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茅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啄菢雙雙子,經營寸寸茅。 -- 出自宋·楊萬里·翠樾亭前鶯巢
- 修涂殘暑仆夫勞,午憩茅檐尺許高。 -- 出自宋·楊萬里·山店松聲二首
- 玉殿松班唐次對,竹宮茅立漢祠官。 -- 出自宋·楊萬里·送吳敏叔待制侍郎
- 人人藤葉嚼檳榔,戶戶茅檐覆土床。 -- 出自宋·楊萬里·小泊英州二首
- 今年不識荼蘼面,卻買茅柴對野花。 -- 出自宋·楊萬里·野荼蘼二首
- 木落初宜菜,亭荒不復茅。 -- 出自宋·楊萬里·過土筧岡
- 夾路黃茅與樹齊,人行茅里似山雞。 -- 出自宋·楊萬里·憩楹塘驛二首
- 即今俱白首,赴告忽黃茅。 -- 出自宋·楊萬里·曾伯貢主簿挽詩二首
- 棟梁存伐木,苫蓋愧分茅。 -- 出自唐·元稹·江邊四十韻
- 綠水紅橋夾杏花,數間茅屋似仙家。 -- 出自明·唐寅·題畫四首
- 山意蔥蘢釀早寒,數家茅屋是漁灘。 -- 出自明·唐寅·題畫十首
- 十丈霜根映澗虛,五緣茅屋野人居。 -- 出自明·唐寅·題畫十首
- 年來避世縮如龜,凈掃茅茨閉竹籬。 -- 出自明·唐寅·言懷(二首)
- 憐君歸橐路迢迢,到得茅齋轉寂寥。 -- 出自宋·姜夔·有送
- 陣陣輕寒細馬驕,竹林茅店小簾招。 -- 出自宋·范成大·自橫塘橋過黃山
- 日長路好城門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 出自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十二絕
- 浮生適來且適去,況此茅屋三間余。 -- 出自宋·范成大·時敘火後,意不釋然,作詩解之
- 一個月來山水隔,不知茅屋若為居。 -- 出自唐·王建·雨中寄東溪韋處士
- 江城柳色海門煙,欲到茅山始下船。 -- 出自唐·王建·送顧非熊秀才歸丹陽
-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間茅屋兩池菱。 -- 出自宋·葉紹翁·田家三詠
- 舊栽松子今能大,新起茅堂不甚高。 -- 出自宋·葉紹翁·訪隱者
- 仕應同五柳,歸莫舍三茅。 -- 出自唐·皮日休·新秋言懷寄魯望三十韻
- 籬疏從綠槿,檐亂任黃茅。 -- 出自唐·皮日休·臨頓為吳中偏勝之地陸魯望居之不出郛郭曠若
- 東卿旄節看看至,靜啟茅齋慎掃除。 -- 出自唐·皮日休·南陽潤卿將歸雷平因而有贈
- 楊子有直氣,未忍死草茅。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楊明叔見餞十首
- 九仞蕭墻堆瓦礫,三間茅殿走狐貍。 -- 出自唐·羅隱·謁文宣王廟
- 九牧土田周制在,兩藩茅社漢儀同。 -- 出自唐·羅隱·錢塘府亭
- 白頭病客無才思,慣臥茅檐長薜蘿。 -- 出自宋·蘇轍·再和十首
- 筑室未成中自笑,何如茅屋對柴扉。 -- 出自宋·蘇轍·十日二首
- 行逢佳處輒嘆息,想見茅屋藏榛菅。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焦山
- 因君遣我添歸興,舊有茅茨濯錦江。 -- 出自宋·蘇轍·寄題江渙長官南園茅齋
- 如何畫作白衣老,置之茅屋全吾真。 -- 出自宋·蘇轍·贈寫真李道士
- 水竹遮藏自一川,日高茅屋始炊煙。 -- 出自宋·蘇轍·復次煙字韻后黃大臨庭堅見寄二首
- 一飽人生真易足,試營茅屋傍僧居。 -- 出自宋·蘇轍·雨后游大愚
- 薌茅館山居少華麗,牽茅結凈屋。 -- 出自宋·蘇轍·題李公麟山莊圖〈并敘〉
- 姑熟溪頭醉吟客,歸作茅庵劣容席。 -- 出自宋·蘇轍·郭祥正國博醉吟庵
- 春風期汝一相顧,對語茅檐慰岑寂。 -- 出自宋·戴復古·詰燕
- 意象全然似村落,又添茅屋兩三家。 -- 出自宋·戴復古·題黃州謝深道國正山庵
- 悲風度古木,吹我屋上茅。 -- 出自元·王冕·秋懷 其一
- 轉首百蠻寥落甚,絕無茅屋起炊煙。 -- 出自元·王冕·雨中
- 楊柳之堤鵝鴨聚,家家茅屋似淮鄉。 -- 出自元·王冕·過武塘
- 小橋流水路縈紆,竹里茅茨是隱居。 -- 出自元·王冕·水竹居
- 春風揚子江頭去,夜月茅山石畔過。 -- 出自元·王冕·送日侍者游兩府兼柬丁仲容先生
- 逝矣斑騅罥落花,前村茅店即吾家。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26
- 自憐流寓跡,無地可誅茅。 -- 出自宋·賀鑄·題海陵寓舍二首之二
- 賢才負圣朝,終日掩衡茅。 -- 出自宋·林逋·贈崔少微
- 去去善自將,因聲訪衡茅。 -- 出自宋·司馬光·送韓太祝歸許昌
- 南去北來行老矣,人生茅屋三間。 -- 出自元·元好問·臨江仙 與欽叔飲二首
- 千山萬山風色清,四柱茅亭立晚汀。 -- 出自宋·白玉蟾·題歐陽氏山水后
- 一溪流水繞云根,草舍茅庵常閉門。 -- 出自宋·白玉蟾·題歐陽氏山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