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在第7個字的詩句
老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亭中客鬢幾人老,山下靈根千歲春。 -- 出自宋·家坤翁·次曾南豐韻
- 紫笑扶疎枝干老,春來得興頗開顏。 -- 出自宋·家坤翁·游金石臺
- 其八m老姑與老姊,就可報恩鞠。 -- 出自宋·郟亶·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
- 輕肥莫臨顧,我老懶逢迎。 -- 出自宋·蔣堂·南湖臺三首
- 分甘書史窩中老,興在江湖醉后歌。 -- 出自宋·蔣廷玉·贈陳宗之
- 復疑於其來,釋老親抱持。 -- 出自宋·金君卿·文相生日
- 我倦迷津欲歸老,賴君曾為指仙槎。 -- 出自宋·金君卿·寄題三靈山程先生瑞墨閣
- 無雪可欺青檜老,有天難管白云閑。 -- 出自宋·金梁之·答郡守趙師夔
- 青山莫謂長無老,一夜飛瓊盡白顱。 -- 出自宋·金朋說·雪山
- 因耿社鼓剛催老,轉覺儒冠不負閑。 -- 出自宋·九山人·春日田園雜興
- 國尚有人悲此老,天其喪我泣吾曹。 -- 出自宋·康文虎·挽東萊二首
- 古今誰似功名老,出入榮持將相權。 -- 出自宋·康執權·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老堂詩二首
- 蚤歲不知人易老,晚年方信世無禪。 -- 出自宋·柯舉·游華嚴寺
- 武林今有梅山老,五字才高筆代耕。 -- 出自宋·雷苦齋·贈顧梅山
- 蟬噪荒林桐葉老,風回半野稻花香。 -- 出自宋·黎道華·疏山
- 我師率庵龐眉老,故園跨鶴迷仙島。 -- 出自宋·李北之·玉山觀
- 今古廬陵兩胡老,是非儋耳一東坡。 -- 出自宋·李伯圭·挽胡季昭二首
- 花邊頓覺春光老,柳外還驚日腳斜。 -- 出自宋·李長庚·丁卯清明約鄧致道游陽華
- 惆悵騎鯨人已老,夜船空棹月明回。 -- 出自宋·李沖元·過姑孰作
- 已遠更回頭,眼老猶決眥。 -- 出自宋·李處權·江郎峰
- 公歸問訊庵中老,只履西來意淺深。 -- 出自宋·李處權·陪德久出郊
- 緣危時過棧,扶老漸攜藤。 -- 出自宋·李處權·謁翁丈四十韻
- 天寒少佳色,樹老無柔聲。 -- 出自宋·李處權·陪諸友赴城南妙智上人晚集
- 松竹故園秋未老,溪山南國雨能新。 -- 出自宋·李處權·送蔡伸道
- 君知五祖堂中老,妙處何曾掛一毫。 -- 出自宋·李處權·送杲兄
- 因歸望訊忘機老,買個魚舟費幾錢。 -- 出自宋·李處權·送希真入洛
- 嶺海書生今已老,天涯無石為君磨。 -- 出自宋·李春叟·文丞相兵挫循州詩以迓之
- 令人卻憶騎驢老,悔不終身作臥龍。 -- 出自宋·李燾·升元寺
- 平生憐匹馬,將老渡長江。 -- 出自宋·李復·峽州渡江入寺
- 仙人不來怨空老,索莫時從東海歸。 -- 出自宋·李復·梁山
- 為嫌愁夢能催老,故懶題封去問程。 -- 出自宋·李復·送孫甥
- 四方行已徧,歸老舊林邊。 -- 出自宋·李復·興德寺逢張居士
- 山含紅樹隨時老,天帶黃昏一例愁。 -- 出自宋·李覯·秋懷
- 勞生只見年年老,客路相逢事事新。 -- 出自宋·李覯·送趙拊
- 據鞍馬援誰云老,陋巷顏回始是賢。 -- 出自宋·李覯·謝蔡十八丈相示詩卷
- 水寒吞日氣,樹老慣霜威。 -- 出自宋·李覯·東巖精舍
- 誰使智愚相伴老,便將榮辱斷還空。 -- 出自宋·李覯·閩中歲春
- 丹青不解隨人老,相似都來得幾年。 -- 出自宋·李覯·謝傳神平上人
- 銷磨志氣多因老,點檢交游半作塵。 -- 出自宋·李覯·清明日作
- 雛生誠可愛,母老寧忍背。 -- 出自宋·李覯·惜雞詩
- 須信蒼髯凈明老,坐中容有散花人。 -- 出自宋·李衡·樂庵所茂柳影及松梅二畫因作二絕摹作砑花箋
- 秦時避世宮娥老,舊日顏容舊日妝。 -- 出自宋·李建中·題洛陽觀音院牡丹
- 苔空綠錢死,松老清陰瘦。 -- 出自宋·李堪·極樂寺
- 壺漿迎處多遺老,絕嘆登壇往事非。 -- 出自宋·李儒用·登中梁山
- 富貴未涯身半老,云山何處首空回。 -- 出自宋·李若水·秋懷
- 事縱未涯心已老,山雖許遠夢能歸。 -- 出自宋·李若水·次韻王深之二首
- 坡頭霜木秋半老,沙際水禽時一雙。 -- 出自宋·李若水·題畫扇
- 長身獨樂園中老,疑是平園舊弟兄。 -- 出自宋·李商叟·壽周益公
- 絳絲丹顏長不老,灞城銅狄會重磨。 -- 出自宋·李商叟·壽吳宰
- 風景雖宜秋向老,關山無奈客思家。 -- 出自宋·李昇之·夜游漓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