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第13個字的詩句
臣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自古南荒竄逐過,佞臣元少直臣多。 -- 出自明·高啟·讀史十首 韓子
- 宜圣展前知幾計,感時腸斷侍臣孫。 -- 出自宋·晁說之·牡丹
- 襄漢經營蠶路闢,江淮聯絡雁臣賓。 -- 出自宋·徐元杰·送郡守
- 約已隆親禮不同,鈞天無宴錫臣工。 -- 出自宋·劉克莊·辛卯滿散天基節即事六首
- 班馬定為廉吏傳,韓歐無責諫臣書。 -- 出自宋·劉克莊·待制趙公伯泳哀詩二首
- 里有襄陽耆舊傳,史無齊魯大臣名。 -- 出自宋·劉克莊·太守宋監丞新三先生祠刊二劉遺文以二詩紀實
- 惠斂十連遺愛遠,年開九秩近臣稀。 -- 出自宋·周必大·參政李秀叔挽詞二首
- 終歲逍遙仁術內,無名甘老買臣鄉。 -- 出自唐·方干·越中言事二首(咸通八年瑯琊公到任后作)
- 斜望花開遙舉袖,傳聲宣喚近臣來。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 供奉頭籌不敢爭,上棚等喚近臣名。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 失意慣中遷客酒,多年不見侍臣花。 -- 出自宋·鄭文寶·句
- 御玉衣兮珠步搖,赭黃奉觴兮臣妾入朝。 -- 出自宋·葛立方·九效·慈寧
- 盤石曾聞受國封,承恩不與幸臣同。 -- 出自宋·劉子翚·汴京紀事二十首
- 害馬勞人事已灰,長安無復使臣來。 -- 出自宋·汪元量·戎州
- 祠園復為中貴取,遺構空傳孽臣作。 -- 出自明·何景明·玄明宮行
- 大將龍旗朝帝京,至尊親遣近臣迎。 -- 出自明·何景明·諸將入朝(四首)
- 芝草忽生涵德殿,昭儀捧出侍臣看。 -- 出自明·王叔承·宮詞一百首(并序)(錄五十首)
- 當時內殿春風細,紫衣傳教詞臣醉。 -- 出自明·楊基·題宋周曾秋塘圖(有序)
- 圣主直教恩澤遍,香羅先到小臣家。 -- 出自明·楊基·奉天殿早朝(二首)
- 境上人瞻司馬節,里中書耀買臣衣。 -- 出自宋·王珪·送富郎中守蘇州
- 南擁旌旗照海傍,甘泉新第從臣章。 -- 出自宋·王珪·送元厚之待制出守福唐
- 從祖近持丞相印,舊交半著侍臣衣。 -- 出自宋·強至·答章傳道二首
- 三歲歸來無薦者,金門猶喜從臣知。 -- 出自宋·強至·次韻陽朔邱尉述懷
- 鳳尾新批天子詔,螭頭看載史臣書。 -- 出自宋·強至·馬上口占呈記注李才元學士
- 輔相合逢先帝久,君王今用舊臣初。 -- 出自宋·強至·王尚書生辰
- 洛社曾陪祭酒間,承明復接侍臣班。 -- 出自宋·范祖禹·寄華州提舉崇福李侍郎
- 庭階不乏長芝蘭,少翁又是庭臣右。 -- 出自宋·吳則禮·玉樓春
- 藜藿奚為便作魔,九年雷繞羈臣腹。 -- 出自宋·吳則禮·以淮白寄公卷
- 郡賦今推作者并,王庭可但諍臣趨。 -- 出自宋·陳造·送七子赴省
- 天子千秋萬歲,征招宴、宰府師臣。 -- 出自宋·范致虛·滿庭芳慢/滿庭芳
- 賜品暫醒歌里醉,延和行對臺臣。 -- 出自宋·王安中·臨江仙·六六云從龍戲月
- 穆生初為設醴留,臧堅豈受刑臣唁。 -- 出自宋·洪皓·小王仲冬望置酒學士賦詩次韻
- 惜取風騷等閑句,他時密膝詠臣鄰。 -- 出自宋·李彌遜·次韻李丞相送行二首
- 當時中國滿朱紫,不臣女真即臣楚。 -- 出自宋·鄧肅·劉忠顯挽詞
- 自是皋陶多邁種,歸毘舜德詠臣鄰。 -- 出自宋·馮時行·送張卿赴西路憲
- 射殿從容御六鈞,飛星白羽駭臣鄰。 -- 出自宋·曹勛·宮詞三十三首
- 長歌山水五風霜,翠竹青松是臣防。 -- 出自宋·曹勛·臺城雜詩七首
- 口伐奇謀讋可汗,歸來猶著侍臣冠。 -- 出自宋·李洪·送范至能帥桂林
- 暫向江東一澄按,卻歸徑著侍臣冠。 -- 出自宋·樓鑰·送林子方吏部將漕江東
- 已媿演綸詞禁上,更堪曳履侍臣閒。 -- 出自宋·樓鑰·李才翁賀除天官次韻
- 勛名巍峨謝不有,天子神圣非臣功。 -- 出自宋·樓鑰·代魏丞相為錢參政壽
- 碧海萬里樓船通,天子神圣非臣功。 -- 出自宋·樓鑰·代求子紹上魏邸壽詩
- 舒卷定憐無尺枉,敷陳盡可見臣愚。 -- 出自宋·趙蕃·從趙崇道求蜀紙五首
- 惜去轍須田父臥,催歸詔有內臣赍。 -- 出自宋·曹彥約·答趙守見貽這韻
- 君看開濟規模事,卻屬南陽高臣翁。 -- 出自宋·易祓·示從侄茂
- 當時顛未誰能記,家有中原孤臣書。 -- 出自宋·程珌·秘閣儒榮堂
- 賢守劬躬民國念,食言應笑魯臣肥。 -- 出自宋·鄭清之·和林粹賦郡守隨車雨
- 天為西南分八使,更分四道蕃臣。 -- 出自宋·魏了翁·臨江仙·天為西南分八使
- 禮屬群趨上宰前,兩郎奉冊侍臣宣。 -- 出自宋·魏了翁·十二月十七日宰執率百官請大行皇帝謚于南郊
- 當日入趨東雜殿,番休卻逐侍臣還。 -- 出自宋·魏了翁·真除后謾記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