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在第7個字的詩句
老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取醉間關憐杜老,聞香比擬憶蘇仙。 -- 出自宋·鄧深·嘗云安麴米春
- 寫容安得劍南老,聊復殷勤酹一觴。 -- 出自宋·鄧深·木芙蓉
- 千載松楸嗟已老,九原霜露不勝思。 -- 出自明·鄧氏·先翁捐世姑氏繼沒哀挽(一首)
- 近日帝前樞軸老,舊來亭上醉吟翁。 -- 出自宋·丁臣·題醉翁亭
- 攤錢晝浪看三老,杖藜晚岸尋名緇。 -- 出自宋·丁逢·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謀猷合去陪諸老,眉宇重來看萬人。 -- 出自宋·丁逢·贈姜邦杰
- 時光過隙那知老,才到雞鳴又一年。 -- 出自宋·丁石·景定壬戌除夜
- 君方入室慰此老,肯作浮陽愧古人。 -- 出自宋·杜范·高兄徐倉高弟和劉公之兩絕見寄再韻謝之
- 昔君游我里,諸老皆競爽。 -- 出自宋·杜范·步虎辱與予游最久其所為詩文僅窺一二未獲搴
- 鬢華知復為誰老,我輩心事要論討。 -- 出自宋·杜范·歸自明遠醉中作
- 此賜何敢望此老,況有新詩非草草。 -- 出自宋·杜范·詹世顯老丈舂米為贈時有張老之攜其父詩求月
- 豈是林泉堪佚老,祇緣蒲柳不禁秋。 -- 出自宋·杜衍·林下書懷
- 寂寂復寂寂,告老間居日。 -- 出自宋·杜衍·幽居即事
- 薛公推一范,張老得三蘇。 -- 出自宋·度正·奉挽近故制置侍郎畏齋先生吳公
- 富豪盛僮奴,羸老攜兒侄。 -- 出自宋·度正·步自玉局會飲于判院涂丈廨舍正得日字
- 皇心念爾蜀父老,因以與爾毋咨嗟。 -- 出自宋·度正·壽制置吳侍郎
- 此事如君家,曾老姑之夫。 -- 出自宋·度正·正同諸丈錢別制干郎中
- 湖山動色迎詩老,牛酒均歡慰路人。 -- 出自宋·范育·送程給事越州
- 孤忠自許漢遺老,高氣直凌唐謫仙。 -- 出自宋·方大琮·挽趙南塘
- 劫灰燒不盡,宗老擅風流。 -- 出自宋·方大琮·送廣東趙舶使
- 冰崖赤骨物俱老,火樹生陽我不孤。 -- 出自宋·方逢辰·石峽山茶盛開
- 脫命走行在,窮老拜拾遺。 -- 出自宋·方回·秋晚雜書三十首
- 正爾山林可投老,果何所戀不思歸。 -- 出自宋·方回·偶書
- 拄杖扶攜元未老,交床隨逐本無官。 -- 出自宋·方回·病后夏初雜書近況十首
- 海內(nèi)共知吾輩老,江南未見菊花開。 -- 出自宋·方回·九日
- 卻憶半山服坡老,叉魚奇韻費雕鎪。 -- 出自宋·方回·雪后
- 天公何嘗負此老,天下腐儒臣方回。 -- 出自宋·方回·久過重陽菊英粲然即事十首
- 肘后方多難卻老,杯中物到莫留殘。 -- 出自宋·方回·用夾谷子括吳山晚眺韻十首
- 全家先去盡,父老莫依依。 -- 出自宋·方回·重至秀山售屋將歸十首
- 晚輩漸催前輩老,來時豈料去時貧。 -- 出自宋·方回·別秀亭五首
- 參以邵子言,佛老義自墮。 -- 出自宋·方回·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韻賦十詩送趙然然
- 明年公七十,我老眉亦厖。 -- 出自宋·方回·李寅之招飲同登九江城
- 兒孫十輩娛詩老,梅竹千株護野廬。 -- 出自宋·方回·次韻仇仁近有懷見寄十首
- 曹思先七子,杜老到三巴。 -- 出自宋·方回·次韻鄧善之書懷七首
- 早尚虛文迷釋老,晚參實學溯濂伊。 -- 出自宋·方回·七十翁吟七言十首
- 喪亂誰憐杜陵老,嬌兒短褐倒天吳。 -- 出自宋·方回·趙賓旸唐師善見和涌金城望次韻五首
- 時危群盜慘,身老故人稀。 -- 出自宋·方回·同曹清父西郊紀事五首
- 自古云希七十老,即今僅見兩三人。 -- 出自宋·方回·牟獻這提刑來杭納婿慶予七十次韻二首
- 舉朝皆諂子,此老獨全人。 -- 出自宋·方回·全州呂農(nóng)簿挽詩三首
- 百年虛谷先生老,一紀嚴州太守貧。 -- 出自宋·方回·九月初四日大風雨近重陽無酒夜成二首
- 己亥□螭竹坡老,吾鄉(xiāng)三老掛予懷。 -- 出自宋·方回·秋思七言八首
- 早向前朝閱諸老,曾微晚輩紹遺風。 -- 出自宋·方回·喜程道大至約諸友二首
- 晞顏寧如愚,尚老且緣督。 -- 出自宋·方回·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lián)句
- 故知更事無如老,豈謂交春便不寒。 -- 出自宋·方回·除夕前大雨雪立春已八日
- 發(fā)棺義已參坡老,札闥嘲猶憶醉翁。 -- 出自宋·方回·寄題馮君寧國夢堂
- 重聽吳歈憐我老,憶騎塞馬與君偕。 -- 出自宋·方回·寄魏景山
- 息存東澗三湯老,文我平生盡見之。 -- 出自宋·方回·鄱陽湯仲材以其家息庵存齋東澗三大老鄂州黃
- 時移誰念舊,身老各投閒。 -- 出自宋·方回·送趙揭陽北上
- 青蓮居士浣花老,畫像有人能畫得。 -- 出自宋·方回·醉翁亭圖引為趙達夫作
- 貲用儻粗給,終老寄衰慢。 -- 出自宋·方回·登屋東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