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在第7個字的詩句
老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路入龍祠群木老,風(fēng)驚漁艇一聲回。 -- 出自唐·李昌符·南潭
- 已貧甘事晚,臨老愛閑多。 -- 出自唐·許棠·冬杪歸陵陽別業(yè)五首
- 終年愁遠(yuǎn)道,到老去何蹊。 -- 出自唐·許棠·陳情獻(xiàn)江西李常侍五首
- 久貧慚負(fù)債,漸老愛山深。 -- 出自唐·許棠·言懷
- 半生為下客,終老托何人。 -- 出自唐·許棠·寫懷
- 鶯啼謝守壘,苔老謫仙碑。 -- 出自唐·林寬·送許棠先輩歸宣州
- 當(dāng)年未嫁還憂老,終日求媒即道狂。 -- 出自唐·李山甫·貧女
- 道傍病樹人從老,溪上新苔我獨行。 -- 出自唐·李咸用·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 不知流水潛催老,未悟三山也是塵。 -- 出自唐·李咸用·喻道
- 買之最厭黃髯老,償價十錢尚嫌少。 -- 出自唐·唐彥謙·蟹
- 人間萬卷龐眉老,眼見堂堂入草萊。 -- 出自唐·唐彥謙·過浩然先生墓
- 身雖一旦塵中老,名擬三清會里題。 -- 出自唐·吳仁璧·讀度人經(jīng)寄鄭仁表
- 天外鶴歸松自老,巖間僧逝塔空存。 -- 出自唐·唐廩·楊岐山
- 流年怕老看將老,百計求安未得安。 -- 出自唐·褚載·投節(jié)度邢公
- 昔年親種樹皆老,此世相逢人自疏。 -- 出自唐·張蠙·逢道者
- 吟魂惜向江村老,空性元知世路迷。 -- 出自唐·翁承贊·訪建陽馬驛僧亞齊
- 勞生多故疾,漸老少新知。 -- 出自唐·黃滔·秋辭江南
- 省郎求牧看,野老葺齋眠。 -- 出自唐·黃滔·壺公山古老相傳右仙姓陳名壺公于此山
- 玉窗挑鳳佳人老,綺陌啼鶯碧樹枯。 -- 出自唐·黃滔·寄懷南北故人
- 誰謂唐城諸父老,今時得見蜀文翁。 -- 出自唐·黃滔·絳州鄭尚書
- 月中青桂漸看老,星畔白榆還報秋。 -- 出自唐·殷文圭·初秋留別越中幕客
- 呂望豈嫌垂釣老,西施不恨浣紗貧。 -- 出自唐·徐夤·寄天臺陳希畋
- 身同綠樹年年老,事比紅塵日日生。 -- 出自唐·徐夤·勸酒
- 滄海二隅身漸老,太行千疊路難行。 -- 出自唐·徐夤·依韻贈嚴(yán)司直
- 莫辭終夕醉,易老少年身。 -- 出自唐·徐夤·和仆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韻
- 寒漱綠陰仙桂老,碎流紅艷野桃夭。 -- 出自唐·徐夤·和尚書詠泉山瀑布十二韻
- 心閑緣事少,身老愛山多。 -- 出自唐·徐夤·北山秋晚
- 卵枯皆化燕,蜜老卻成蜂。 -- 出自唐·徐夤·題僧壁
- 李廣不侯身漸老,子山操賦恨何深。 -- 出自唐·徐夤·贈楊著(一作著作)
- 關(guān)下相逢怪予老,篇章役思繞寰區(qū)。 -- 出自唐·李洞·送醉畫王處士
- 山下有家身未老,灶前無火藥初成。 -- 出自唐·唐求·贈王山人
- 仙跡不隨巖桂老,禪心長共嶺云閑。 -- 出自唐·李九齡·透明巖
- 曾迷玉洞花光老,欲過金城柳眼新。 -- 出自唐·胡宿·感舊
- 話久仙童顏色老,病來玄鶴羽毛疏。 -- 出自唐·盧士衡·游靈溪觀
- 堪恨此身何處老,始皇橋畔又經(jīng)年。 -- 出自唐·熊皦·謫居海上
- 翠木入云空自老,古碑橫水莫知年。 -- 出自唐·熊皎·游嵩山
- 嬌鶯繞樹聲初老,野草連門路近通。 -- 出自宋·李昉·依韻和殘春有感二首
- 何處此身堪養(yǎng)老,萬安山下有村居。 -- 出自宋·李昉·昉著灸數(shù)朝廢吟累日繼披佳什莫菲匪正聲亦貢
- 枝柯偃后龍蛇老,根腳盤來爪距粗。 -- 出自唐·廖匡圖·松
- 他年如遂隱,五老是知音。 -- 出自·李中·廬山
- 喧夢卻嫌鶯語老,伴吟惟怕月輪沈。 -- 出自·李中·暮春有感寄宋維員外
- 杉檜已依靈塔老,煙霞空鎖影堂深。 -- 出自·李中·題廬山東寺遠(yuǎn)大師影堂
- 人居淡寂應(yīng)難老,道在虛無不可聞。 -- 出自·李中·游北山洞神宮
- 瓶貯瀑泉離五老,錫搖江雨上孤舟。 -- 出自·李中·送廬阜僧歸山陽
- 蕭騷紅樹當(dāng)門老,斑駁蒼苔鎖徑閑。 -- 出自·李中·送圓(一作圖)上人歸廬山
- 櫻桃未綻梅花老,折得柔條百尺長。 -- 出自唐·徐鉉·柳枝詞十首
- 櫻桃未綻梅先老,折得柔條百尺長。 -- 出自唐·徐鉉·柳枝詞十首
- 三朝恩澤馮唐老,萬里鄉(xiāng)關(guān)賀監(jiān)歸。 -- 出自唐·徐鉉·送陳秘監(jiān)歸泉州
- 每因佳節(jié)知身老,卻憶前歡似夢回。 -- 出自唐·徐鉉·十日和張少監(jiān)
- 化劍津頭尋故老,同亭會上問仙卿。 -- 出自唐·徐鉉·送禮部潘尚書致仕還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