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在第4個字的詩句
舜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載誦堯舜篇,幸今時太平。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
- 巍巍堯舜開明堂,大調金石來鳳皇。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和宋中道見寄
- 既體堯舜仁,又答稷禼知。 -- 出自宋·梅堯臣·送王道粹學士知亳州
- 土膏經舜耒,石險任秦鞭。 -- 出自宋·王禹偁·中條山
- 羲軒堯舜前規矩,湯武桓文舊范圍。 -- 出自宋·邵雍·首尾吟
- 皋陶遇舜,伊尹逢湯。 -- 出自宋·邵雍·偶得吟
- 羲軒堯舜雖難復,湯武桓文尚可循。 -- 出自宋·邵雍·天人吟
- 幸逢堯舜為真主,且放巢由作外臣。 -- 出自宋·邵雍·詔三下答鄉下人起之意
- 羲軒堯舜,湯武桓文。 -- 出自宋·邵雍·經世吟
- 既有虞舜歌,豈無臯陶賡。 -- 出自宋·邵雍·詩書吟
- 原事堯舜主,或與夔龍親。 -- 出自宋·陳著·次兒瀹以詩四首道各意因兩用其韻
- 蘇舒同舜澤,煦嫗并堯仁。 -- 出自唐·曹松·武德殿朝退望九衢春色
- 石林繞舜祠,西南正相對。 -- 出自唐·元結·游石溪示學者
- 始知堯舜德,心與萬人同。 -- 出自唐·張說·奉和圣制溫泉言志應制
- 有如堯舜時,惠澤四海沾。 -- 出自宋·王令·過揚子江
- 況逢堯舜登賢日,不復伊周望古人。 -- 出自宋·王令·贈王介甫
- 千年堯舜心,心成身已歿。 -- 出自唐·曹鄴·文宗陵
- 大妻唱舜歌,小妻鼓湘瑟。 -- 出自唐·劉叉·狂夫
- 簡編包舜禹,圍范總乾坤。 -- 出自宋·寇準·應制太清樓觀書
- 致君堯舜不足驚,升平本付公輩人。 -- 出自宋·毛滂·上曾樞密
- 雅音和舜樂,睿澤洽堯天。 -- 出自宋·錢惟演·上巳玉津園賜宴
- 吾君堯舜資,事業方復古。 -- 出自宋·韓元吉·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寧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為韻
- 月輪生舜廟,河水出關墻。 -- 出自唐·耿湋·送姚校書因歸河中
- 風和調舜琴,欲厚空周圄。 -- 出自唐·朱長文·佳雨應祈因思昔年諸友作詩今再敘舊
- 乃知虞舜德,恭己固難名。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讀唐書
- 孤琴有舜曲,留我月中彈。 -- 出自宋·夏竦·贈逸人
- 薰風拂舜弦。 -- 出自宋·張掄·阮郎歸·亭亭槐柳午陰圓
- 君為堯舜寧非幸,人在羲皇不啻過。 -- 出自宋·方岳·時事
- 圣朝同舜日,作相有夔龍。 -- 出自唐·姚合·和門下李相餞西蜀相公
- 為堯為舜配三才,功用都從此處來。 -- 出自宋·陳普·孟子·養小失小
- 要知堯舜夫何道,只在常言仁義中。 -- 出自宋·陳普·孟子·堯舜之道陳王
- 挈以畀舜,超然自邁。 -- 出自宋·曾豐·紹興淳熙兩朝內禪頌
- 蚤于堯舜,三十三年。 -- 出自宋·曾豐·紹興淳熙兩朝內禪頌
- 幸逢堯舜癸賢日,正是皋夔相國時。 -- 出自宋·曾豐·壽林中書
- 遙觀似舜峰,近視疑禹穴。 -- 出自宋·曾豐·游三洲巖
- 孰知堯舜力,明德日升聞。 -- 出自隋·佚名·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 責君堯舜,良哉股肱。 -- 出自隋·佚名·河北都轉運使王公
- 如何堯舜主,不與武宣時。 -- 出自宋·周必大·孝宗皇帝挽詩二首
- 天心知舜孝,寒日慘多陰。 -- 出自宋·周必大·同前太行皇太后挽詞二首
- 薦唯將舜擬,嚴亦與周并。 -- 出自宋·蔡襄·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於景靈孝嚴殿是
- 臣聞帝舜優圣域,臯陶大禹為其鄰。 -- 出自宋·蔡襄·御筆賜字詩
- 皇皇大舜,合堯玄德。 -- 出自唐·貫休·大蜀皇帝壽春節進堯銘舜頌二首·舜頌
- 必于堯舜日,還似房杜輩。 -- 出自唐·貫休·上孫使君
- 誰能堯舜其君,遠繼阿衡圣。 -- 出自宋·王之道·憶東坡
- 方今堯舜理四海,巖穴彈冠求自試。 -- 出自宋·王之道·沈楊輔隱軒詩
- 帝本堯舜姿,末履轉清伉。 -- 出自明·李夢陽·乙丑除夕追往憤五百字
- 在昔堯舜禹,遺塵成典謨。 -- 出自唐·蘇颋·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遙樓應制
- 經游聞舜禹,表里見乾坤。 -- 出自唐·齊己·瀟湘二十韻
- 山光臨舜廟,河氣隔王畿。 -- 出自唐·薛能·送胡澳下第歸蒲津
- 謬因沾舜渥,長愿奉堯封。 -- 出自唐·武平一·奉和幸白鹿觀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