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舟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東南隨去鳥,人吏待行舟。 -- 出自唐·岑參·送揚州王司馬
- 莫羨黃公蓋,須乘彥伯舟。 -- 出自唐·岑參·送襄州任別駕
- 沙平堪濯足,石淺不勝舟。 -- 出自唐·岑參·終南東谿中作
- 欲吊二公子,橫汾無輕舟。 -- 出自唐·岑參·驪姬墓下作(夷吾、重耳墓,隔河相去十三里
- 伯夷在首陽,欲往無輕舟。 -- 出自唐·岑參·東歸晚次潼關懷古
- 落日出公堂,垂綸乘釣舟。 -- 出自唐·岑參·過王判官西津所居
- 萬里通槎漢,千帆下漕舟。 -- 出自宋·歐陽修·黃河八韻寄呈圣俞
- 滁山不通車,滁水不載舟。 -- 出自宋·歐陽修·懷嵩樓晚飲示徐無黨無逸
- 幸以主人故,崎嶇幾摧舟。 -- 出自宋·歐陽修·懷嵩樓晚飲示徐無黨無逸
- 故鄉看衣錦,寧羨李膺舟。 -- 出自宋·歐陽修·鄭十一先輩赴四明暮
- 日暮人歸盡,沙禽上釣舟。 -- 出自宋·歐陽修·晚過水北
- 吳綃與魯縞,取具{左舟右網}船客。 -- 出自宋·秦觀·海康書事十首
- 青熒燈火照深更,逐客舟航冷似冰。 -- 出自宋·秦觀·次韻子由召伯埭見別三首
- 不堪春解手,更為晚停舟。 -- 出自宋·秦觀·次韻子由題斗野亭
- 數聲水調紅嬌晚,棹轉舟回笑人遠。 -- 出自宋·秦觀·采蓮
- 弊袍披槁葉,瘦馬兀扁舟。 -- 出自宋·秦觀·次韻傳道自適兼呈都司蕓叟學士
- 羌胡轂下一朝起,敵國舟中非所擬。 -- 出自唐·柳宗元·相和歌辭·東門行
- 再來寄幽夢,遺貯催行舟。 -- 出自唐·柳宗元·界圍巖水簾
- 愿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 -- 出自魏晉·曹植·雜詩
- 月溪逢遠客,煙浪有歸舟。 -- 出自唐·溫庭筠·和友人盤石寺逢舊友
- 子胥忠義者,無覆巨川舟。 -- 出自宋·范仲淹·和運使舍人觀潮
- 相呼采蓮去,笑上木蘭舟。 -- 出自宋·范仲淹·蕭灑桐廬郡十絕
- 蘭芳披幽徑,琴樽在小舟。 -- 出自宋·范仲淹·贈都下隱者
- 王公多雅故,思去共仙舟。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和延安龐龍圖柳湖
- 來膺臣宰召,歸泛越人舟。 -- 出自宋·晏殊·送僧歸護國寺
- 春風洞庭浪,出沒驚孤舟。 -- 出自唐·韓愈·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
- 蒼茫洞庭岸,與子維雙舟。 -- 出自唐·韓愈·洞庭湖阻風贈張十一署
- 南溪亦清駛,而無楫與舟。 -- 出自唐·韓愈·南溪始泛三首
- 曉日生遠岸,水芳綴孤舟。 -- 出自唐·韓愈·遠游聯句
- 居然同物化,何處欲藏舟。 -- 出自唐·駱賓王·樂大夫挽詞五首
- 開筵枕德水,輟棹艤仙舟。 -- 出自唐·駱賓王·送郭少府探得憂字
- 銘旌二千里,處處哭歸舟。 -- 出自宋·楊萬里·故太恭人董氏挽詞五首
- 雁來野鴨卻驚起,我與舟人俱仰看。 -- 出自宋·楊萬里·暮泊鼠山,聞明朝有石塘之險
- 如何近來夢,夜夜在釣舟。 -- 出自宋·楊萬里·丁酉初春和張欽夫榕溪閣五言曾達臣挽詞
- 不應野水渡,橫此濟川舟。 -- 出自宋·楊萬里·和慶長懷麻陽叔二首
- 鸚鵡棲蔥指,芙蕖載錦舟。 -- 出自宋·楊萬里·觀迎神小兒社
- 眼底生芻奠,身前泛柏舟。 -- 出自宋·楊萬里·四十九叔母祖朱氏孺人挽詞
- 杖屨疏金谷,鶯花冷玉舟。 -- 出自宋·楊萬里·陳商卿挽辭
- 夜來暗長前村水,絕喜舟人好語聲。 -- 出自宋·楊萬里·浮石清曉放船遇雨
- 清流堪數石,淺涉不須舟。 -- 出自宋·楊萬里·過劉村江
- 青鞋黃帽綠蓑衣,釣雪舟中雪政飛。 -- 出自宋·楊萬里·幽居三詠釣雪舟
- 南浦水正長,何時放歸舟。 -- 出自宋·楊萬里·豫章光華館苦雨
- 公弭江西節,儂橫南浦舟。 -- 出自宋·楊萬里·程泰之尚書龍學挽詞二首
- 船閣寒沙待晚潮,行人舟子各相招。 -- 出自宋·楊萬里·鮮魚潭登舟
- 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 出自唐·王昌齡·出郴山口至疊石灣野人室中寄張十一
- 副職守茲縣,東南棹孤舟。 -- 出自唐·王昌齡·留別岑參兄弟
- 鞍馬上東門,裴回入孤舟。 -- 出自唐·王昌齡·東京府縣諸公與綦毋潛李頎相送至白馬寺宿
- 往來迷處所,花下問魚舟。 -- 出自唐·王昌齡·梅道士水亭
- 本欲避驄馬,何如同鹢舟。 -- 出自唐·王昌齡·與黃侍御北津泛舟
- 清洛日夜漲,微風引孤舟。 -- 出自唐·王昌齡·送李棹游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