐陽修·初食雞頭有感
- 初垂彩艾迎新節(jié),復結(jié)香茅致百祥。 -- 出自宋·晏殊·端午詞·御閣
- 一聲霹靂霽光收,急泊荒茅野渡頭。 -- 出自宋·楊萬里·三月一日過摩舍郡灘,阻雨泊清溪鎮(zhèn)二首
- 吾州佳士子王子,深入黃茅作從事。 -- 出自宋·楊萬里·送王子林節(jié)推皈融州
- 作亭不為俗人好,個竹把茅吾事了。 -- 出自宋·楊萬里·題黃才叔看山亭
- 相逢若有知音者,隨地芟茅好結(jié)廬。 -- 出自明·唐寅·南游圖
- 如何花木湘江上,也有黃茅似嶺南。 -- 出自宋·范成大·羅江
- 不才似我真當去,零落衡茅隔雍岐。 -- 出自宋·蘇轍·次韻毛君將歸
- 前望邦溝路,卻指鐵甕城,茅檐卜茲地,江水供晨烹。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次孫覺諫議韻題郡伯閘上斗野亭見寄
- 我生亦有林泉癖,欲老衡茅愧不如。 -- 出自元·王冕·滿目青山軒
- 雨濼生新{左鹵右兼},茅叢夾舊槎。 -- 出自宋·林逋·出曹川
- 漢文前席人將去,庾信誅茅橐未充。 -- 出自宋·司馬光·酬宋叔達卜居洛城見寄
- 短褐包巾滿廛市,尋草燒茅烹藥櫃。 -- 出自宋·白玉蟾·萬法歸一歌
- 工夫?qū)W到震無咎,只字拔茅乘泰亨。 -- 出自宋·白玉蟾·和葉宰韻題無咎齋
- 棄塵早歸林下,蓋個低低茅屋。 -- 出自宋·無名氏·霜天曉角 此下原有促拍滿路花西風吹渭水一
- 幽香遠遠散西東,惟竹籬茅屋。 -- 出自宋·無名氏·西地錦·不與群花相續(xù)
- 蒼煙古柏漢高廟,落日荒茅韓信壇。 -- 出自宋·梅堯臣·送李中舍襲之宰南鄭
- 吳山越嶺老於行,何地誅茅寄此情。 -- 出自宋·朱翌·寄題競秀亭
- 萬事過前,一場夢里,分付茅柴三兩杯。 -- 出自宋·陳著·沁園春·天蓋西傾
- 一尊華發(fā)江邊客,萬里黃茅嶺外州。 -- 出自宋·張耒·讀黃魯直詩
- 我行陳宋經(jīng)大澤,田荒生茅不種麥。 -- 出自宋·張耒·饑烏詞
- 樵車不來椽數(shù)盡,仰徹屋茅烹莧藿。 -- 出自宋·張耒·和大雪折木
- 東行十日何所有,衰草白茅梁宋陂。 -- 出自宋·張耒·永城道中
- 中年未識從軍樂,虛近三茅望少微。 -- 出自唐·許渾·祗命許昌自郊居,移就公館秋日寄茅山高拾遺
- 向年擢桂儒生業(yè),今日分茅圣主恩。 -- 出自唐·楊巨源·重送胡大夫赴振武
- 聞君靜坐轉(zhuǎn)耽書,種樹葺茅還舊居。 -- 出自唐·皇甫冉·酬權(quán)器
- 疏籬老屋臨官道,瘦棘荒茅蔽石田。 -- 出自宋·韓維·之石橋
- 郊居近郭非寂寞,蟠竹結(jié)茅依野塘。 -- 出自宋·蘇泂·走筆謝高秘書送示詩文
- 馬頭忽與長安近,又聽三茅觀里鐘。 -- 出自宋·蘇泂·稅馬盤沙
- 閑中之味肯見分,亦欲誅茅鏡湖小。 -- 出自宋·蘇泂·棲閑堂
- 唱個曲兒,吃些酒子,檢點茅檐竹。 -- 出自宋·方岳·酹江月/念奴嬌
- 欠伸殘夢雪髼忪,只等三茅午夜鐘。 -- 出自宋·方岳·立春都堂受誓祭九宮壇
- 洞庭晚、荻花風細,秋月照茅亭。 -- 出自元·白樸·綠頭鴨 洞庭懷古
- 織婦慮寒心,農(nóng)夫望歲情,茅簷艱苦狀,仿佛常共賡。 -- 出自清·乾隆·檢近稿偶志
- 老盧仙腰纏騎鶴,朝度黃茅八凸。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嘆事機易失,功名難偶,誅茅西崦,種秫車皋。 -- 出自宋·劉克莊·沁園春·我夢見君
- 褚公真跡勝頑碑,曾向三茅快睹之。 -- 出自宋·劉克莊·病中九首
- 班春行李那容緩,亭午前茅盍少休。 -- 出自宋·劉克莊·送林元質(zhì)侍郎赴宣城二首
- 春深絕不見妍華,極目黃茅際白沙。 -- 出自宋·劉克莊·潮惠道中
- 令祖豈非艾子,先師莫是茅君。 -- 出自宋·劉克莊·艾人六言二首
- 少攜一筇遍行腳,老苫把茅聊蓋頭。 -- 出自宋·劉克莊·排閟
- 昔燕見沉香亭,今送老破茅屋。 -- 出自宋·劉克莊·送月蓬道人南游寄呈陽巖侍讀直院侍郎六言三
- 側(cè)旁萬一鄰堪買,便擬誅茅近太初。 -- 出自宋·劉克莊·次韻二首
- 又隨拄杖去行腳,未辦把茅來蓋頭。 -- 出自宋·曾幾·自號在家衲子
- 閑居何處得閑名,坐掩衡茅損性靈。 -- 出自宋·譚用之·閑居寄陳山人
- 安得雞冠數(shù)棱田,便可誅茅此居止。 -- 出自宋·文同·自斜谷第一堰泝舟上觀石門兩岸奇峰最為佳絕
- 由來炎云多瘴癘,是處黃茅少林藪。 -- 出自宋·周必大·徐元敏察院頃和子中兄長篇語頗相屬今承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