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在第8個字的詩句
老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黃雞催曉不須愁,老盡世人非我獨。 -- 出自宋·蘇軾·與臨安令宗人同年劇飲
- 曷不勸公勤秉燭,老來光景似奔輪。 -- 出自宋·蘇軾·次韻述古過周長官夜飲
- 四十年來同幻事,老去何須別愚智。 -- 出自宋·蘇軾·次韻謝子高讀淵明傳?此詩為黃庭堅作?
- 當(dāng)年大白此相浮,老守娛賓得二丘。 --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忠玉游虎丘絕句三首
- 我生孤僻本無鄰,老病年來益自珍。 -- 出自宋·蘇軾·述古以詩見責(zé)屢不赴會,復(fù)次前韻
- 平生懶惰今始悔,老大勸農(nóng)天所直。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
- 子方得郡古山陽,老手風(fēng)生謝刀筆。 -- 出自宋·蘇軾·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 醉眼有花書字大,老人無睡漏聲長。 -- 出自宋·蘇軾·臥病逾月請郡不許復(fù)直玉堂十一月一日鎖院是
- 良醫(yī)自要經(jīng)三折,老將何妨敗兩甄。 -- 出自宋·蘇軾·次韻鄭介夫二首
- 秋風(fēng)獵獵行云飛,老人此意無人會,目注云歸心自知。 -- 出自宋·蘇軾·老人行
- 黃口小兒莫相笑,老人舊日曾年少。 -- 出自宋·蘇軾·老人行
- 霜林日夜西風(fēng)急,老送君歸百憂集。 -- 出自宋·蘇軾·臺頭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館分韻得憶字人字兼
- 端向甕間尋吏部,老來專以醉為鄉(xiāng)。 -- 出自宋·蘇軾·次韻趙令鑠
- 閑看書冊應(yīng)多味,老傍人門想更慵。 -- 出自宋·蘇軾·贈仲勉子文?此詩為黃庭堅作?
- 安州老人心似鐵,老人心肝小兒舌。 -- 出自宋·蘇軾·安州老人食蜜歌
- 三吳六月水如湯,老人心似雙龍井。 -- 出自宋·蘇軾·安州老人食蜜歌
- 賈誼窮適楚,樂生老思燕。 -- 出自宋·蘇軾·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
- 還須卻置蓮花漏,老怯風(fēng)霜恐不鳴。 -- 出自宋·蘇軾·鹽官絕句四首
- 白須紅帶柳絲下,老弱空巷人相登。 -- 出自宋·蘇軾·東川清絲寄魯冀州戲贈
- 漢廷九尺人,誰似老方朔。 -- 出自宋·蘇軾·明日復(fù)以大魚為饋重二十斤且求詩故復(fù)戲之
- 平生懶惰今始悔,老在勸農(nóng)天所直。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孔毅父久旱已而甚兩三首
- 眾賓起舞風(fēng)竹亂,老守先醉霜松折。 -- 出自宋·蘇軾·聚星堂雪
- 我生孤癖本無鄰,老病年來益自珍。 -- 出自宋·蘇軾·述古以詩見責(zé)屢不赴會復(fù)次前韻
- 新法清平那有此,老身窮苦自招渠。 -- 出自宋·蘇軾·捕蝗至浮云嶺山行疲苦有懷子由弟二首
- 豈似草玄人,默默老儒館。 -- 出自宋·蘇軾·二公再和亦再答之
- 天容玉色誰敢畫,老師古寺晝閉房。 -- 出自宋·蘇軾·贈寫御容妙善師
- 少年多病怯杯觴,老去方知此味長。 -- 出自宋·蘇軾·次韻樂著作送酒
- 可憐堂堂十八公,老死不入明光宮。 -- 出自宋·蘇軾·和張耒高麗松扇
- 文章工點?,忠義老研磨。 -- 出自宋·蘇軾·龍尾石硯寄猶子遠(yuǎn)
- 少而寡欲顏常好,老不求名語益真。 -- 出自宋·蘇軾·送邵道士彥肅還都嶠
- 持節(jié)復(fù)來,以慰父老。 -- 出自宋·蘇軾·何公橋
- 謫居澹無事,何異老且休。 -- 出自宋·蘇軾·和陶游斜川正月五日,與兒子過出游作
- 天容玉色誰敢畫,老師古寺書閉房。 -- 出自宋·蘇軾·其二贈寫御容妙善師
- 一點空明是何處,老人真欲住仇池。 -- 出自宋·蘇軾·雙石
- 愿言畢婚嫁,攜手老翠微。 -- 出自宋·蘇軾·游凈居寺
- 封侯衛(wèi)霍知幾許,老矣先生困羇旅。 -- 出自宋·蘇軾·贈李兕彥威秀才
- 俯仰東西閱數(shù)州,老于歧路豈伶優(yōu)。 -- 出自宋·蘇軾·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
- 不知徂歲月,空覺老楸梧。 -- 出自宋·蘇軾·歸真亭
- 笑指塵壁間,此是老牛戩。 -- 出自宋·蘇軾·次韻李端叔謝送牛戩鴛鴦竹石圖
- 市廛得此尤堪隱,老者於今只自安。 -- 出自宋·蘇軾·安老亭詩
- 仙禽發(fā)異響,驚起老僧禪。 -- 出自宋·蘇軾·慈云四景鸚鵡院
- 荊軻不足說,田子老可驚。 -- 出自宋·蘇軾·和陶詠荊軻
- 感慨清哀似變風(fēng),老于詩句耳偏聰。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孫秘丞見贈
- 奏賦病未能,草玄老更疏。 -- 出自宋·蘇軾·和陶贈羊長史
- 只今數(shù)歲已動人,老人留眼看他日。 -- 出自宋·蘇軾·贈山谷子?此詩當(dāng)為陳師道作?
- 幸有余薪米,養(yǎng)此老不才。 -- 出自宋·蘇軾·和陶乞食
- 莫把山林笑朝市,老夫手里有烏藤。 -- 出自宋·蘇軾·碣石庵戲贈湛庵主
- 吾僚有意為遷居,老守縱饞那忍膾。 -- 出自宋·蘇軾·西湖秋涸東池魚窘甚因會客呼網(wǎng)師遷之西池為
- 微官共有田園興,老罷方尋隱退廬。 -- 出自宋·蘇軾·傅堯俞濟源草堂(此詩亦載山谷集)
- 會當(dāng)相従去,芒鞋老菑畬。 -- 出自宋·蘇軾·答任師中家漢公(一題:奉和師中丈漢公兄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