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第14個字的詩句
臣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明知綠發升真籍,堪笑蒼顏預憲臣。 -- 出自宋·晏殊·麻姑山
- 傾朝共羨寵光頻,半歲遷騰作虎臣。 -- 出自唐·韓愈·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
- 太極重開萬物新,紹熙天子宴群臣。 -- 出自宋·楊萬里·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號
- 紫綬當時賜兩人,一為乳臭一名臣。 -- 出自宋·楊萬里·跋澹庵先生繳張欽夫賜章服答詔二首
- 東坡無地頓危身,天賜黎山活逐臣。 -- 出自宋·楊萬里·寄題儋耳東坡故居,尊賢堂太守譚景先所二首
- 故國山河迎詔旨,中原父老識詞臣。 -- 出自宋·楊萬里·送王成之中書舍人使虜
- 眾推賈誼為才子,帝喜相如作侍臣。 -- 出自唐·元稹·酬樂天余思不盡加為六韻之作
- 百二關河狼虎秦,連環難解獻高臣。 -- 出自明·唐寅·齊后圖
- 烏臺十卷青蠅案,炎海三千白發臣。 -- 出自明·唐寅·東坡小像
- 宋朝受命政維新,魏國稱為社稷臣。 -- 出自明·唐寅·雪夜幸趙普
- 惟有至尊渾不戴,盡將春色賜群臣。 -- 出自宋·姜夔·郊禮后景靈宮薛謝紀事
- 那知此日新朝主,便是當時顧命臣。 -- 出自近代·王國維·頤和園詞
- 豈謂先朝營楚殿,翻教今日恨堯臣。 -- 出自近代·王國維·頤和園詞
- 單于若問公家世,說與麒麟畫老臣。 -- 出自宋·范成大·送洪內翰使虜
- 定有靈官識仙伯,報道紫皇思侍臣。 -- 出自宋·范成大·知郡檢計齋醮禱雨,登時感通,輒賦古風,以
- 宣與書家分手寫,中官走馬賜功臣。 -- 出自唐·王建·舞曲歌辭·霓裳辭十首
- 枯桂衰蘭一遍春,唯將道德定君臣。 -- 出自唐·王建·上崔相公
- 曾向山東為散吏,當今竇憲是賢臣。 -- 出自唐·王建·上李吉甫相公
- 鄉使到來常款語,還聞世上有功臣。 -- 出自唐·王建·題金家竹溪
- 曾向先皇邊諫事,還應上帝處稱臣。 -- 出自唐·王建·送吳諫議上饒州
- 愛仙無藥住溪貧,脫卻山衣事漢臣。 -- 出自唐·王建·從軍后寄山中友人
- 一家總入嵩山去,天子何因得諫臣。 -- 出自唐·王建·送鄭山人歸山
- 久持刑憲聲名遠,好是中朝正直臣。 -- 出自唐·張籍·寄孫洛陽格
- 誰憐此別悲歡異,萬里青山送逐臣。 -- 出自唐·劉長卿·將赴南巴,至馀干別李十二
- 歸奏圣朝行萬里,卻銜天詔報蕃臣。 -- 出自唐·韋應物·送常侍御卻使西蕃
- 聽著啼鵑淚滿襟,國亡家破見忠臣。 -- 出自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 誰遣附庸祈請使,要教索虜識忠臣。 -- 出自宋·文天祥·使北
- 玉勒雕鞍南上去,天高月冷泣孤臣。 -- 出自宋·文天祥·愧故人
- 君不見漢家三葉從代至,高皇舊臣多富貴。 -- 出自唐·高適·古歌行
- 休按簿書懲黠吏,未齊風俗昧良臣。 -- 出自唐·李紳·宿越州天王寺
- 官職謬齊商嶺客,姓名那重漢廷臣。 -- 出自唐·李紳·七年初到洛陽,寓居宣教里,時已春暮,而四
- 更向碧山深處問,不妨猶有草茅臣。 -- 出自唐·皮日休·陪江西裴公游襄州延慶寺
- 黃帝煉丹求子母,神農嘗藥辨君臣。 -- 出自宋·黃庭堅·雜詩四首
- 清濁盡須歸甕蟻,吉兇更莫問波臣。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文潛立春日三絕句
- 春盤一任人爭席,莫道前銜是近臣。 -- 出自宋·黃庭堅·再次前韻
- 畢竟以丕成霸業,豈能于漢作純臣。 -- 出自宋·黃庭堅·讀曹公傳
- 古來有道處漁釣,豈與荷擔為儓臣。 -- 出自宋·黃庭堅·舟子
- 兩宮無事安磐石,萬國歸心有老臣。 -- 出自宋·黃庭堅·同子瞻和趙伯充團練
- 太平寺主惟輕薄,卻把三公與賊臣。 -- 出自唐·羅隱·春日登上元石頭故城
- 榮驅豹尾拋同輩,貴上螭頭見近臣。 -- 出自唐·羅隱·送蘄州裴員外
- 行塵不是昔時塵,謾向朱門憶侍臣。 -- 出自唐·羅隱·經張舍人舊居(一題作河中經故翰林張舍人所
- 南駕威聲傳絕域,西征舊恨失奸臣。 -- 出自宋·蘇轍·李誠之待制挽詞二首
- 梁王宮殿歸留鑰,尚父山河屬老臣,沂水弦歌重曾點,菑川故舊識平津。 -- 出自宋·蘇轍·送龔鼎臣諫議移守青州二首
- 南都去后少佳客,西洛歸來多老臣。 -- 出自宋·蘇轍·送呂由庚推官得替還洛中二首
- 先志承顏善養親,束裝騎馬試為臣。 -- 出自宋·蘇轍·送毛滂齋郎
- 邊兵屢動思良將,廷論蕭條憶諍臣。 -- 出自宋·蘇轍·王仲儀尚書挽詞
- 三桓豈知用圣人,哀公亦自不能臣。 -- 出自宋·蘇轍·三不歸行
- 遣病每懷詩眷屬,訪醫因問藥君臣。 -- 出自宋·戴復古·寄湖州楊伯子監丞
- 聞說青云多故舊,不應久作外臺臣。 -- 出自宋·戴復古·見曾提刑兼安撫
- 問君何以治海陵,但陳圣主之德臣何能,狂生有意水衡丞。 -- 出自宋·賀鑄·送海陵周太守邠受代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