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在第7個(gè)字的詩句
老在第七個(gè)字的詩句
- 送與羅浮德長老,攜歸萬竅總號風(fēng)。 -- 出自宋·蘇軾·送佛面杖與羅浮長老
- 阿奴絡(luò)秀不同老,天女維摩總解禪。 -- 出自宋·蘇軾·朝云
- 遺民幾度垂垂老,游女長歌緩緩歸。 -- 出自宋·蘇軾·陌上花三首
- 請公作詩寄父老,往和萬壑松風(fēng)哀。 -- 出自宋·蘇軾·武昌西山
- 坐令傾國容,臨老見邂逅。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章傳道見贈
- 解組歸來成二老,風(fēng)流他日與君同。 -- 出自宋·蘇軾·次韻樂著作野步
- 此身正似蠶將老,更盡春光一再眠。 --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定國會飲清虛堂
- 歸去來兮,請終老于斯游。 -- 出自宋·蘇軾·和陶歸去來兮辭
- 千金用盡終須老,百計(jì)尋思不似閑。 -- 出自宋·蘇軾·題西湖樓
- 里人驚瑞異,野老笑而嗟。 -- 出自宋·蘇軾·異鵲
- 與物寡情憐我老,遣春無恨賴君詩。 -- 出自宋·蘇軾·杭州牡丹開時(shí)仆猶在常潤周令作詩見寄次其韻
- 失身墮浩渺,投老無涯垠。 -- 出自宋·蘇軾·和猶子遲贈孫志舉
- 吾曹總為長江老。 -- 出自宋·蘇軾·殘句吾曹總為長江老
- 肉芝烹熟石芝老,笑唾熊掌嚬雕胡。 -- 出自宋·蘇軾·石芝
- 泉嫩石為厭,石老生罅隙。 -- 出自宋·蘇軾·雙井白龍
- 正坐喜論兵,臨老付邊鎖。 -- 出自宋·蘇軾·送蔣穎叔帥熙河
- 堪笑東坡癡鈍老,區(qū)區(qū)猶記刻舟痕。 -- 出自宋·蘇軾·王中甫哀辭
- 懸知百歲后,父老說故侯。 -- 出自宋·蘇軾·日日出東門
- 年來齒發(fā)老未老,此去江淮東復(fù)東。 -- 出自宋·蘇軾·與歐育等六人飲酒
- 亦如訶佛丹霞老,卻向清涼禮白毫。 -- 出自宋·蘇軾·次韻答張?zhí)煊X二首
- 時(shí)無王良手,空老十二閑。 -- 出自宋·蘇軾·送程七表弟知泗州
- 里門下車入,父老自驚聳。 -- 出自宋·蘇軾·送周正孺知東川
- 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 -- 出自宋·蘇軾·謝仲適坐上送王敏仲北使
- 只應(yīng)閑過商顏老,獨(dú)自吹簫月下歸。 -- 出自宋·蘇軾·題毛女真
- 明日春陰花未老,故應(yīng)未忍著酥煎。 -- 出自宋·蘇軾·雨中明慶賞牡丹
- 圖書跌宕悲年老,燈火青熒語夜深。 -- 出自宋·蘇軾·次韻柳子玉過陳絕糧二首
- 所恨言無文,至老幽不耀。 -- 出自宋·蘇軾·吊李臺卿并敘
- 上書得自便,歸老湖山曲。 -- 出自宋·蘇軾·和王晉卿
- 看鏡白頭知我老,平生青眼為君明。 -- 出自宋·蘇軾·失題一首
- 忠文文正二大老,蘇李廣平三舍人。 -- 出自宋·蘇軾·送李陶通直赴清溪
- 至今三十年,父老猶嗟咨。 -- 出自宋·蘇軾·送司勛子才丈赴梓州
- 人間真一東坡老,與作青州從事名。 -- 出自宋·蘇軾·真一酒
- 可憐狡獪維摩老,戲取江湖入缽盂。 -- 出自宋·蘇軾·游中峰杯泉
- 竹西失卻上方老,石塔還逢惠照師。 -- 出自宋·蘇軾·余將赴文登,過廣陵,而擇老移住石塔,相送
- 歲月曾幾何,耆老逝不居。 -- 出自宋·蘇軾·答任師中家漢公(一題:奉和師中丈漢公兄見
- (近有一孫,名楚老。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中秋見月
- 正坐喜論兵,臨老付邊瑣。 -- 出自宋·蘇軾·送蔣穎叔帥熙河(并引)
- 人間真一東坡老,與作青州従事名。 -- 出自宋·蘇軾·真一酒(并引)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 出自·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lǐng)南京
-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fēng)景這邊獨(dú)好。 -- 出自·毛澤東·清平樂·會昌
- 可憐春似人將老。 -- 出自宋·李清照·蝶戀花·永夜懨懨歡意少
- 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蘋花汀草。 -- 出自宋·李清照·怨王孫·湖上風(fēng)來波浩渺
-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 出自唐·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 孰云網(wǎng)恢恢,將老身反累。 -- 出自唐·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
-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 出自唐·杜甫·垂老別
- 惡名幸脫免,窮老無兒孫。 -- 出自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 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 -- 出自唐·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yán)鄭公五首
- 何時(shí)一茅屋,送老白云邊。 -- 出自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
- 唐堯真自圣,野老復(fù)何知。 -- 出自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
- 江上形容吾獨(dú)老,天邊風(fēng)俗自相親。 -- 出自唐·杜甫·冬至