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茅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若得一犁膏雨足,石田茅屋起歌聲。 -- 出自宋·蔡襄·稼村詩帖
- 浮利浮名心已灰,三間茅屋白云堆。 -- 出自宋·高翥·黃居士山房
- 玉簫遍滿仙壇上,應是茅家兄弟歸。 -- 出自唐·儲光羲·題茅山華陽洞
- 此地三年偶寄家,枳籬茅廠共桑麻。 -- 出自唐·韓偓·南安寓止
- 須存彭壽千年在,終見茅公九轉成。 -- 出自唐·羅鄴·獻池州庾員外
- 真珠入席袋,佛性止蓬茅。 -- 出自唐·拾得·詩
- 飲舫閑依葦,琴堂雅結茅。 -- 出自唐·鄭谷·南康郡牧陸肱郎中辟許棠先輩為郡從事,因有
- 仙山如有分,必擬訪三茅。 -- 出自唐·鄭谷·池上
- 誰歟獲此古膠法,持贈茅齋輕尺璧。 -- 出自宋·李呂·以油煙贈許尉因賦長篇
- 平臺戲馬,無處問英雄;茅舍底,竹籬東,佇立時搔首。 -- 出自宋·劉子翚·驀山溪 寄寶學
- 花隨石壁高低發,水繞茅檐左右流。 -- 出自宋·劉子翚·周元仲將出山有愁別園林后夜春之句因作此詩
- 數畝荒田已失耕,一間茅屋仍留客。 -- 出自宋·劉子翚·夜守王勉仲家宿酒數行為作此歌
- 棘端造猴巧難學,且赴茅檐雞黍約。 -- 出自宋·劉子翚·再和六四叔所賦十二相屬詩
- 下馬郵亭忽喟然,數間茅屋起孤煙。 -- 出自宋·王之道·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
- 乞得此身終芰制,亂山茅屋兩三間。 -- 出自宋·王之道·和歷陽守張仲智觀梅五首
- 芳草池塘處處佳,竹籬茅屋野人家。 -- 出自宋·王之道·春日書事呈歷陽縣蘇仁仲八首
- 翠壁蒼崖水外山,山頭茅舍兩三間。 -- 出自宋·王之道·秋興八首追和杜老
- 雨過蕪菁自春色,一叢茅屋野人家。 -- 出自宋·王之道·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 輿衛欲休紅日下,幾家茅舍起炊煙。 -- 出自宋·王之道·和孔純老按屬邑六首
- 厭聞饑雀噪空囷,猶喜茅齋未遽傾。 -- 出自宋·王之道·和彥時兄臘雪六首
- 相思對雪酬珠玉,不覺茅檐送月華。 -- 出自宋·王之道·和褒山因老二首
- 泉古應黃蘗,亭新換白茅。 -- 出自宋·王之道·題宣州書堂山寺
- 留將青女伴孤芳,長向茅齋照衰老。 -- 出自宋·王之道·鹿泉成士王覺民頗有杜子美不徹之惱和東坡憶
- 恰到前年征戰處,數間茅屋起炊煙。 -- 出自宋·王之道·早發橐皋
- 水滿陂塘草滿川,望中茅屋起孤煙。 -- 出自宋·王之道·安豐道中
- 相逢問我出世法,嗟我茅塞同荒陂。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韻陶監丞茂安見贈
- 欲訪城西尋醉語,竹籬茅舍知何許。 -- 出自宋·張元干·信中居仁叔正皆有詩訪梅於城西而獨未暇載酒
- 老境нн,歸夢繞、白云茅屋。 -- 出自金·蔡松年·滿江紅 伯平舍人親友得意西歸
- 久客懷歸思惘然,松間茅屋女蘿牽。 -- 出自元·倪瓚·懷歸
- 舟過山西已夕曛,許生茅屋遠人群。 -- 出自元·倪瓚·過許生茅屋看竹
- 靈蛇故繞飛升臺,仿佛茅龍與青鳥。 -- 出自明·王叔承·東海游仙歌簡王學士元馭王中丞元美
- 高枕自知無俗夢,數椽茅屋在煙霞。 -- 出自明·謝榛·訪葛征君
- 朝留楚簟身為雨,夜繡茅君線作霞。 -- 出自明·徐渭·宮人入道(明月,宮女名)
- 花落花開隔水津,棧梯茅屋總堪鄰。 -- 出自明·徐渭·入武夷尋一線天道中述事二首(行渴,得巖嫗
- 竹徑桃源本出塵,松軒茅棟別驚新。 -- 出自唐·崔湜·奉和幸韋嗣立山莊應制
- 中心有所悲,古墓穿黃茅。 -- 出自唐·長孫佐輔·山行書事
- 鄰驚麥野聞雛雉,別創茅亭住老師。 -- 出自唐·薛能·題鹽鐵李尚書浐州別業
- 黃昏騎得下天龍,巡遍茅山數十峰。 -- 出自唐·劉言史·贈成煉師四首
- 不逐浮云不羨魚,杏花茅屋向陽居。 -- 出自唐·劉商·歸山留別子侄二首
- 商嶺東西路欲分,兩間茅屋一溪云。 -- 出自唐·李廓·贈商山東于嶺僧
- 爐寒資爇荻,屋暖賴編茅。 -- 出自唐·吳融·賦雪
- 已陪沁水追歡日,行奉茅山訪道朝。 -- 出自唐·趙彥昭·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
- 方當遽子知非日,已過茅君得道年。 -- 出自宋·滕宗諒·游茅山
- 忽如蟬蛻不復見,雨壞茅齋八九椽。 -- 出自宋·鄭獬·傷賈老
- 世外空搔首,溪邊懶結茅。 -- 出自宋·強至·同楊公濟賦晚過西村
- 托蔭須高林,而乃依寸茅。 -- 出自宋·強至·雷君自陜及門謁與書偕聊成短篇以答來貺
- 橘樹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 出自宋·孫浩然·離亭燕/離亭宴
- 九秋氣爽,正溪山雨過,茅檐清暇。 -- 出自宋·米友仁·念奴嬌·九秋氣爽
- 自斷余生更不疑,三間茅屋大江陲。 -- 出自宋·吳則禮·閒居
- 禿雪盈巾面欲黧,三間茅屋傍淮湄。 -- 出自宋·吳則禮·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