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茅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半天突出一奇峰,小小茅檐滋味濃。 -- 出自宋·白玉蟾·天谷菴
- 萬軸牙簽聚碧蕓,數間茅屋鎖閑云。 -- 出自宋·白玉蟾·題甕齋
- 貴豀一尉隱家山,靜結茅廬三兩間。 -- 出自宋·白玉蟾·贊歷代天師·第十七代諱順字仲字
- 干戈未定歸無處,擬結茅廬積翠間。 -- 出自明·劉基·次韻追和音上人
- 擬將兒女歸來住,且是茅山見老人。 -- 出自唐·戴叔倫·族兄各年八十馀見招游洞
- 宋公爰創宅,庾氏更誅茅。 -- 出自唐·宋之問·宋公宅送寧諫議
- 此院重來事事乖,半欹茅屋草侵階。 -- 出自唐·杜荀鶴·題宗上人舊院
- 倩人醫病樹,看仆補衡茅。 -- 出自唐·陸龜蒙·襲美見題郊居十首,因次韻酬之以伸榮謝
- 看君馳諫草,憐我臥衡茅。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新秋言懷三十韻次韻
- 祿微賴學稼,歲起歸衡茅。 -- 出自唐·錢起·東皋早春寄郎四校書
- 已傳花洞將秦接,更指茅山與蜀通。 -- 出自唐·李端·贈道士
- 對一川平野,掩映數間茅屋。 -- 出自宋·無名氏·滿江紅·東里先生
- 因動感、野水溪橋,竹籬茅舍,何似玉堂金闕。 -- 出自宋·無名氏·選冠子·憔悴江山
- 割烹炊黍待鄰叟,飽向茅檐閑兀兀。 -- 出自宋·梅堯臣·續永叔歸田樂秋冬二首
- 桓公不知味,空問楚人茅。 -- 出自宋·梅堯臣·劉成伯遺建州小片的乳茶十枚因以為答
- 此焉真可貺,遽爾及衡茅。 -- 出自宋·梅堯臣·尹陽尉耿傳惠新栗
- 誦經東林下,小宇結香茅。 -- 出自宋·梅堯臣·送僧游廬山
- 人生榮賤須知分,會買茅庵映槿籬。 -- 出自宋·王禹偁·賃宅
- 〔隔尾〕子弟每是個茅草岡、沙土窩初生的兔羔兒乍向圍場上走,我是個經籠罩、受索網蒼翎毛老野雞蹅踏的陣馬兒熟。 -- 出自元·關漢卿·【南呂】一枝花 不伏老
- 誰言高靜意,不異在衡茅。 -- 出自唐·朱慶馀·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十首
- 會觀沙界無華處,何必茅齋是夢中。 -- 出自宋·晁補之·送曇秀師歸廬山夢齋
- 夜雪群山雪,寒欺一把茅。 -- 出自宋·朱翌·夜雪
- 一丈寬鋤地,三重密蓋茅。 -- 出自宋·朱翌·告春亭
- 才得江南第一春,竹籬茅舍便精神。 -- 出自宋·陳著·代弟茝詠梅畫十景·先春
- 甘甚新薇蕨,依然故草茅。 -- 出自宋·陳著·似范景山
- 疊障中閒一隙天,數家茅屋鸛巢邊。 -- 出自宋·陳著·游蔡峰道中三首·半坑
- 臨岐終日自裴回,干我茅齋半畝苔。 -- 出自唐·殷堯藩·喜雨
- 君才宜柱石,我志老衡茅。 -- 出自宋·張耒·和葺西齋
- 暮鳶饑啄屋,寒雉濕依茅。 -- 出自宋·張耒·山雪
- 南村晴雪北村梅,樹里茅檐曉盡開。 -- 出自唐·薛逢·元日田家
- 窮何須蹈海,來好卜編茅。 -- 出自宋·王令·太湖
- 書生性命驚頻試,客子茅茨費屢謀。 -- 出自宋·陳與義·火后問舍至城南有感
- 柱天動業須君了,借我茅齋看十年。 -- 出自宋·陳與義·題向伯共過峽圖二首
- 只今老子風流地,何似茅山陶隱居。 -- 出自宋·陳與義·松棚
- 秋山雖入望,猶不似衡茅。 -- 出自宋·寇準·夜懷寄友生
- 打鼓楓林誰作社,枕溪茅屋憶吾廬。 -- 出自宋·毛滂·浣溪沙
- 閿鄉右邑有吾親,河上茅亭結構新。 -- 出自宋·魏野·寄題閿鄉李氏茅亭
- 卻嫌雛鶴饒聲氣,驚覺茅簷曝背眠。 -- 出自宋·魏野·冬日述懷
- 青山滿眼留儂住,處士茅茨阿那邊。 -- 出自宋·韓元吉·剡溪道中五首
- 流水當階山對門,擬尋茅屋住荒村。 -- 出自宋·韓元吉·西湖絕句戲題
- 詩成步逐山腰月,相對茅檐夜色清。 -- 出自宋·韓元吉·曉霽再用前韻二首
- 行定中原,錦衣歸相,分茅□□。 -- 出自宋·劉過·水龍吟·慶流閱古無窮
- 浮沈枌社何人重,府仰茅檐是事輕。 -- 出自宋·劉過·幽居
- 好山元帶郭,損屋旋鋪茅。 -- 出自宋·徐照·訪僧居
- 更上雞籠山上望,一間茅屋晉諸陵。 -- 出自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 又隨篛舫沖潮去,未結茅齋并水居。 -- 出自宋·蘇泂·遣興
- 白玉為堂月一欄,何如茅屋雪中看。 -- 出自宋·方岳·約劉良叔觀苔梅
- 春山藥草能同飯,夜雨茅堂未缺供。 -- 出自宋·方岳·趙尉送菜
- 牙簽大冊忽在眼,荒苔茅屋森珩璜無此光。 -- 出自宋·方岳·黃宰致江西詩雙井茶
- 閉門覓句每無悰,句在茅茨煙雨中。 -- 出自宋·方岳·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