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在第2個字的詩句
色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暮色入江郊,霜風兩鬢毛。 -- 出自宋·真山民·秋晚
- 水色山光皆畫本,蟬聲禽語亦吟情。 -- 出自宋·真山民·送云泉入山
- 樹色煙明滅,蟬聲風抑揚。 -- 出自宋·真山民·夏日
- 夜色秋光共一闌,飽收風露入脾肝。 -- 出自宋·真山民·山春秋夜
- 晚色催詩歸草夢,春光隨筆上桃符。 -- 出自宋·真山民·歲朝
- 春色可人晴較穩,酒家爭出柳梢旗。 -- 出自宋·白珽·湖居雜興八首
- 山色曉蒼蒼,山門下夕陽。 -- 出自宋·白珽·靈隱寺暮歸
- 湖色蒼蒼日向斜,煙波萬狀不容夸。 -- 出自宋·并敘·次韻子瞻登望海樓五絕
- 月色滿窗詩骨冷,露華半枕夢魂清。 -- 出自宋·陳普·秋日即事五首
- 月色半簾間翡翠,蛩聲孤枕冷珊瑚。 -- 出自宋·陳普·烈女秋
- 食色雖然人固有,原於形氣所由根。 -- 出自宋·陳普·孟子·食色性也
- 正色吁為間色侵,凄風絺綌自悲吟。 -- 出自宋·陳普·毛詩·緣衣
- 正色忠言始是人,一毫巧令獸為鄰。 -- 出自宋·陳普·論語·巧言令色章
- 毛色既一同,蹄爪亦相似。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即色即聲求不可,離聲離色覓猶乖。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五色云煙聚十洲,蓬萊海浪壓鰲頭。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春色春兮景媚妍,薰風暖潤物華鮮。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五色高吞日月明,百川盡歸朝宗水。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五色祥光混紫煙。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五色云銷黯,方知大道深。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寒色終無賴,豐年漫寄聲。 -- 出自宋·楊時·晚泊遇雪
- 紺色毬兒讓水晶,味甘如蜜冷如冰。 -- 出自宋·曾豐·值侯修學趣儒人稍急因遺蓮花蓮實西瓜于吾宗
- 春色若空疑有著,天工雖巧實無心。 -- 出自宋·曾豐·觸目
- 山色秋分后,月華霜降前。 -- 出自宋·曾豐·辛酉中秋前后舟行自英入韶晚與全真侄傳杯
- 水色月華俱受清,藏中各自有光明。 -- 出自宋·曾豐·豫章上游江中有道觀蓋尸堅吾游仙之地三首·
- 其色燦爛聲玲瓏,小山突兀百千重。 -- 出自宋·曾豐·乙巳正月過英州買得石山
- 山色喜人猶念舊,鳥聲冤客不留情。 -- 出自宋·曾豐·晨霜客路
- 日色催江渡,潮痕上石梯。 -- 出自明·陳憲章·題新村書齋壁(二首)
- 日色小薰秾李晝,風光欲醉乳鶯春。 -- 出自明·陳憲章·元旦試筆(二首)
- 春色酣酣熏我醉,年光袞袞嘆人生。 -- 出自明·陳憲章·次韻定山先生種樹
- 春色染山還染水,春光銜柳又銜梅。 -- 出自明·吳兆·秦淮斗草篇
- 山色長如此,水流終不閑。 -- 出自明·吳兆·青谿泛舟偶訪友人
- 松色自幽映,溪聲復潺湲。 -- 出自明·吳兆·過汪隱君道會
- 秋色延高臺,臺荒廟亦冷。 -- 出自明·吳兆·登釣龍臺
- 帝色不渝,罔解如初。 -- 出自隋·佚名·袷饗太廟
- 玉色下照,庫庫繩繩。 -- 出自隋·佚名·熙寧皇太后冊寶三首
- 玉色下照,臨觀耦耕。 -- 出自隋·佚名·親耕籍田七首
- 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鳥藏。 -- 出自隋··雜曲歌辭·一片子
- 聲色游戲外,無余亦無知。 -- 出自宋·胡銓·家訓
- 山色淺深秋潑黛,田毛上下曉披綿。 -- 出自宋·胡銓·夏旱至秋田家種蕎麥以補歲事
- 露色珠簾映,香風粉壁遮。 -- 出自唐·孫逖·同和詠樓前海石榴二首
- 柳色煙相似,梨花雪不如。 -- 出自唐·令狐楚·雜曲歌辭·宮中樂
- 秋色共溪長,游人笑語涼。 -- 出自明·高啟·溪上
- 曙色透窗來,幽人眠未起。 -- 出自明·高啟·睡覺
- 草色荒宮燕,槐陰遠驛騶。 -- 出自明·高啟·送顧倅之錢塘
- 春色偏傷楚客心,日斜芳草鷓鴣吟。 -- 出自明·高啟·送胡孝廉布東游
- 春色到江濱,江花樹樹新。 -- 出自明·高啟·江上漫成
- 寒色初凝野,秋聲忽在林。 -- 出自明·高啟·題張校理畫
- 春色東家出,相窺似有心。 -- 出自明·高啟·鄰家桃花
- 春色先從天上來,花枝盡發鳳凰臺。 -- 出自明·高啟·見花憶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