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在第7個字的詩句
色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至今野土盡血色,古鏃漬血生銅花。 -- 出自宋·李復·過高平縣
- 想當千載后,黛色凌天衢。 -- 出自宋·李復·種松
- 忽見長堤新柳色,一時聊慰倦行人。 -- 出自宋·李復·過方山驛
- 自憐多懶僻,塵色悶孤琴。 -- 出自宋·李復·晚客狎至應接不一或有疑者作此詩示謝敞教授
- 堅姿不可回,正色少媚嫵。 -- 出自宋·李復·后園雙松
- 若將聲色舍,聲色卻盲聾。 -- 出自宋·李公明·中庸
- 謾說明年更春色,不知園囿屬誰家。 -- 出自宋·李覯·暮春始游城西
- 吳臺翫春鎖春色,雨刷花光入龍國。 -- 出自宋·李覯·春社詞
- 茶褐園林新柳色,鹿胎田地落梅香。 -- 出自宋·李覯·送黃承伯
- 旅愁侵酒座,秋色漏船窗。 -- 出自宋·李覯·送李著作知柳州
- 幽鷺下時分野色,遠帆歸處印天形。 -- 出自宋·李貫·吳江縣
- 須臾赤日減顏色,玄云莽莽風颼颼。 -- 出自宋·李謹思·題文丞相吟嘯集
- 一種寒酸真本色,羞將槁淡博繁華。 -- 出自宋·李龍高·接梅
- 宦游趁食負慚色,大似田頭拾粒鴉。 -- 出自宋·李若水·次韻倪巨濟春懷
- 天子臨軒應動色,諸生閣筆總銷聲。 -- 出自宋·李若水·送宋周臣赴殿詩
- 可堪分手處,月色半林新。 -- 出自宋·李若水·次韻高子文留別
- 世合中興多喜色,邊頭時有捷書通。 -- 出自宋·李商叟·壽陳左相
- 水石光涵千里色,川林陰翠濕芝蘭。 -- 出自宋·李思聰·云山
- 幽叢霏薄霧,桂色艷輕霜。 -- 出自宋·李維·王左丞新菊
- 氤氤才上徹,云色暗窗戶。 -- 出自宋·李薰·丙寅歲秋再抵長松奉等慈師入城作詩記一時事
- 山光不肯饒春色,故向花間出數尖。 -- 出自宋·李夷行·見山臺
- 孤根斜照水,寒色不知秋。 -- 出自宋·梁鼎·題仙都山
- 月觀無云飽秋色,風松有雷驚晝眠。 -- 出自宋·梁竑·湖山樓
- 山圍與水繞,秀色相嫵媚。 -- 出自宋·梁介·南定樓
- 山中古柏歲寒色,應為清流作意濃。 -- 出自宋·梁介·登臥龍山送酒
- 懶向春風競顏色,自甘秋露綴英華。 -- 出自宋·廖冔·題東流菊江亭
- 禽聲兮啾啾,草色兮幽幽。 -- 出自宋·廖應淮·殿院曾淵子宅酒酣放歌
- 公侯希世珍,秀色媚長川。 -- 出自宋·林光朝·代陳季若上倉使
- 臨鸞梅梳洗,女色不如書。 -- 出自宋·林龍遠·宮詞
- 竹陰池水暗,樹色島云連。 -- 出自宋·林尚仁·此山林僉藥房陳戶偕張牧隱暮春晦日載酒相過
- 清輝黛染環檐色,幽響琴傳出澗聲。 -- 出自宋·林通·白云
- 誶言取箕箒,德色借耰鋤。 -- 出自宋·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賈誼
- 風云互吞吐,山色豁林{左木百養}。 -- 出自宋·林憲·臺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
- 老樹半藤蘿,野色入窗戶。 -- 出自宋·林憲·臺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
- 兩崖玉巉然,秀色真可餐。 -- 出自宋·林憲·臺州郡治十二詩太守尤延之命賦·雙巖堂
- 泉聲澗分細,山色翠成堆。 -- 出自宋·林用中·登山回
- 山云迷古寺,曙色照孤城。 -- 出自宋·林用中·自方廣過高臺賦此
- 忽然林外見山色,又向橋邊聞水聲。 -- 出自宋·林之奇·縱步湘西
- 為愛石橋明月色,柴門常是夜深關。 -- 出自宋·劉草廬·林間
- 品第冠寰中,名色固已揭。 -- 出自宋·劉達·惠山泉
- 嵩高麗中華,岳色連瑤島。 -- 出自宋·劉奉世·過都
- 三千世界銀成色,十二樓臺玉作層。 -- 出自宋·劉師道·句
- 是中非聲亦非色,巡得與君一馮軾。 -- 出自宋·劉琰·王剛仲惠詩醉筆聊和
- 雖無酒力御寒色,且向梅花覓舊題。 -- 出自宋·劉應時·山行
- 梅林洗煩暑,霽色摩蒼空。 -- 出自宋·劉應時·和史魏公酬北山壽老
- 滿眼關愁淡秋色,長箋入手粲明璣。 -- 出自宋·劉應時·九日
- 玉立一峰森黛色,虬蟠九節漾風漪。 -- 出自宋·劉應時·石菖蒲
- 寄謝長官休物色,多年洗耳向唐堯。 -- 出自明·劉玉·謾興
- 晴霄有月與佳色,春圃無花可比香。 -- 出自宋·樓楚材·句
- 兒童行拾穗,風色凌短褐。 -- 出自宋·樓璹·耕圖二十一首·收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