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在第9個字的詩句
老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正名百物自軒轅,野老何知強討論。 -- 出自宋·王安石·進字說二首
- 少時為學豈身謀,欲老低徊各自羞。 -- 出自宋·王安石·寄平甫
- 所聞不到荊門耳,人老禾新又一年。 -- 出自宋·王安石·寄育王大覺禪師
- 霜筠雪竹鐘山寺,投老歸歟寄此生。 -- 出自宋·王安石·句
- 西山映水碧潭潭,楚老長謠淚滿衫。 -- 出自宋·王安石·西山
- 所愿乖平日,何知即老翁。 -- 出自宋·王安石·寄謝師直
- 谷城公孫能若此,五老聞之當啟齒。 -- 出自宋·王安石·我所思寄黃吉甫
- 不知烏石岡邊路,至老相尋得幾回。 -- 出自宋·王安石·過外弟飲
- 使節何年去,喪車故老迎。 -- 出自宋·王安石·蘇才翁挽辭二首
- 金明馳道柳參天,投老重來聽管弦。 -- 出自宋·王安石·九日賜宴瓊林苑作
- 唯有達生理,應無治老方。 -- 出自唐·劉禹錫·閑坐憶樂天以詩問酒熟未
- 兩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 出自唐·劉禹錫·贈眼醫婆羅門僧
- 背時猶自居三品,得老終須卜一丘。 -- 出自唐·劉禹錫·酬樂天見寄
- 寄語何平叔,無為輕老生。 -- 出自唐·劉禹錫·寓興二首
- 荊巫脈脈傳神語,野老娑娑起醉顏。 -- 出自唐·劉禹錫·陽山廟觀賽神
-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 -- 出自唐·劉禹錫·楚州開元寺北院枸杞臨井繁茂可觀,群賢賦詩
- 君到故山時,為謝五老翁。 -- 出自唐·岑參·送祁樂歸河東
- 知音難再逢,惜君方老年。 -- 出自唐·岑參·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
- 精怪喜無人,睢盱藏老樹。 -- 出自唐·岑參·楊雄草玄臺
- 不擇南州尉,高堂有老親。 -- 出自唐·岑參·送楊瑗尉南海
- 二人事慈母,不弱古老萊。 -- 出自唐·岑參·梁州對雨,懷麹二秀才,便呈麹大判官,時疾
- 罷市秦人送,還鄉絳老迎。 -- 出自唐·岑參·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
- 更作東征賦,知君有老親。 -- 出自唐·岑參·送李郎尉武康
- 文詞愈清新,心意雖老大。 -- 出自宋·歐陽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 花繁蔽日鎖空園,樹老參天杳深谷。 -- 出自宋·歐陽修·於劉功曹家見楊直講女奴彈琵琶戲作呈圣俞
- 晚登玉墀侍珠旒,詩老齏鹽太學愁。 -- 出自宋·歐陽修·哭圣俞
- 俾爾歸托宛陵詩,此老詩名聞四夷。 -- 出自宋·歐陽修·答圣俞白鸚鵡雜言
- 若無潁水肥魚蟹,終老仙鄉作醉鄉。 -- 出自宋·歐陽修·戲書示黎教授
- 主人不覺悲華發,野老猶能說醉翁。 -- 出自宋·歐陽修·憶滁州幽谷
- 鴻冥得路高難慕,松老無風韻自寒。 -- 出自宋·歐陽修·借觀五老詩次韻為謝
- 臺傾余址草荒涼,樹老無花春寂歷。 -- 出自宋·歐陽修·予作歸鴈亭於滑州後十有五年梅公儀來守是邦
- 漢郎清曉赤墀趨,楚老西來望隼旟。 -- 出自宋·歐陽修·送張學士知郢州
- 異物終為賢俊得,野老田夫豈宜有。 -- 出自宋·秦觀·題楊康功醉道士石
- 吳中多高士,往往寄老釋。 -- 出自宋·秦觀·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
- 來路山重復,參天樹老蒼。 -- 出自宋·秦觀·次韻莘老初至湯泉
- 窮通得喪了無事,莊老器宇何難并。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和提刑太博嘉雪
- 乘興訪隱淪,今逢賀老無。 -- 出自宋·范仲淹·送謝景初遷憑宰馀姚
- 風俗因君厚,文章至老淳。 -- 出自宋·范仲淹·寄贈林逋處士
- 仁君未報頭先白,故老相看眼倍青。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和并州鄭宣徽見寄二首
-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總把千山眉黛掃未抵別愁多少勸君綠酒金杯莫嫌絲管聲催兔走烏飛不住人生幾度三臺 -- 出自宋·晏殊·清平樂·春花秋草
- --孟郊金柔氣尚低,火老候愈濁。 -- 出自唐·韓愈·納涼聯句
- 但擲雇笑金,仍祈卻老藥。 -- 出自唐·韓愈·晚秋郾城夜會聯句
- 樊子坐賓署,演孔刮老佛。 -- 出自唐·韓愈·山南鄭相公、樊員外酬答為詩,其末咸有見及
- 水凈千年近,星飛五老遙。 -- 出自唐·駱賓王·晚泊河曲
- 起坐不復寐,萬感集老懷。 -- 出自宋·楊萬里·夜雨
- 一生劫劫只長涂,投老山林始定居。 -- 出自宋·楊萬里·曉起探梅四首
- 凡例今迂叟,聲名後老蘇。 -- 出自宋·楊萬里·李仁甫侍講閣學挽詩二首
- 劉郎寫照妙通神,三老圖成又一新。 -- 出自宋·楊萬里·誠齋題三老圖
- 守勁無遣暖,晴行失老懷。 -- 出自宋·楊萬里·城上野步用轆轤體
- 也愛西風爽,其如半老休。 -- 出自宋·楊萬里·感秋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