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在第6個字的詩句
色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體清能鑒物,色洞每含虛。 -- 出自唐·高適·同朱五題盧使君義井
- 清夜佛宮觀色相,卻歸前老更前身。 -- 出自唐·李紳·宿越州天王寺
- 攢立寶山中色界,散周香海小輪圍。 -- 出自唐·李紳·開元寺
- 真相有無因色界,化城興滅在蓮基。 -- 出自唐·李紳·新樓詩二十首·龍宮寺
- 臺殿云深秋色微,君王初賜六宮衣。 -- 出自唐·盧綸·雜曲歌辭·天長地久詞
- 何事最堪悲色相,折花將與老僧看。 -- 出自唐·盧綸·同路郎中韓侍御春日題野寺
- 飛沙卷地日色昏,一半征帆浪花濕。 -- 出自唐·盧綸·渡浙江
- 調角寒城邊色動,下霜秋磧雁行疏。 -- 出自唐·賈島·送于中丞使回紇冊立
- 花落長川草色青,暮山重疊兩冥冥。 -- 出自唐·杜秋娘·金縷衣
- 千騎插花秋色暮。 -- 出自宋·黃庭堅·定風波·自斷此生休問天
- 煙勻露洗,草色媚橫塘,平沙軟。 -- 出自宋·黃庭堅·驀山溪·朝來風日
- 香光當發聞,色敗不可稔。 -- 出自宋·黃庭堅·賈天錫惠寶薰乞詩多以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
- 姚子雪麴,杯色爭玉。 -- 出自宋·黃庭堅·安樂泉頌
- 公有胸中五色線,平生補袞用功深。 -- 出自宋·黃庭堅·再次韻四首
- 蓬門系馬晚色凈,茅檐垂虹秋氣涼。 -- 出自宋·黃庭堅·再和公擇舅氏雜言
- 言少常造極,色夷似無求。 -- 出自宋·黃庭堅·贈李彥深
- 體薰山麝臍,色染薔薇露。 -- 出自宋·黃庭堅·戲詠蠟梅二首
- 疊送香羅淺色衣,著來春色入書帷。 -- 出自宋·黃庭堅·謝五開府番羅襖
- 霜重天高日色微,顛狂紅葉上階飛。 -- 出自宋·黃庭堅·大風
- 萬點紅芳血色殷,為無名字對空山。 -- 出自唐·羅隱·野花(一作羅鄴詩)
- 九氣分為九色霞,五靈仙馭五云車。 -- 出自唐·薛濤·試新服裁制初成三首
- 藤杖復隨春色到,寒泉頓與客心閑。 -- 出自宋·蘇轍·書廬山劉顗宮苑屋壁三絕
- 群飛蔽空日色薄,逡巡百頃禾為稀,翾翻巧捷多且微。 -- 出自宋·蘇轍·筠州二詠 黃雀
- 忽憶故鄉銀色界,舉頭千里見蒼顏。 -- 出自宋·蘇轍·績溪二詠 翠眉亭
- 視聽了不昧,色聲久已微。 -- 出自宋·蘇轍·閉居五詠其一杜門
- 其子嗣,以五色染就,不見筆跡,謂之沒骨。 -- 出自宋·蘇轍·王詵都尉寶繪堂詞
- 脊如雙引繩,色如青瑯玕。 -- 出自宋·蘇轍·子瞻惠雙刀
- 邢山潭中黑色龍,經年懶臥泥沙中。 -- 出自宋·蘇轍·久旱府中取虎頭骨投邢山潭水得雨戲作
- 閉目內自視,色如黃金妍。 -- 出自宋·蘇轍·送楊騰山人
- 一曲伊州,秋色芭蕉里。 -- 出自宋·吳文英·點絳唇·香泛羅屏
- 危亭望極,草色天涯,嘆鬢侵半苧。 -- 出自宋·吳文英·鶯啼序
- 醉夢孤云曉色,笙歌一派秋空。 -- 出自宋·吳文英·風入松·一番疏雨洗芙蓉
- 向曉東風霽色,綠楊樓外山青。 -- 出自宋·吳文英·木蘭花慢·酹清杯問水
- 細柳春陰喜色,四郊秋事年豐。 -- 出自宋·吳文英·木蘭花慢·記瓊林宴起
- 秋姿澹凝水色,艷真香、不染春華。 -- 出自宋·吳文英·聲聲慢·六銖衣細
- 臨池笑靨,春色滿、銅華弄妝影。 -- 出自宋·吳文英·尉遲杯·垂楊徑
- 放船五湖夜色。 -- 出自宋·吳文英·大?
- 荔子固多種,色香俱不同。 -- 出自宋·戴復古·趙敬賢送荔枝
- 今日見我顏色衰。 -- 出自南北·鮑照·擬行路難
- 無名草木混色界,廣平心事今何如? -- 出自元·王冕·梅花 其一
- 白草黃沙野色分,古今愁恨滿乾坤。 -- 出自元·王冕·即事 其二
- 二月江亭野色明,楊花飛散雪盈盈。 -- 出自元·王冕·偶成 其二
- 江南十月春色早,處處梅花當水開。 -- 出自元·王冕·素梅 其六
- 相見草嫌顏色異,山林別是一般春。 -- 出自元·王冕·墨梅 其一
- 幽人脫略境色外,竟坐不讀離騷經。 -- 出自元·王冕·題畫蘭卷兼梅花
- 關南關北草色新,四海貢賦來相親。 -- 出自元·王冕·盤車圖
- 慷慨不愁春色老,笑看花雨落平田。 -- 出自元·王冕·寄李子粲
- 落月蒼涼野色迷,過洪忽聽五更雞。 -- 出自元·王冕·過徐州洪至豐沛作
- 龍光搖動五色云,忽覺青蒲生野草。 -- 出自元·王冕·宣和殿畫水仙鴝鵒圖
- 記得西泠春色歸,珠星璧月景離離。 -- 出自元·王冕·素梅 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