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在第7個字的詩句
老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疏傅里閭尋故老,秦皇車甲想東游。 -- 出自宋·王珪·登海州樓
- 漢輦已沈江樹老,天涯寂寞下歸舟。 -- 出自宋·王珪·書四望亭
- 絕憐楊執(zhí)戟,臨老悔雕蟲。 -- 出自宋·王珪·挽錢公起
- 霜天夕霽丹楓老,水國秋深紫蟹肥。 -- 出自宋·王珪·送人東歸
- 才微易向風塵老,身賤難酬知己恩。 -- 出自唐·郭震·寄劉校書
- 還笑當時水濱老,衰年八十待文王。 -- 出自唐·韋嗣立·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 復見花開人又老,橫塘寂寂柳依依。 -- 出自唐·李嘉祐·傷吳中
- 芳草伴人還易老,落花隨水亦東流。 -- 出自唐·李嘉祐·暮春宜陽郡齋愁坐,忽枉劉七侍御新詩,因以
- 常時矜禮數(shù),漸老荷優(yōu)憐。 -- 出自唐·李嘉祐·送從叔陽冰祇召赴都
- 家貧青史在,身老白云深。 -- 出自唐·皇甫曾·送孔征士
- 還鄉(xiāng)不見家,年老眼多淚。 -- 出自唐·皇甫曾·路中口號
- 覽鏡已知身漸老,買山將作計偏長。 -- 出自唐·秦系·鮑防員外見尋因書情呈贈(曾與系同舉場)
- 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 -- 出自唐·崔成甫·贈李十二白
- 歸來還撫俗,諸老莫攀轅。 -- 出自唐·嚴維·奉和獨孤中丞游云門寺
- 天龍來護法,長老密看心。 -- 出自唐·嚴維·宿法華寺
- 海內(nèi)故人君最老,花開鞭馬更相過。 -- 出自唐·竇常·立春后言懷招汴州李匡衙推
- 一川紅樹迎霜老,數(shù)曲清溪繞寺深。 -- 出自唐·王武陵·秋暮登北樓
- 南荒不死中華老,別玉翻同西國人。 -- 出自唐·楊憑·贈竇牟(一作竇洛陽牟見簡篇章,偶贈絕句)
- 少年已作瀛洲老,他日終棲太華云。 -- 出自宋·蘇易簡·禁林讌會之什
- 潘郎鬢、星星易老。 -- 出自宋·沈邈·剔銀燈·江上秋高霜早
- 安居環(huán)堵袁安老,泣抱荊珍卞和刖。 -- 出自宋·滕宗諒·白云樓
- 春老有時回,人老不再少。 -- 出自宋·石延年·又贈劉潛歸陶丘
- 芒碭有吾廬,親老待我還。 -- 出自宋·石延年·贈劉潛歸陶丘
- 退居舊相國元老,十年還政瀍之涯。 -- 出自宋·王拱辰·耆英會詩
- 嗟予少也賤,到老尚無功。 -- 出自宋·李師中·客有寫真者見予因以三詩贈之
- 惆悵西州文學老,一丘空掩蜀山隅。 -- 出自宋·鄭獬·哀蘇明允
- 云藏夢澤煙蒲老,秋卷湘江雪浪翻。 -- 出自宋·鄭獬·寄長沙燕守度
- 塵埃走趨顏發(fā)老,先生久客得無勞。 -- 出自宋·鄭獬·送李處士南歸
- 馀策及太子,四老前致詞。 -- 出自宋·鄭獬·留侯廟
- 伏轅赤驥相隨老,出網(wǎng)冥鴻自在飛。 -- 出自宋·鄭獬·吳比部致仕歸蘄陽
- 歸路漸驚紅葉老,舊山已落白云深。 -- 出自宋·鄭獬·行旅
- 露濕風標紅芰老,雨生鱗甲伏龍腥。 -- 出自宋·鄭獬·水館
- 高枝重欲折,霜老裂丹膚。 -- 出自宋·鄭獬·石榴
- 壯心雖欲未伏老,爭奈秋來白發(fā)何。 -- 出自宋·鄭獬·自嘲
- 人間盛事仍難老,富貴功名未白頭。 -- 出自宋·強至·留守安撫司徒侍中生辰三首
- 不堪眼見鶯花老,安得心同木石頑。 -- 出自宋·強至·送春
- 今歲故鄉(xiāng)諸父老,壽樽應喜得親傾。 -- 出自宋·強至·韓魏公生日二首
- 人事漸隨詩筆老,交情似共酒杯深。 -- 出自宋·強至·留別西京僉幕陳子雍著
- 官輕可笑江東老,也漫懷章詫里閭。 -- 出自宋·強至·榮歸堂二首
- 載籍不聞傳故老,盛游相繼到今人。 -- 出自宋·強至·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
- 此生直欲看山老,不住真為出世賢。 -- 出自宋·強至·承天元長老棄本寺寄凈慈以詩戲之
- 苦嗟節(jié)物經(jīng)秋老,贏得情懷為別濃。 -- 出自宋·強至·九日至嘉禾
- 雨聲日夜催春老,不顧愁人鬢欲華。 -- 出自宋·強至·暮春感懷
- 賈生俊辯凌諸老,二十漢廷冠插腦。 -- 出自宋·強至·前日以詩贈賈麟進士繼蒙和答而楊蟠從事亦隨
- 愛君氣干霜松老,一見相投許肝腦。 -- 出自宋·強至·前日以詩贈賈麟進士繼蒙和答而楊蟠從事亦隨
- 菊露凄清吟可老,竹風幽灑坐疑仙。 -- 出自宋·強至·月夜與陳行父楊公濟吳常甫出詣蔡子難
- 楊柳經(jīng)霜相對老,鳧鹥飽食自由飛。 -- 出自宋·強至·過練湖
- 身與太平功業(yè)老,康強衛(wèi)武百年馀。 -- 出自宋·強至·王尚書生辰
- 長卿看駟馬,父老望西還。 -- 出自宋·強至·依韻和酬鮮于子駿郎中見寄
- 賈君貌古文章老,虬髯鋪胸犀插腦。 -- 出自宋·強至·贈賈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